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新:走街串城,看百態人生

他是《我愛我家》裡,斯文又不失幽默的賈志國。他是人藝舞臺上,《雷雨》裡的周樸園、《天下第一樓》中的大少爺、《茶館》裡的秦二爺、《譁變》裡的伯德大夫……還是《大江大河》中深藏不露的水書記。問他更喜歡別人稱他為影視演員,還是話劇演員。他笑著說無論哪個舞臺自己都是個好演員。

楊立新:走街串城,看百態人生

“但人藝是家,是有血緣關係的,”楊立新這樣說。他和北京人藝一起走過了42年。我們的採訪就在人藝的博物館,他說,在“家”裡聊自在一些。

好戲都在生活裡

喊他一句“賈老師好!”再喊一句“水書記好!”楊立新就笑開了花。正應了他的想法:“我希望觀眾忘掉我本人,忘掉我之前的戲。在舞臺上,我就是角色,也僅僅是這個角色。不管是演大人物還是小人物、戲多還是戲少,一定要演得有意思。”

楊立新:走街串城,看百態人生

有些人天生是屬於舞臺的,楊立新就是如此,在他口中誤打誤撞地、靠著幸運進入這個行當的經歷簡直可以秒殺如今一眾小鮮肉們的“陪考”故事。但也就是這樣隨性豁達的性格,卻也有著執拗和倔強的一面。年輕時候的楊立新,沒受過專業訓練,學習的過程就是站在側幕條看老演員演戲。碰到一個角色,不知道怎麼演,就想想要是於是之會怎麼演,朱旭又怎麼演,腦子裡都是老藝術家們的藝術形象。

楊立新:走街串城,看百態人生

“好戲都在生活裡,好演技是琢磨出來的。”楊立新講以前的老演員們生活素材豐富。比如《駱駝祥子》,老一輩初排這出戏是在20世紀50年代,所有創作人員都是從那時候走過來的,他們見過洋車、坐過洋車,有的人甚至都拉過洋車,那個人物在他腦子裡是活的。再比如,童超老先生在演《茶館》裡的龐太監時,還專門去鼓樓大街一個廟裡見活著的老太監,跟他聊,揣摩他的細節,然後發現人家看起來跟普通人沒什麼區別,說話也不是“小嗓兒”。

楊立新:走街串城,看百態人生

楊立新也喜歡琢磨。復排《小井衚衕》和《天下第一樓》。楊立新說自己有優勢,因為從小就是在老北京南城長大,戲裡演的都是楊立新周遭的事。“小時候住在珠市口煤市街,旁邊就是華北戲院,常年演河北梆子,我看的第一齣戲就是河北梆子《八大錘》。南城有好多劇場,比如華北戲院,虎坊橋那邊有北京市工人俱樂部,大柵欄那邊還有前門小劇場。我從小就是在衚衕裡亂竄的孩子。”

楊立新:走街串城,看百態人生

但年輕演員們來自天南海北,少了老北京的生活經歷。楊立新就帶著年輕人,“從正陽門箭樓子下來,走五牌樓,到大柵欄,看六必居、內聯升、大觀樓,然後往西到觀音寺,到朱家衚衕,到王寡婦斜街、石頭衚衕、陝西巷、胭脂衚衕、韓家潭、五道廟,一直到湖廣會館……”好戲在生活裡,絕不僅僅是臺上搭的架子上。

“那家”的米粉給故事加料

如今的“老戲骨”,在採訪中能夠隨時沉浸到某一個戲劇片段中,說演就演,說唱就唱。那些角色那些故事甚至那些臺詞就鮮活地印在他的腦子裡。楊立新愛這些故事,他還保留著當年排練的劇本,上面密密麻麻地寫著要點和感受。當時的掌聲和喜悅,甚至遺憾和糾結在字跡中留存至今。他堅信“好戲是可以流傳的”。

楊立新:走街串城,看百態人生

“好戲也是不分地域的。”《小井衚衕》講的是北京故事,《譁變》講的是美國故事,但是這些不影響不同城市的觀眾去接受和喜歡。《戲臺》的背景也是北京,楊立新帶著它到全國十幾個城市巡演,“沿著海岸線,從大連、青島,到南京、溫州、惠州、南寧……”每個城市演出4天,加在一起就是四十幾天,楊立新很享受這樣的忙碌,還在路上交到很多當地的朋友,演出之餘,朋友帶著他感受當地風土人情:在昆明石林體會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福州三坊七巷瞭解歷史文化……“百年古街、千年巷陌,古風遺韻。彷彿有了歷史的穿越感,更感到守望的艱鉅與意義。”楊立新不禁感嘆。

瞭解一座城市一定不能錯過地道的當地小吃。“要想吃得正宗,就要跟著當地朋友才行。”楊立新笑言,“比如南寧的朋友一定要帶著我去吃‘那家’的米粉,因為最正宗。說實話,可能對我們外地人來說,每家米粉都挺好吃的,‘那家’的米粉的精髓我們根本體會不到。但是對於當地人來說,味道可大不相同。”後來楊立新自己也養成了習慣,有朋友來北京,也一定要帶他們去吃“那家”的烤鴨,“那家”的涮肉……

