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撕日曆上的這些文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莊嚴立牆壁,

每天換新衣。

舊的隨手扔,

叫人爭朝夕。

這條謎語我想不少朋友小時候都聽過吧,謎底就是手撕日曆,可能現在家家戶戶家裡擺的都是檯曆、掛曆,很少有人見到手撕日曆了。我今天之所以提到手撕日曆,是想教大家如何去看手撕日曆,每一頁日曆上各個部分的含義。

手撕日曆上的這些文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手撕日曆(配圖)

我記得過去的時候,一部手撕日曆的作用是非常強大的,大到順應節氣,種收莊稼;小到查詢吉時方位,都離不開這手撕日曆,甚至有的老人將每一頁撕下來的日曆都保存下來,用來卷旱菸,手撕日曆的紙質非常薄,油墨燃燒後的味道也不大,我現在還記得有一位長輩常說:“一年365天,一天一支菸,煙沒了就過年了。”

小的時候,我只是覺得這日曆很有意思,每天早上都早早起來,先去撕下一頁日曆,然後往後翻看幾頁,看看再過幾天才能撕到紅色的張頁。

現在我才明白當時的大人們為什麼在撕日曆的時候會那麼鄭重,因為我當時覺得時間過得慢,而他們覺得時間過得太快,一張薄紙代表的是新的一天。

手撕日曆上的這些文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2015年2月9日 星期一

我搜了一張手撕日曆的圖片,就按照這張圖片給大家講述一下每部分的含義,以及一些最基本的選擇吉日的方法。

這張手撕日曆的時間是2015年2月9日,星期一,陰曆是甲午年十二月廿十一日,處於二十四節氣當中的“雨水”。

之前我就講過“陰曆”、“陽曆”、“陰陽曆”以及“農曆”之間的區別,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看。

手撕日曆上的這些文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一、“農曆甲午年十二月大”(圖中黃色框部分)

“十二月大”就涉及到了農曆當中的知識,嚴格來講應該是陰曆當中的知識。

我們常說的農曆其實是陰陽曆,農曆中定月採用的方法是“定朔法”。規定每個月的第一天(初一)必須是朔日。

但是一個朔望月是29.5306日,並不是整數,所以就和日出日落的“天”湊不齊了,因此就需要人為的設置大小月,朔望月在29天當中就是小月,在30天當中就是大月。

大小月的安排並不固定,需要通過嚴格地按照月相觀測和計算來確定,而且基本沒有規律可循。所以判斷本月是大小月,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日曆。

而圖中的2015年2月9日,陰曆甲午年十二月就是大月。

手撕日曆上的這些文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二、“乙未年戊寅月丙辰日,戊子起時”(圖中紫色框部分)

傳說黃帝時代,大臣大撓最先創造干支。而史學家從殷墟出土的甲骨片當中,知曉商朝便已開始採用干支紀日,但從其後到春秋時代中間有無間斷、錯亂,尚待考證。

但目前確定的是:從春秋時期魯隱公三年(公元前720年)二月己巳日起到清宣統三年(公元1911年)止,2600多年中從未間斷和錯亂過。

1912年,中華民國元年採用公元紀年後,漢族民間仍沿用干支紀日法,近現代這百年來也未錯亂。

手撕日曆上的這些文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現在好多人都不清楚自己的八字,其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查萬年曆,按照自己陽曆的生日,就可以知曉生辰八字當中的年、月、日六字,例如一個小孩是2015年2月9日出生的,他的生辰八字前六字就是上圖當中的“乙未年、戊寅月、丙辰日”。

而關於時辰的最後兩字需要簡單的推算一下,例如這個小孩是中午11:30出生的,也就是午時出生,那就從“戊上起子”,一直推算到“午時”,是“甲午時”。

那麼這個孩子的生辰八字就出來了:“乙未年、戊寅月、丙辰日、甲午時”,即“乙未戊寅

丙辰甲午”。

關於推算自己生辰八字的詳細方法,我之前的一篇文章曾提到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閱讀。

手撕日曆上的這些文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三、為什麼是“羊年虎月”?(圖中青色框部分)

我們都知道上圖日曆顯示的是2015年2月9日,陰曆是甲午年十二月就是大月

我們都清楚甲午年是馬年,十二月按照夏曆的原則,應該是丑月,也就是牛月,為什麼日曆的最右側顯示的卻是“羊年虎月”呢?

