請讓孩子們遠離這些存在傷害風險的兒童用品!

安睡搖籃的寶寶、蹣跚學步的幼兒、快樂奔跑的少年,作為一個特殊群體,由於自我保護能力弱,他們往往會因為產品的某些設計或製造缺陷成為受害者。

而對兒童用品質量安全的重視與監管一直是各有關部門的重中之重。近年來,兒童用品持續成為國家消費品質量提升的重點產品之一,通過完善與提升標準、加強監督抽查、嚴格執法打假、開展風險監測、實行強制認證、培育示範項目等方式和手段,兒童用品質量安全監管不斷強化,兒童用品質量安全水平顯著提升。尤其是大中型生產企業生產的兒童用品,質量穩定提高,不少優質產品已經銷往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

從各級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也可看出近年來兒童用品質量的可喜提高。2017年嬰幼兒用品國家監督抽查共抽查了745家企業生產的747批次產品,檢出99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13.2%;近期公佈的2018年玩具產品質量國家監督抽查,涉及180家企業生產的180批次產品,經檢測發現10批次產品不合格,不合格產品檢出率為5%。上海市5月發佈抽檢的20批次兒童水壺、20批次兒童筷子、25批次兒童用餐具等產品抽查結果,未發現不合格產品;廣東省對30批次奶瓶、15批次奶嘴、25批次吸管等兒童用品“雙隨機”抽查結果顯示,70批樣品全部合格;浙江省公佈的20批次紙尿褲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顯示,不合格1批次,不合格項目為標誌。監督抽查結果顯示,不合格產品主要為小企業生產。

然而,隨著消費者購買產品的渠道不斷增多,尤其是很多年輕父母習慣海淘、網購,所以通過互聯網等新型業態選購的兒童用品出現的問題逐漸增多。一些小企業、小作坊生產的不合格兒童用品經由網絡銷售、微商銷售等平臺進入市場,有的未通過我國有關部門檢驗檢疫的產品經由全球購渠道來到孩子們身邊。市場監管總局近期發佈的2018年網絡交易兒童用品質量專項抽檢結果顯示:在實際到貨的462組商品中,有61組商品無廠名、廠址,檢測出質量不合格商品116組,總體不合格商品檢出率高達28.9%。

讓孩子安全、健康地成長,從正確選用兒童用品開始,讓孩子有效遠離不合格產品可能帶來的傷害。

請讓孩子們遠離這些存在傷害風險的兒童用品!

水晶泥

有“病”材質導致危害

不久前,全國發生多起“水晶泥”玩具引起的兒童硼砂中毒事件。與傳統的彩泥和輕質彩泥不同,水晶泥顏色豔麗、透亮,手感冰涼、柔軟,可塑性強,可以捏出各種好玩的模型。但這類玩具裡很可能添加了危險的物質――硼砂,兒童接觸水晶泥後,硼砂會經過孩子的口腔、皮膚接觸進入體內,可能發生慢性中毒,給孩子帶來傷害。

此外,還有些玩具的隱患是看不見的。比如,使用未經消毒廢舊材料做填充物的毛絨玩具、重金屬含量超標的鮮豔的彩泥、劣質塑料製作的玩偶等,其衛生狀況和化學有害物質遷移,都會對兒童健康造成潛在危害。

不僅僅是水晶泥等玩具,有的不合格的童裝、童鞋等也存在這類隱患。比如衣服、鞋子掉色、刺激性氣味大,很可能存在甲醛、可分解芳香胺染料超標等情況。甲醛超標會損害呼吸系統並引發各種炎症,長期穿著含有可分解芳香胺染料的衣物容易出現頭疼、噁心、疲倦、失眠、 嘔吐、咳嗽等不良症狀,還可能誘發癌症。一些童鞋產品,鞋底太滑且堅硬,兒童穿著時容易摔跤;鞋底過硬,影響兒童腳部發育。

此外,一些兒童產品中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重金屬元素,如鉛、鋇、鎘、銻、汞、砷等,這些產品在使用過程中,會與身體尤其是手部皮膚髮生直接接觸,容易經手進入到嘴裡,易引起記憶力減退,甚至造成中毒。

設計缺陷造成創傷

產品材質給孩子帶來的危害往往不易察覺,但一些兒童用品設計上存在缺陷,會給兒童造成嚴重的意外創傷。比如兒童傢俱,看似簡單卻設計精心的傢俱,是保證孩子擁有健康空間的關鍵。而僅是成人傢俱縮小版,而非針對兒童年齡和心理特徵進行設計的傢俱,帶給孩子的可能就是傷害。

比如,一些兒童餐椅安裝了腳輪,無後輪鎖止裝置,可能存在滑動後摔傷的安全隱患;兒童木床,由於床頭板孔的深度過大,可能存在嬰幼兒手指伸入床頭板孔內造成夾傷的危險;兒童書桌,如果桌面翻板關閉力過小,在關閉過程中存在夾傷兒童手指的風險。

請讓孩子們遠離這些存在傷害風險的兒童用品!

