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真實與虛假

《深度》真實與虛假

現實不意味著真實,它可能是虛偽的影子。

時代的發展,新的事物不斷出現,科技日新月異,在追溯歷史與生命本質,在呼籲珍惜生命與環境下,層出不窮的高樓被混凝土澆蓋而起,過去的人們還殘留著物質匱乏時期只剩下的文學浪漫,新生於世界的人們融進了時代,豐富,多變,慾望,虛榮,歡愉。

當事物在變化中漸漸被虛假包圍,人們潛移默化的沉浸在虛假的世界裡,被虛假的真實所捆綁,在現實的壓力,與忙碌中並無感知真實與虛假的能力,就算是能,也會在說服自己的情況下無所謂。事情的本質被忽略,從而被利益所傾倒,對與錯在足夠的利益情況下,可以護換,那些不變的人文道德,社會規律成為可以隨意更改的衡量標準。

《深度》真實與虛假

我所謂的真實是擁有感知的能力

清晨在鬧鈴聲中醒來,透過窗外面沒有陽光,這是一個陰冷的天氣,不遠處的江面充滿了水汽夾雜著空氣中的霧霾,形成白茫茫的視覺障礙。

時間顯示在上午10點,這是腫脹後即將肚餓的時間點,意味著我得出門去城東300米的菜場買菜,在去之前,我得穿衣,刷牙,洗臉,坐上電梯下20個樓層,走上50米在第二個電梯處下5個樓層,才能正式抵達地面,穿過商場或者經過中國工商銀行,走上300米,路程中羊肉串的小夥從未缺席,我曾經懷疑他是否真的是新疆人,似乎每一個賣羊肉串的人都會蹩腳的普通話,他的攤位對面是商場曾經唯一的肯德基,垃圾食品總是在縣城能夠備受喜愛,裡面每天坐滿了人,吃著喝著,無論是工作日還是週末,裡面的人們從未減少,在清晨,中午,傍晚,晚上,他們似乎工作就是如此。

商場的隔壁是高中時期的母校,我時不時也會在陽臺上低頭看見學校的操場,那個角落曾經有我的身影,現在不一樣了,母校換了地方,原因是曾經的校區被城市繁榮佔領,學生內心的放蕩被提前喚醒,無心學習,導致學校業績不佳,曾經母校四周除了一家算作時髦的奶茶店,還有一家算的上休閒的煙鋪,再無其他,逃課除了抽菸就是約女生喝奶茶,久而久之,變沒了趣味,倒不如在課堂上坐著。

這裡成為了土地規劃局的地盤,曾經周邊的小商鋪被圍牆封存了起來,圍牆邊總有一個老頭,他會的真多,算命,看相,風水,寫對聯,似乎他能知曉過去與未來,在嘈雜的街頭,靜默的坐在邊上,等待著有緣人。校園正對面就是菜場,菜場裡面充滿了未知,在抵達之前,從未去思考今天吃什麼,同常我會觀察裡面買菜的人,看他們選擇什麼,我會不會做,會我就考慮去買,這樣對於苦惱於吃什麼的我來說,是一件可以變得輕鬆一些的辦法。

《深度》真實與虛假

虛假凌駕於事物的本質

通常在某一刻接近事物本質的時候,常被多種虛假的條件所阻擋,情感,工作,道德等等,似乎凡是存在感知空間的事物都會存在虛假的可能性,但科學,數學,與個人是真實的。

比如,當你內心燥熱而身體腫脹,與你纏綿的姑娘,在大聲呼喊,其中有你的名字,那不一定是真的,在腫脹消除,她也許會收下報酬而瞬間恢復平靜,讓你感覺剛才發生的快感,立刻消失不見,無法感知。

對於個人的真實,應該包含而僅限於衣食住行,這是肉體的真實,而內心感知的會被虛假影響,物質,高潮,激動,選擇。

我個人所理解的真實,應是存在與生活,受之於身體,而所謂的虛假,應該是在滿足生命存在的條件下而多出來的其他選擇,豐富或者浪費。

《深度》真實與虛假

謝謝閱讀

你認為的真實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