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你今天又“墨跡”啦!

近來好幾位朋友都經常和我念叨,自己的熊孩子就和沒長耳朵一樣,天天講,天天如此,作為父母雖不厭其煩叮囑,但是依然依然,毫無長進,使得大家身心疲憊。直白一點講,父母覺得孩子墨跡。


媽,你今天又“墨跡”啦!

但事實證明經常在父母嘮叨中成長的孩子,患焦慮症的比例很大。父母會說,嘮叨不是為了提醒孩子嗎?這是對孩子的關心和愛。結果怎麼會這樣那

心理專家認為,嘮叨與人的生理狀況有關。年長之後,神經系統的自控能力降低。愛嘮叨的人通常缺乏自制能力和心理承受力,因此把自己感受到的心理壓力通過嘮叨這種方式發洩出來或者轉嫁給別人。當然專家講的也是一個層面,現實生活中,家庭教育對孩子小到行為習慣大到人格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影響,這種影響是學校無法給予的家庭氛圍的薰陶。

父母會講,我們的好心提醒怎麼就成了一種缺乏自制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表現了那,俗話講“關心則亂”,我覺得目前中國大多數尤其是年輕父母,根本就不懂得如何育兒。孟母三遷的故事,講的也是孟母不斷搬家是為了孩子有良好的學習環境。/<font>


/<font>

面對孩子的墨跡父母應該如何去教育和引導那,首先作為父母要看檢討自身的“墨跡”,過度的關心和大包大攬不也是“墨跡”嗎?自己都如此,如何要求年幼的孩子。是否啼笑皆非那。孩子終會長大,為什麼凡事不能講一遍,讓孩子認真聽取,認真對待。/<font>

慈母多敗兒講的有點犀利,但是對於孩子的墨跡,為人父母作為第一監護人的你,擔負主要責任不是。對於孩子的墨跡,區分為2大類:/<font>

一、墨跡,磨蹭是孩子過程觀察和學習的表現;(陪伴)/<font>

面對孩子這樣的墨跡,作為父母需要的是安靜的陪伴。對於成長中的孩子來講,大人的精要固然重要,但是自己去觀察、體驗後得出的結果,客觀的講才是他自身(一個獨立個體)對於外界的認知,進而轉化為探索,最終自成體系的人生閱歷。都說海水是鹹的,自己不喝過怎麼可以品嚐到海水中那一絲絲的苦澀和海獨特的味道。通過味蕾刺激大腦皮層從而形成記憶,揮之不去。/<font>


/<font>

二、“墨跡”,其實就是孩子的惰性。/<font>

孩子從出生,到幼稚園,到學校,到工作,最先接觸的組織就是家庭,所以行為習慣的養成最早受於他們的父母,也就是你們。中國式的溺愛,在西方來看很獨特,明為寵愛,實為寵壞。為何這樣講,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一天我在早點鋪吃早點,對面坐著一老一少。小女孩大概小學二年紀的樣子,老人不斷的叮囑孩子多吃點,一面讓孩子快吃點。孩子悶頭吃不回答,老人感慨的對著對面的我開口就講:“現在的孩子太費勁了,你說十句,她搭理你一句就不錯了。”為此我很是感慨,因為我相信這樣的場景幾乎經常性出現在她們的生活當中,對於老人不斷的提醒,孩子習為為常已經麻木。/<font>


/<font>

麻木的提醒,是失效的提醒,浪費的只有成人的肺活量和自我內心焦慮,對於孩子來講根本起不到溝通作用。/<font>

另外還有一種為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對於這樣的父母,我覺得即使再聰明的孩子如果你的教養方法不對,最終都會變成一個依賴他人提醒的糊塗人。朋友的孩子初中1年假,暑假老師組織大家參加街道宣傳活動。由於是第一次參加,孩子很興奮一早就起來等著他媽給他收拾,而他自己就是玩手機。最終由於他母親記錯了活動時間沒有及時到達集合地點而耽誤了出行。孩子回家埋怨家長的迷糊,此處我想說,孩子多大了,一個時間都要家長幫著記住媽??而且為孩子這樣的失誤揹負責任嗎?這樣依賴的惰性養成完全是父母養成的。/<font>

/<font>

對於孩子們的墨跡,父母們都是叫苦連天,其實治療墨跡的最佳良藥是安靜的陪伴和適度的提醒,要教會孩子自己掌握時間、規則,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自己的主人,學會對自己負責。簡單來講,如果孩子都無法對自己負責,他如何能對其它人(包括他的父母,你們)負責。這樣毫無挫敗感的少爺公主們,將來如何立足於社會。/<font>

/<font>

/<font>

所以孩子的父母要學會放手,給孩子自己成長的空間,要相信、培養孩子的能力。作為父母需要做的就是默默關注孩子的點滴成長,給予善意的建議和祝福。/<font>

上述均為個人觀點和育兒經驗,希望這裡和大家分享。/<font>

/<font>


/<fo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