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藝術君,貓血饅頭好吃嗎?(英國留學生虐貓事件)

養寵姿勢、熱點評說、寵生百態

這是鏟屎哥陪你的第

1958個日子

橘子藝術君,貓血饅頭好吃嗎?(英國留學生虐貓事件)

昨天朋友圈被一條推送霸屏——英國留學生虐貓事件!!請轉發!!請擴散!!作為同樣愛寵物的鏟屎哥以及看到這樣震驚體的標題,自然是管不住自己的手指的。

內容很簡單,文字也很少,但看完文章的感觸卻頗多,鏟屎官想了無數種構文方式以及風格,可一想到少數人的歡呼雀躍下,卻是血饅頭的悲劇,鏟屎哥便覺得戲謔與浮誇是對理性與憐憫的最大羞辱。因此

橘子藝術君,我想和你談談。

橘子藝術君,貓血饅頭好吃嗎?(英國留學生虐貓事件)

一:悲天憫人的外表下卻隱藏著不忘打廣告的內心

廣告宣傳在文章中一共出現了兩次,如果說文章首篇的標題是公眾號的固定格式宣傳,那麼文後的自身廣告是無論如何也無法逃脫的罪證。

換句話說,廣告字數比正文都多。

當然,廣告無罪,但利用讀者的憤怒與無處傾訴的表達欲來滿足自己的慾望就是對作為人生而具有的憐憫進行褻瀆。

橘子藝術君,貓血饅頭好吃嗎?(英國留學生虐貓事件)

二:無腦刺激讀者的感官,進行憤怒情緒引導

說到無腦,無腦噴和無腦引導實際上都是一樣的,其背後的核心說的簡單點就是告訴你一個問題是怎麼發生的以及有多惡劣的影響,但就是不告訴這個事情的合理解決辦法,這樣的文章典型的感受就是看完之後十分的憤怒,但你除了轉發和咒罵發現自己什麼的做不了。

無力感由心而生,然後只能默默地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完成公眾號的轉發率。

橘子藝術君,貓血饅頭好吃嗎?(英國留學生虐貓事件)

三:瓊瑤式的文字敘述,男主女主?

當鏟屎哥看到這樣的敘述的時候,我真的是震驚了,你們作為一個針對留學生類的傳播媒體,語文成績明顯不合格啊!

男主人公女主人公這種稱呼是故事類中的叫法,或者是根據真實案例改編具有故事性的叫法,而在新聞報道中,姑且將你們這篇稱之為新聞或者消息吧,應當稱之為當事人。

當然最後還有相比之下,不是很重要的錯別字。

我只是認為無論是任何公眾平臺,都能夠對自己傳遞的信息負責。

橘子藝術君,貓血饅頭好吃嗎?(英國留學生虐貓事件)

四:詛咒,畫圈圈?

橘子藝術君,貓血饅頭好吃嗎?(英國留學生虐貓事件)

最讓我無法理解的事情出現了,就是曝光當事人的微信號後,或許是覺得自己的文章結構不穩,情緒煽動到位了那必須得有一個看似宣洩口的東西,哪怕這個出口是假的,是不理性的,甚至是產生了反作用的。

添加微信,詛咒,這讓我想起之前滴滴順風車謀殺案,網友紛紛給罪犯支付寶轉錢只為了咒罵罪犯,試問,這種行為除了能夠宣洩你的情緒外,能給事件本身帶來什麼樣的轉機?

憐憫同情與語言抨擊心中不平,社會不公之事,是人之常情,也是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我們見過輿論改變司法結果,推動法律條款的變革,那請問,最後當事人想潛逃回國是不是因為國內對動物保護的法律有所缺失,他才會有恃無恐,那麼為什麼不選擇做點有意義的聯名活動,推動國內針對虐待動物法律條款的制定與實施,讓真正的罪惡無可遁形?

讀者群眾的不平是人之常情,但掌握話語權,至少是具有一定群體影響力的平臺,在背後撥弄讀者的敏感神經,其心可誅!

寫在最後

寫到這裡當然並不是這篇文章的問題僅僅如此,其中還有很多具有爭議性的點,比如在公眾平臺曝光他人的聊天記錄,微信號碼等,無論鏟屎哥站在哪一方,都是具有爭議的,因此今天我決定不說,但對於虐待動物這種喪心病狂的行為,我們要堅決的抵制,理性的推動國內法律完善,真正的讓這些泯滅人性的“人”,受到具有實質性的制裁!

——鏟屎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