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都什麼年代了……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都什麼年代了……

本文∣1673字 閱讀時間∣5分鐘

01

瓦倫達是美國一個著名的鋼索表演藝術家,以精彩而穩健的高超演技聞名。他從來沒有出過事故,因此,當演技團要為重要的客人獻技時,決定派他上場。瓦倫達知道這一次上場的重要性:全場都是美國知名的人物,這一次成功不僅僅將奠定自己在演技界的地位,還會給演技團帶來前所未有的支持和利益。因而他從前一天開始就一直在仔細琢磨,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細節都想了無數次。

演出開始了,這一次他沒有用保險繩。因為許多年來他沒有出過差錯,他有100%的把握不會出錯。但是,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當他走到鋼索中間,僅僅做了兩個難度並不大的動作之後,就從10米高的空中摔了下來,一命嗚呼。

事後,他的妻子說:“我知道這次一定要出事。因為他在出場前就不斷的說,“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敗”。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瓦倫達只是想著走好鋼絲這事本身,不會考慮其他的事,但是這一次,面對如此重要的觀眾,他開始患得患失,他太想表演成功了,因此,沒有專注於走鋼絲這件事情本身。如果他不去想這麼多走鋼索之外的事情,以他的經驗和技能是不會出事的。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都什麼年代了……

02

這就是著名的“瓦倫達效應”。這種為了達到一種目的總是患得患失的心態稱為“瓦倫達心態”。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因為過於在意事情的結果而忽略了事情本身。高考前憂心忡忡,結果失眠睡不好,第二天考場上心態不佳,自己的真實水平不能完全發揮,結果高考失利;做presentation的時候害怕自己講的不好,害怕受到不好的評價,結果過分緊張,導致自己說話結結巴巴,準備好的講稿也不能流利地說出來,簡直就是車禍現場……這些都是因為在做事之前沒有專注於事情本身。考試還沒開始,就開始患得患失,擔心自己考不好;presentation還沒做,就開始自我施壓,害怕表現不佳。如此一來,得到好結果的可能性就會大打折扣。

曾經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廣告語,“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必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和看風景的心情。”當你用心去欣賞沿途的風景時,不管目的地在哪裡,都會有別樣的收穫和體驗。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都什麼年代了……

前幾天校園歌手大賽有一個復活環節,每個人一分鐘清唱一首歌。其中有位女選手,她的表現令我印象深刻。前面的兩輪比賽中,這個女生並不是復活賽選手中表現最好的,但是就在復活賽裡,她的表現極其穩定,歌聲富有感染力,最終評委們一致投她讓她復活。我現在還記得她唱的歌曲是《第三人稱》,她唱完後,全場都沸騰了,給她鼓掌,為她歡呼……在那一分鐘裡,她盡情享受舞臺,帶著感情地歌唱,最終很好地詮釋了這首歌,俘獲了觀眾和各個評委的心。歌唱比賽中的清唱環節是很考驗心態和臨場發揮能力的,在當時的情境下,只有專注於唱歌,全身心投入到歌曲中去,才能旗開得勝。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都什麼年代了……

03

法拉第說過一句話,“拼命去換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會成功,結果往往會成功。”這就是成功的奧秘。鋼索表演藝術家瓦倫達的悲劇實在令人惋惜,同時,也在提醒我們要將關注點放在“用心感受的沿途風景”,而不是“目的地”。

  • 擺正心態,以平常心應對世間萬物

著名的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過一句話,“心態若改變,態度跟著改變;態度改變,習慣跟著改變;習慣改變,性格跟著改變;性格改變,人生就跟著改變。”由此可見,一個良好的心態是我們成功的基石。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以平常心做人,以進取心做事。做任何事保持一顆平常心,能更好地專注於做事的過程,更容易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

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都什麼年代了……

  • 避免干擾,專心致志做好每一件事

如果在做某件事時,腦子裡一直想著成功的喜悅與表揚,或失敗後的痛苦與冷眼,那麼,這件事就很難順利完成。當我們做事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時候,就無暇再去考慮其他的問題。瓦倫達之所以出現表演失誤造成慘劇,關鍵在於他把注意力放在了成功這件事,而不是走鋼絲。當我們在考場上,把注意力全部放在做題本身,而不是去考慮我一定要成功,或者一直在擔心,我要是考不好了怎麼辦,這道題要是做錯了怎麼辦等這些肯定會影響自己考試水平發揮的事情時,我們就會更加專心致志,注意力高度集中,使自己的水平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施展個人的才華和魅力。

擺正自己的心態,專心致志地做每一件事,你就會發現,專注的人運氣都不會差,上天可喜歡眷顧他們了!

(圖片1,2,4來自攝圖網,其他圖片來自百度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