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綜藝創新解意匠之謎,《匠心傳奇》對文化類綜藝的差異化呈現

自文化類節目誕生開始,人們對於這類節目如何走遠、能走多遠,就進行了未雨綢繆的思量。如今,文化節目經受了市場和受眾的檢驗,成為綜藝創作不可或缺的樣式,這是文化綜藝不斷創新的結果,也是文化真正走入了“人民嚮往的美好生活”的直接體現。

用综艺创新解意匠之谜,《匠心传奇》对文化类综艺的差异化呈现

江蘇衛視打造《匠心傳奇》以創新姿態刷新了文化類綜藝節目的內涵和樣態,節目聚焦意匠大師所能釋放的巧思美意,傳遞“意在形先,匠心獨運”的審美境界,打造了一檔蘊含極高藝術價值的電視綜藝節目。

創新綜藝氣質,打造有趣的文化節目

《匠心傳奇》清晰的構建了“策展人+匠心大使+意匠大師”的三位一體模式,平衡了綜藝節目主持人、明星嘉賓和意匠嘉賓的關係,讓節目具有合理的內在推動力。節目由楊瀾擔綱策展人,她以國匠大展的終極目標先後聚合12位中國意匠大師;而明星嘉賓則既是匠心大使又是意匠作品的見證者、體驗者與合作者;節目的最大主角則是意匠大師們,他們的匠人經歷、奇妙創意都在自然的進程中被傳遞出來。

用综艺创新解意匠之谜,《匠心传奇》对文化类综艺的差异化呈现

節目採用紀實的方式推進,在自然的交流中,意匠技藝的獨特魅力被挖掘出來,匠人們執著堅守與追求的故事被娓娓道來。節目讓人們看到,藝術創造的每一次突破都是一次負重前行,而這種“重”卻在意匠們雲淡風輕的交談中被內化到了生命和藝術之中。

用综艺创新解意匠之谜,《匠心传奇》对文化类综艺的差异化呈现

然而,節目雖有著厚重的話題但卻是有趣的。匠心創作如何走進百姓生活,體驗則是重要一環。每期節目的嘉賓都會在專業指導下進行親手體驗,瓷器燒製、服裝設計、犀皮漆技法等,《匠心傳奇》中的所有技藝都在體驗中迴歸了平常生活,正如所有的技藝都是人民的創造。在體驗中,節目擁有了綜藝性樂趣,也使那些看似不可觸碰、遙不可及的藝術品有了一種親近可人的本來面貌。

傳遞先鋒意識,聚焦未來的文化創造

意匠之“意”在“匠”之上,意匠是文化創新的躬行者,他們在傳承的基礎上創新突破,以“技”造“藝”,以“藝”傳“道”,是文化實踐的開路先鋒。《匠心傳奇》用一檔綜藝節目的形式傳遞出當今時代文化創造中的先鋒意識,告訴人們投入文化就是投入創造,就像我們的祖先刻第一塊玉、燒第一爐窯。

用综艺创新解意匠之谜,《匠心传奇》对文化类综艺的差异化呈现

意匠大師們用踏實的實踐讓傳統的技藝始終跟隨甚至引領時代步伐,讓傳統生髮出連接當下與未來的不朽生命力。漢光瓷意匠李遊宇先生讓中國瓷器在當世再次閃耀世界,刷新世人對瓷器的認知;電影美學藝術家葉錦添先生讓全世界看到了當今時代的“新東方美學”;郭培女士採用盤金繡法繡制的龍鳳呈祥嫁衣讓傳統技藝散發出永不過時的藝術風采……意匠大師們皆是在繼承傳統之後,踏上了一條通往未來的路,而這也正是《匠心傳奇》的匠心之處,這些具有先鋒意義的實踐,證明了任何文化的生命力其實都在於創新,而不是懷古。

描摹意匠精神,探索傳承的文化密碼

文化節目的精髓在於文化精神的傳遞,《匠心傳奇》著力描摹現代意匠精神,而這種精神也是文明傳承發展的密碼。在漢光瓷一期節目中,主持人楊瀾與柯藍體驗製作的第一件陶瓷作品,在燒製之後出現了明顯的裂紋,儘管萬般不捨但依然遵守瑕疵品不出窯的行規將其摔毀。創作中不在後一步驟中彌補前一步驟的差錯,而是精益求精的做好每一個細節,這是漢光瓷意匠們的行規,也是寶貴的意匠精神。節目善於從細微處挖掘意匠大師們的內在魅力,並將他們的品質傳遞給世人。

用综艺创新解意匠之谜,《匠心传奇》对文化类综艺的差异化呈现

在“國匠大展”中展出的12件意匠作品動靜皆宜、合宜人性,飽含著傳統的血脈,又散發著現代的光輝,這是對藝術的苦心孤詣、執著創新的意匠精神創造的文化哲學。當紮實的匠人功底與先鋒的創造思維結合起來,則又碰撞出了具有普世意義的意匠精神。

文化的最後指向是自然之道,綜藝創新亦是如此。《匠心傳奇》不事雕琢,卻在自然樸實的交談、體驗和構建中,釋放出了厚重從容的綜藝氣質,節目用一檔綜藝節目的實踐解開了意匠傳承創新之謎。

當一件件意匠珍品呈現於展廳、回饋於人民的時候,它便再次驗證了:文化最初的蹤影,是人的痕跡,而文化的最後結晶,是人的歸屬。

(作者:冷淞 張麗萍 冷凇系中國社科院新聞所世界傳媒研究中心秘書長,張麗平系中心創研基地特聘研究員)

用综艺创新解意匠之谜,《匠心传奇》对文化类综艺的差异化呈现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