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的難度到底怎麼樣?

自考的難度到底怎麼樣?

相信很多同學在接觸自考的時候,都會考慮這個問題:自考難不難。

其實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每個人的學習基礎有所不同,關於難度體會也是不一樣的。

結合其他同學自考的經驗,所長通常都會回答:自考是針對大多數已經出社會工作的人群,難度設置上是不會太大的。

但需要你自己學習做題掌握知識點,才有可能通過考試。

有些同學聽到這個回答,第一反應就是:”啊!還要自己學啊。”

甚至有些會直接問:“有沒有那種能提供答案,考試走走過場就行的”

他們認為,如果自考還要自己付出額外的時間和精力,那就太累了。

每天上班就已經很累了,下班之後還要看書學習?不,我不想讓自己太辛苦。

上坡費力,下坡省勁,與努力學習相比,下班之後抱著手機玩遊戲,刷微博,

聊天,其他業餘時間都用來追劇,吃喝玩樂… 這樣的生活自然是舒服的。

自考的難度到底怎麼樣?

我身邊有很多年輕人,也是抱著這種追求舒適生活的心態。

在成家立業之前,總是覺得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沒有奮鬥慾望和目標。

雖然錢不多,但問題也不大,能養活自己就行了。人生苦短,及時行樂,談錢多庸俗。

但現實是,不努力,沒有錢,問題真的很大!

1

沒錢,抗風險能力太低了

一個女性朋友,小公司的小職員。一個月工資四千,工作不累,時間也富裕,下班去逛逛小店,週末約閨蜜們聚聚,小日子挺美的。

幾年下來,卡上才存了三四萬,前段時間她老媽忽然查出癌症,手術化療進口藥都是血盆大口,半年吞進去十幾萬。

全家人的所有積蓄都搭上還不夠,還得到處借錢。

偏偏,屋漏又趕上了連夜雨。

老媽出院那天,她借朋友的車去接。回去還車時,一沒留神,撞了個八十多歲的老大爺。

她驚慌中從車上下來,看見大爺佝僂著身體躺在地上,嚇死了,心裡一萬個念頭閃過。叫120時,手都是抖的。

送了大爺去醫院安頓,和大爺親屬溝通之後她回了家,吃不下睡不著,滿腦子想著萬一大爺從此臥床不起,自己賠不賠得起?

自考的難度到底怎麼樣?

萬幸。大爺傷得不重,家屬也沒想訛她,最後花了兩萬了事。這件事情過後,她發了一條朋友圈:

你一個月賺四千,覺得夠花了。但你能保證你和你至親一輩子沒病沒災、不發生任何意外?

窮人抗風險能力太低了,到真正需要用錢的時候,你才會現實有多殘酷,賺錢有多重要。

2

沒錢,你的時間和精力會變得很廉價

有一些槓精,你說錢重要,他立刻說錢也不是萬能的,買不到時間買不到愛情買不到健康。

這是句特別正確的廢話。世上沒有任何東西是萬能的,但“不萬能”不代表“不重要”。

而這句廢話掩飾的殘酷現實是:錢買不到時間,卻會讓你失去時間和精力。

我的一個朋友,結婚後當了全職媽媽,老公月入五千,每月房貸三千,剩下兩千,一家三口衣食住行吃喝拉撒根本不夠。

自考的難度到底怎麼樣?

她買東西要花大量時間在某寶挑來挑去,找同款,比價格,看評論,買一件衣服挑兩天,省十幾塊。

帶孩子去醫院,打車半小時,捨不得,硬是公交轉地鐵,折騰了兩個小時才到醫院。

不捨得去外面吃飯,即使週末帶孩子出去玩也要趕回家做飯,等到吃完飯洗完碗哄孩子上床睡覺,早已精疲力盡。

窮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挺廉價的。因為很多時候你拼不起錢,只能拼時間。

3

沒錢,你無法享樂

以前我剛畢業出來工作的時候,工資只有三千,除去租房和交通費,能花的錢也就一千來塊。

那時候自己不懂的東西多,上司的要求又嚴格,工作壓力特別大,常常有衝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

但仔細一想,我現在基本就是月光族,有時候開銷大一些還入不敷出,哪裡還有錢去旅遊。

就算存到錢去旅遊,辭職之後沒有收入,房租水電誰來給。

就算不開心,我也只能夠回到家悶在被窩裡自己排解情緒,因為沒錢去吃大餐,沒錢去旅行,沒錢任性一把。

別再說人生苦短,及時行樂,如果沒錢,你連享樂的資本都沒有。

自考的難度到底怎麼樣?

所以,人應該早點知道錢的重要性。你不用很有錢,但真的不能缺錢。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現在不努力提升自己,不努力賺錢,看似很輕鬆,但以後可能要付出百倍的時間和精力,來彌補你不努力帶來的後果。

反之,如果你現在努力了,以後會有很多選擇,也就會少較很多勁,少窩很多火,少花很多精力去算計衡量。人生會過得加倍地輕鬆。

最後所長想對那些不想努力自考卻還想拿學歷的同學說一句:人生沒有捷徑,要想有收穫,就必定要付出,別在能努力一把的年紀選擇了貪圖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