手撕日曆上的這些文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這就涉及到了一個農曆新的一年開始的標準是什麼的問題。

眾所周知,陽曆當中,新年的開始是1月1日0點0分0秒。

而農曆中新年的開始卻不是我們常說的“農曆正月初一子時”,而是二十四節氣當中的立春。干支紀法以立春為歲首,交節日為月首。

二十四節氣是根據地球在圍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每個節氣分別對應於地球在黃道上每運動15°所到達的一定位置。二十四節氣將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週而復始。

手撕日曆上的這些文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手撕日曆上的這些文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四、如何通過日曆進行擇日?(圖中粉色、紅色框部分)

以前,我國民間廣泛流行著擇吉的習俗,諸如祀神祭祖、婚喪嫁娶、修造營建、出門遠行、上官赴任,甚至裁衣縫裳、剃頭洗澡、剪甲修足等等,都要選擇一個“黃道吉日”。

擇吉這檔子事,現在倒是少見了不少,但是結婚、搬家、開業還是常聽到選擇“黃道吉日”的。

其實如果說是單純地從選擇“黃道吉日”上來講,還是非常簡單的。

手撕日曆上的這些文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黃道日有“諸事皆宜、不避兇忌”的說法,並且分為大黃道日和小黃道日兩類,原則是優先選擇大黃道日,其次選擇小黃道日,兩者兼有最佳。

大黃道日以青龍黃道為首來進行推算,有六個黃道吉日和六個黑道凶日,每日的十二個黃黑道時辰也用大黃道來推算,分別是:

“青龍、天德、玉堂、司命、明堂、金匱”稱為六黃道,

“白虎、天刑、朱雀、天牢、玄武、勾陳”稱為六黑道。

小黃道日是以月建為首順排的十二建星,分別是:

“除、危、定、執、成、開”是黃道吉日;

“建、滿、平、破、收、閉”是黑道凶日。

通過上圖粉色框、紅色框部分,我們可以知道2015年2月9日,陰曆甲午年十二月廿十一日是

大黃道日當中的“金匱值日”,屬於小黃道吉日當中的“滿日”,此日“諸事皆宜、不避兇忌”。

手撕日曆上的這些文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四、“宜祈福祭祀,修倉開市”(圖中橙色框部分)

其實上圖橙色框內的內容理論來源還是脫離不了“黃道吉日”的知識。

上邊我們清楚了2015年2月9日,屬於小黃道吉日當中的“滿日”,而“滿日”是六個“小黃道日”中的之一。

這六個“小黃道日”各有側重,具體側重方向如下:

手撕日曆上的這些文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六小黃道的記憶口訣如下:

建滿平收-黑(黑道),除危定執-黃(黃道)。

成開-皆可用(黃道),破閉-不可當(黑道)。

民間運用黃道日與黑道日上的歌訣如下:

建宜出行收嫁娶,定宜上樑滿修倉。

破除療病執宜捕,危利安床閉丈量。

成開所遇均大吉,平日做事總平常。

所以不管黃道日還是黑道日,都有宜和忌,吉凶要根據具體事項而定,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手撕日曆上的這些文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五、“喜神西南,財神正西”(圖中橙色框部分)

關於“喜神”、“財神”之類的方位,我個人認為是太過於簡單,並不實用,因為沒有與生辰八字相結合,不是很準確,僅供娛樂。

確定喜神方位的方法,只需要知道當日的干支即可,口訣如下:

甲己在艮乙庚乾,丙辛坤位喜神安。

丁壬本在離宮坐,戊癸原來在巽間。

例如2015年2月9日是丙辰日,所以喜神方位在位,也就是西南方

確定財神方位的口訣如下:

甲艮乙坤丙丁兌,戊己財神坐坎位。

庚辛正東壬癸南,此是財神正方位。

例如2015年2月9日是丙辰日,所以財神方位在位,也就是正西方

手撕日曆上的這些文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按照文王后天八卦的方位來講:

艮為東北方,乾為西北方,

坤為西南方,巽為東南方。

離為正南方,坎為正北方,

震為正東方,兌為正西方。

關於手撕日曆的知識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歡迎感興趣的朋友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