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後餘生,都是你

往後餘生,都是你


往後餘生,都是你


我只想與你, 一屋兩人,三餐四季。

餘生,就跟你走吧 


2018年7月18日,5年愛情長跑終於迎來了打卡的豐碑,所有的甜言蜜語都凝鍊成一句最動人的情話.她發了結婚證上兩人相偎的照片給我,我手指一直在放大放大,看清了,肯定了,沒錯,是他們啊。

“這一天,太不容易了。”她跟我講。

“是啊,無論過多久,身邊的人還是他,這種感覺真的很棒,你知道嗎,畢業後,我真害怕你們會走散。”我跟她說,聲音低沉,嘴角上揚,一種抑制不住地發自內心的喜悅讓我覺得自己有點喧賓奪主,全因我在這段感情裡是一個旁觀者,見證者,輔助者和學習者。

兩人緣起高中,那時還不是很熟。只算得上知道班裡有這個人的存在,也沒搭過幾次話。也許愛情的萌芽在那時就已種下,才有了後來的跨省異地戀吧。我猜想是他先動了心,兩年按兵不動的潛伏期足以證明這位“姐夫”的深思遠慮有多恐怖了。直到大二,我們竟然都還會聽很多年前很火的同一首歌,這歌自然別有故事了。這些小傷小哀摻雜了很多對過去的回望和對現在的不安,那時的少年連個電話號碼也沒有留下啊,後來又是誰在QQ留言說那句突然想念的話,又是哪個學長不經意撂下曖昧的試探啊。

遇見過很多人,有些急於表現,有些急於得到,有些擅於揣度,有些擅於偽裝,沒人拿心去換拿命去搏些什麼,所以談情色變,眾雲奢侈的東西都隨緣。

世人萬千種,浮雲莫去求。收拾起那些不易察覺的慼慼艾艾,pass掉那些花言巧語和不切實際的追求者,她開始為畢業做準備。考證,過級,備研,生活井井有序,一切平靜如水。就是在這時,他開始頻繁的介入了她的生活。從好久不見的寒暄到“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膩歪,在幾次西安與太原之間的會晤之後,兩人終於昇華了革命友誼。我們有了新的蹭飯期盼,紛紛把“二姐夫”稱讚。當然,口碑不是一兩頓飯的事情,但日久見人心倒是不變的真理。

在不認識“二姐夫”以前,全舍女生誰也沒有見識過“理工科”男生的浪漫。什麼手工心形彩燈啦,卡哇伊玩偶啦,內心簡直就是個“粉紅居居男孩”嘛,還好二姐夫長得糙漢子一些,無形中有許多反差萌的可愛。

異地戀真的很心酸,但他們之間相處卻異常地融洽,偶有爭吵,第二天就能看到某人神色匆忙地跑來道歉。絕大多數,他們在煲電話粥,天天慢火燉,不熄燈不罷休。強塞的狗糧撐得大家難受,出去操場溜食,也都是“你那邊”“我這邊”的話題。他們的第一件情侶衫也是我幫著選的,他們所有的約會都是我自動消失刻意迴避地促成啊。兩年大學異地想著畢業後總算可以開花結果了吧,二姐夫工作被調往了外地,新的異地又無縫對接了他們的戀愛階梯。

被生活裹挾後的愛情,讓我一度擔心,他們的感情又將走向何處。對於舍友,我是極度瞭解的,不作和專一是最大的優點,固執和理性又往往是最大阻礙。工作,距離,房子,車子……戀愛到婚姻的路終要被成人的物質標準去填補,用旁人的成功標準去炫耀。還好,5年是彼此的相伴成長,而不是蛻變後的失調。

有時候,我常覺得他們就是實現版的“楊桃和果然”,從最開始的“是你嗎?”到確定後的“果然是你”,到今日的“餘生是你”,大概就是愛情最浪漫的表達了吧。

往後餘生,清貧是你,榮華也是你。

往後餘生,請君如初待之,滄海桑田不轉移。

往後餘生,都是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