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別碰我的貓。


熊孩子,別碰我的貓。


過年期間,和閨蜜聊天時,聽她一直在吐槽說:

“過年這幾天,外地的舅舅帶著孩子來家裡了,弄壞我的化妝品,畫我的電腦,還在我的床上吃零食,我都想離家出走了。”


熊孩子,別碰我的貓。


“更讓人生氣的是,因為我養貓,這個孩子總是想碰它,抱它,但我害怕貓把它抓了,就一直不讓她抱。”

舅舅說:“不就是隻貓嗎,還能跟人一樣寶貴?”

姑媽說:“孩子就好奇,抱一下你的貓怎麼了?”

其他親戚說:“她就是小孩子嘛,不懂事,你就讓她抱一下。”


熊孩子,別碰我的貓。


結果,貓受到了驚嚇,孩子硬要抱的時候,撓了她一下,舅舅立刻怒了:“你表妹還比不上一隻畜生呀,弄傷我的孩子,你開心了吧。”

之後親戚們全都來怪她,維護孩子,“說她養那麼危險的動物幹嘛?”“她還只是個孩子呀!”邊說還邊攆貓,貓受到了驚嚇,竄逃到她屋裡躲了起來。

“她還只是個孩子呀!”這句護犢子的話成了熊孩子的萬能護身符。

然而,每逢過年,這樣的“熊孩子”並不少見。

@阿多醬

我記得我小寶貝小的時候在窩裡睡覺,然後我堂弟過來我家拜年,我就出去了一會 就看到我的小寶貝(貓咪)被五花大綁綁了起來,一怒之下把堂弟的爆揍了一頓,從此老死不相往來,反正親戚多,不差他這一個。

@六面骰子

我親戚要把我養的貓燉了,說在什麼地方吃過,挺好吃的,還能治什麼病(扯淡)問我多少錢讓我便宜點賣給他,(大概因為我家主子胖,肉多),我告訴他錢不要,拿你的舌頭來換……

@竇倪婉

同學的孩子來我家不停的打主子,我說不能打貓貓,貓貓會疼的,熊孩子居然跟我講,他覺得不疼,我家主子可不是好惹的,最終被我家主子摁地上一通胖撓,我也看著他說,貓貓覺得你也不疼, 一臉血槓子找他媽哭去了!

@熊森森

有一次,老爸的朋友來家玩,還帶了個熊孩子。我家主子是暹羅,一進來就說,你看你家貓髒的,也不洗洗。納尼?本來就是這色? 我家喵喜歡孩子,熊孩子拽貓咪的尾巴,主子一直不動,熊孩子想和它玩,看它不動,趁大家都不注意那凳子砸主子,主子當場站不起來了,他喵的! 我直接喊了一聲 ,

熊孩子媽還嘟囔不就一隻小髒貓嗎?瘸了又怎麼樣?老李,閨女改管管了! 寶貝兒不哭了啊!走不理他們。接著孩子爸比還在不停道歉。


@美美

我哥家的孩子有一次把我家貓摔在地上,我一不在就各種折磨,我直接把他打了一頓,嫂子來問罪,我直接來一句:你們家孩子是命,貓就不是嗎?恕不接待,送客!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孩子單純的想跟貓玩而已,但“摔貓”,“打貓”,“折磨貓”,這樣的“玩耍”,孩子開心了,貓呢?


熊孩子,別碰我的貓。


(把貓埋進沙子裡)


熊孩子,別碰我的貓。


(用馬克筆塗貓)


熊孩子,別碰我的貓。


(熊孩子往貓的嘴裡塞鞭炮)

熊孩子,你們是在拿貓的性命去玩!

“難道你們的命是命,貓的命就是不是命嗎?”


生命有多重要,怎能輕易讓熊孩子們去玩鬧,而在社會中,熊孩子這樣的

“玩命般的遊戲”,屢屢上演。

1月30號,一則視頻傳遍了全網:熊孩子將鞭炮插進下水道,瞬間爆炸···


熊孩子,別碰我的貓。


電梯裡,三個熊孩子坐電梯到9樓,因為玩鬧,按下18層,又把本已經下去9樓電梯的小女孩抱回去,直至18樓。

誰曾想,18樓護欄損壞,孩子墜落身亡···


熊孩子,別碰我的貓。


因為好奇,一群熊孩子把火腿腸放進塑料瓶,讓來進食的流浪狗卡在瓶口活活憋死。

看著狗狗頭拔不出來的樣子,熊孩子們一邊哈哈大笑,一邊猛踢狗狗的肚子。

熊孩子,別碰我的貓。


父母帶小男孩吃火鍋,就因為鄰桌姑娘不讓孩子玩手機,熊孩子在人家火鍋裡吐口水,父母口中卻是:

“他還小,不懂事,讓一讓就好了。”

可最終結果事:孩子惱怒,把滾燙的鍋底潑向姑娘,年輕貌美的臉,說毀就毀了。


熊孩子,別碰我的貓。



看完這些,你敢說“孩子還小,不懂事嗎?”

有時候,熊孩子和殺人犯,往往只有一線之隔。熊孩子不知道底線在哪,他們這樣做僅僅因為好玩,好奇。

然而這很大的原因是: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熊家長。


一幼童在地鐵中穿著鞋踩座位,被其他乘客勸阻。孩兒他媽不高興了:“什麼叫不對啊?有法律規定不讓孩子站在這上面嗎?”


熊孩子,別碰我的貓。


熊孩子用報紙塞進地鐵門裡,父母在一旁哈哈大笑···素質教養被扔到何處?


熊孩子,別碰我的貓。


一旦熊孩子犯錯,相信這些話你一定聽過。

“他弄斷我的口紅,還要我心愛的手辦!”

“他還是個孩子啊,跟他計較啥,不就是個手辦嗎?”

“我沒給他玩遊戲,他摔了我的iPad!”

“他還小,不懂事,你讓一讓他啊!”

“你家孩子太吵太鬧了,這裡是公共場合!”

“他就是個孩子,你就不能體諒一下嗎?”

因為年紀小就可以不用承擔責任嗎?大家都是第一次做人,憑什麼我就要讓著你!

面對熊孩子,最簡單粗暴的方法就是:做錯了事,好好的跟他講講道理,實在不行,揍一頓讓他長記性。

但最難的是叫醒無理取鬧的家長!

紀錄片《鏡子》裡的一番話,讓我記憶深刻: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父母。

孩子怎麼樣,看父母就知道了。”

孩子再小,也有長大的一天,如果不能及時糾正錯誤,“熊孩子”也會變成“熊家長。”

在這個世界上,不管性本善還是惡,孩子並不會無緣無故的“熊”,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教養出一個好孩子也是父母的義務。

教養是個好東西,希望大家都有!

過年期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熊孩子”?留言來講述你的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