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手機放棄飢餓營銷真相?這下華為該慌了!

導語

“飢餓營銷”的操作方法通常是通過一個限量的優惠產品來引起消費者的注意,讓消費者有種供不應求的緊迫感

然後目標消費者就會在活動前守著等搶購該產品。

好處在於既能提高產品的銷量,還能擴大商家的品牌知名度。


小米手機放棄飢餓營銷真相?這下華為該慌了!


紅米note7釣足胃口

年前小米的發佈會上,紅米將作為獨立品牌開始運營,而紅米note7是紅米獨立後首款產品,“生死看淡,不服來幹”雷軍這波操作釣足了消費者的胃口。

談起飢餓營銷,我們首先想到的可能也是小米了,抓住消費者心理,每日或者每隔一段時間限量發售,你越是等越是想買。

紅米note7從發佈到現在也預售了四五次了,而作為鐵桿米粉的我,自然也得捧個場。

第一次預售,一分鐘結束,售罄

第二次連影子都沒摸到

第三次可能是年前最後一次,依然沒搶到

等到年後,終於在第五次預售後入手了“小金剛”


小米手機放棄飢餓營銷真相?這下華為該慌了!


小米飢餓營銷為何如此成功?

小米品牌從出現開始,便以營銷聞名,作為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更是被戲稱為“耍猴的”,把消費者當作“猴”一樣“耍”,可見其營銷方面能力玄妙

以性價比和不輸同行的配置,拿下千元機市場,小米手機市場競爭力變小,這時候市場轉變為賣方市場,小米手機佔據主動,不怕沒人買,及時出現供貨不足,他們也不會去消費其他產品

心理上,一般消費者都會貨比三家,外觀,到配置,再到服務。從這三點入手,消費者很容易就被小米營銷拽著鼻子走

除了以性價比來增加市場競爭力和抓住消費者心理外,小米還關注市場,關注對手產品的弱處,如小米6s發佈時,抓住人拍照時,手會不自覺的抖動的痛點,加強拍照方面技術,迎合市場。


小米手機放棄飢餓營銷真相?這下華為該慌了!


靈虎說

小米手機以營銷打出自己品牌,而營銷也是對品牌自身的一種考驗,但是過度營銷會降低消費者消費慾望,雷軍在營銷過程中一直把握營銷“度”,而且小米正從營銷型企業轉變為技術型品牌企業,產品和口碑都已經夠硬,今後將走以品牌為中心路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