楊立新:走街串城,看百態人生

說他是個包容度很高的人一點不為過,每個城市都有吸引他的地方,都會留下美好的回憶。他喜歡跟當地人交流,不同行業的人操著不一樣的口音,聊著家長裡短的新鮮事。一邊聊著,一邊觀察。楊立新把這些人物的特色細節都記在心裡,才有了一個又一個他塑造的生動的人物形象。“當時黃宗洛先生排《龍鬚溝》時,在排練廳門口弄堆泥,進排練廳前先在泥上踩吧踩吧,帶著人物的感覺進排練場。”這樣的細節影響著楊立新,他在之後的演藝生涯中從未停止過摸索和探究。“演員這一行是要幹一輩子的,不是幹一陣子。”《大江大河》的拍攝中,水書記穿著的幾身戲服都是楊立新自己的收藏,“我穿的藍制服、呢子大衣,還有一套軍裝都是我自己的,那都是上世紀70年代的衣服,尤其藍制服,是那個時代最典型的衣服,現在找不到了。”這些老物件,就跟他在生活中不斷積累的素材一樣,成為寶貴的財富。

楊立新:走街串城,看百態人生

“太陽昇起來之後,我就丟不了了”

楊立新:走街串城,看百態人生

採訪從白天進行到天黑,楊立新一直滔滔不絕、神采奕奕,講起他剛結束的一個多月的巡演,滿是意猶未盡,沒有半點疲倦。“這跟我從18歲開始,一直堅持運動應該有關係。”兒子楊玏在採訪中有提到,“我小時候,每天早晨在東二環輔路上,你能看到一個後來被叫做賈志國的人,穿著跨欄兒背心運動短褲,一邊跑著步,一邊推著一帶棍兒的童車,車上面坐著個使勁蹬的小孩兒。倆人每天從東二環光明橋跑到建國門橋再跑回來。”

後來為了幫楊玏備戰中考體育考試,楊立新每週末又帶著兒子去龍潭湖公園跑步。直到現在的年紀,他依然可以輕鬆跑個10公里。厲害的是,楊立新的跑步可並不會因為出差或者拍戲中斷。“我有個能力,無論哪個城市,只要太陽昇起來之後,我就丟不了了,琢磨出自己在城市的哪個方位之後,就能規劃出一個跑步線路,跑上一圈。比如在瀋陽的時候,從大北門福勝門跑起。邊跑邊瞭解了城市的大概脈絡:瀋陽的城牆,是沿留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才消失的‘老城牆’。現在的南、北順城路,東、西順城街所圈定的範圍就是老瀋陽城的大致範圍。這些街路就是在原護城河的大致位置上修建的。”

哪怕是不能外出跑步的日子,楊立新也要在健身房裡“打卡”。他打趣道:出差城市的酒店健身房的跑步機上幾乎都留下了自己的身影。記憶深刻的是在南京的酒店健身房裡,窗外正好能看見紫金山,南京人有句老話:“春牛首、秋棲霞,四季皆在紫金山”,不同的季節來紫金山都能品味出不同的美妙滋味。“而一邊跑著步一邊欣賞著紫金山的滋味更是難得。”楊立新得意地說。

英達曾經打趣說他:“楊立新每天跑一個小時,堅持一輩子,結果比我們多活了10年,可到最後一算那10年都跑步去了。”

風風雨雨的,半輩子就這麼跑過來了。

兒子帶著看世界

楊立新很為自己的兒子驕傲,從想當初不同意兒子走自己這條路,到現在父子兩人經常一起聊戲一起研究,楊立新漸漸意識到兒子好像沒選錯。楊玏也很珍惜從父親身上日積月累汲取到的養分。拍《大丈夫》,楊玏半夜三更回家把楊立新從睡夢中拽起來給自己支招。某場戲、某句臺詞,楊立新會從對手演員是誰,他會有幾種表演方式,來建議楊力用多少種方式“接招”。“從小到大,我隔三差五地就在家裡聽他說起的那幾個戲:《茶館》《雷雨》《天下第一樓》《紅白喜事》《譁變》;我聽他一聊戲就總提起幾個人:焦先生、於先生、林先生,聽著聽著就好像我都見過他們一樣。”

楊立新:走街串城,看百態人生

楊立新承認,兒子說的這些對他自己來說是再好不過的財富。“楊玏去美國上學的時候,我讓他帶著《歐美戲劇精品選》走的,我說你翻一翻,這個東西不是笑一笑、哭一哭,幾秒鐘能把眼淚掉下來就算表演啊,要是這樣的話,可能就沒有那麼多人鍥而不捨地、用一輩子去研究它了,那還不如不幹呢。”

楊立新:走街串城,看百態人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楊立新說他是抱著這樣的想法讓楊玏去的英國和美國。如今,兩個人一起看《諾丁山》,楊玏做翻譯,給他講文化的差異。楊立新能從兒子身上學到不少。“出差去美國,轉機去他上學的城市看他,因為不懂英文,只能傻坐在登機口死等,連登機口換了都不知道,差點錯過了飛機。”楊立新說現在得跟著兒子的腳步了,一家人出去,楊玏是司機、翻譯,還是導遊。而自己,最喜歡的還是老習慣,從各個地方淘些特別的小玩意兒回來保留起來:死海邊上覆著白鹽的石頭、愛爾蘭機場“不摔不相識”的啤酒杯……“每樣東西都有一段故事,留著慢慢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