奪命抽屜櫃

2017年,宜家“奪命抽屜櫃”事件,在全球造成多起兒童傷害和死亡。由於“馬爾姆”系列抽屜櫃產品在設計上存在缺陷,未配備固定在牆上的固定件,當兒童攀爬時可能導致櫃體傾倒,從而發生兒童死亡或受傷的危險。宜家就此在北美地區召回上千萬個缺陷產品,但在中國卻遲遲沒有實施召回。為此,我國質檢部門就產品風險多次約談宜家,使得宜家最終在我國對缺陷抽屜櫃進行了召回。

造型別致、款式新穎和功能多樣的文具一直是孩子們的最愛。然而,在光鮮的外表下面,有的暗藏安全隱患的問題文具,卻對孩子的健康形成了潛在危害。2015年,河北6歲男孩龍龍不慎把一支塑料自動鉛筆的筆帽放在嘴裡,一不小心嚥了下去,此後出現高燒、咳嗽、喘憋、呼吸困難等症狀,後經多位醫生費盡周折將筆帽取出,挽救了孩子的生命。

在國家相關標準中,要求書寫筆、修正筆、水彩筆等筆帽體上要有一條至少6.8平方毫米的空氣通道,保證筆帽空氣流通。一旦出現吞食筆帽的意外,能保證孩子正常呼吸。但有的卡通自動鉛筆,筆帽上都沒有孔,有的筆帽或者尾端鑲著晶瑩剔透的小動物、卡通人物,甚至還有的筆帽是一個削筆刀。這些筆帽如果被孩子誤吞,有可能被卡在喉嚨裡阻塞氣管,帶削筆刀的還可能傷害喉嚨,非常危險。

而一些多功能文具盒按鈕彈性太強,這些物品多由塑料製成,有一定的硬度,如果兒童在邊看邊按,很容易彈傷眼睛或是身體其他部位。此外,有的尺子的銳角、圓規的尖針存在劃傷孩子的風險,有的剪刀也存在邊緣、尖端過於銳利的問題。

小零配件存在風險

一些兒童用品中,常帶有漂亮的扣子、彈珠等小飾物、小配件,尤其是一些家長給孩子買的吊帶裙、小禮服、牛仔褲,其搭配的飾品與成人服裝沒有多大區別,包括亮片、珠子、金屬小飾品等。雖然新穎時尚,但易脫落的碎鑽、過長的繩帶都可能給孩子帶來致命的傷害。

國家強制性標準《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範》中規定,服裝拉鍊頭、紐扣等附件一定要牢固。7歲以下孩子的服裝頭部和頸部不應有任何繩帶,7歲以上孩子服裝頭部和頸部調整服裝尺寸的繩帶不應有自由端。

不少兒童飾品為了美觀、有趣或者美好的寓意,常裝飾有小鈴鐺、生肖、吉祥字等小配件,這些小配件通過焊接等方式連接到飾品主體上,當飾品主體較小或配件尺寸較小及配件不牢固脫落時,如果被兒童特別是嬰幼兒誤吞或吸入,易造成堵塞口、鼻腔呼吸道而導致的窒息危險。

此外,包括兒童玩具、兒童傢俱、童車、童鞋等在內的不少兒童產品,常設計有很多小部件和小零件。購買時,家長應儘量選擇沒有或小零件較少的產品,並在使用中隨時注意觀察,防止兒童誤吞帶來的意外傷害。

請讓孩子們遠離這些存在傷害風險的兒童用品!

激光筆

選用不當易致意外

不容忽視的是,許多兒童意外傷害往往源於產品選用不當或是父母和家人的疏忽甚至無知。

2017年,安徽劉先生給三年級的孩子買了一隻激光筆作為考試獎勵,結果孩子不慎弄傷眼睛,左眼和右眼的黃斑區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灼傷,最終視力受損至0.2。今年初,成都一名小學生對著鏡子玩激光筆,被反射回來的光線照傷眼睛,視力急劇下降,最後診斷視力僅為0.1。

一些兒童玩具常帶有磁性材料的小零件,並不適合低齡兒童。如果被誤食,磁性材料會在消化系統互相吸附,可能引起腸胃穿孔或腸梗阻,會對兒童的消化道造成永久性傷害。國外曾經發生過此類傷害的案例,孩子吃進去了帶有小磁鐵的玩具的小磁粒,導致兩個小磁粒在內臟裡粘接到一起,最後造成死亡。

因此,在為孩子選購用品前一定要做好功課,瞭解所要選購產品的基本知識,要特別注意適用年齡段,應仔細閱讀產品上相關的警示說明,並在孩子使用時做好監護和必要的提醒。

童車已經由兒童“奢侈品”演變成為兒童成長過程中的必需品。嬰兒車、學步車、自行車……孩子的每一個成長時刻,都有童車伴隨的身影。但孩子使用童車時,卻可能會出現使用不當造成的風險。

2015年,廣西年僅4歲的兒童小韋在騎童車玩耍過程中,由於家長疏忽,致使他的右拇指被裸露在外的車鏈與齒輪卡住,並造成右拇指末節基底部橫斷骨折,構成9級傷殘。2016年,天津8歲男孩在小區坡道上騎兒童自行車,因衝力過大導致車輛失去控制,造成左手骨折,面部嚴重擦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