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都挺好》上騰訊視頻首頁那天,我就開始追著看。

但我喜歡這部劇的原因,不是因為大部分人所說的“太真實了!”,而是我打心眼裡,真的太喜歡姚晨了。

作為蘇家最小的女兒,她並沒有受到掌上明珠的對待。從小就被重男輕女的母親偏心對待,連一張家庭合照,都是拍成這樣的:


《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很明顯,老大是個正經端著的高材生;

老二是個靠混靠啃的二世祖;

女兒是個不受待見的受氣包。

而一家之主的老爹,威嚴強大更像是故作聲勢。

果然,現實中,老大蘇明哲是一個遠隔重洋用電話遙控弟妹照顧父親的指揮家。

《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老二蘇明成,啃老族、媽寶男、沒擔當、無能自私、恃強凌弱……能用的貶義詞基本上都能給他用上。

《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而姚晨飾演的小妹蘇明玉,明明有機會上清華,父母卻因為“沒錢供讀書”讓她讀了個師範;最後還把她的房間賣掉了,連住的地方都沒有。

而她那個懦弱成性的爸爸,連氣兒都不吭一下。

《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真心同意網友們所說的一句話:真想讓蘇家的三個男人孤獨終老,女人們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吧。

然而,蘇明玉這樣一個一無所有的女孩,混成了集團公司的總經理。住個大房子,開著奔馳車,日理萬機,很有錢。

《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看了十幾集,我發現,這部戲更真實的點,不是重男輕女。

而是:錢是人生矛盾的焦點。


《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有點臭錢”的姚晨還真的不是隨隨便便當上有錢女強人的。我總結了她身上兩點特別有用的財商思維。

《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賣不賣基金?

先搞清楚你的目標


知乎上有一個高贊回覆我特別認同:

真正有著長遠目標和人生規劃的人,很年輕時就認清自己想要什麼。這種人和我們的區別在於:他們掌控了主動權,而我們被現實外力推著走。所以他們最終接近目標,實現目標,而我們卻在不斷被動接受不情願的變故和人生,再理所應當地把它當做自然。


很明顯,這兩種人生就是從零啟動的蘇明玉,和那個混吃等死的老二蘇明成的對比。

蘇明玉很早就知道自己想要什麼:跟大哥一樣,出國留學。

家裡人不供養她上好大學,她就打兼職,爭取獎學金,就是為了走近人生目標——攢夠30萬出國。

哪怕她的目標可能是錯的,她始終在排除噪音和困難,走在向上生長的路上。


《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其實,這個世界就分為兩種人,一種目標明確,一種自由散漫。

自由散漫的人永遠沒有緊迫感,但是也永遠迷茫。

就像最近,股市特別好,有的定投了大半年的學員竟然開始慌了。他誠惶誠恐地來問:

我定投的基金虧了兩年,現在竟然賺了!我是不是要走?


中國的熊市那麼長,漫漫長夜都感受不到的恐慌,原來一到天明就被戳穿。

不奇怪,沒有目標就特別容易手忙腳亂。

其實,對於普通人最簡單的賣點判斷方法,就是目標倒逼——如果你期待的定投收益率是每年賺10%,現在因為2500點到3100點的小陽春已經達到了,可以輕輕鬆鬆賣掉一半先看看。

千萬別小看10%這個收益率。

回顧一下過去6年的股市,如果算淨增長的話,從2300多點,淨增長到2600點左右,6年期間只漲了7.8%,平均到每年的收益率,只有1.3%而已。


《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然而如果這段時間如果你採用定投的方式,年化收益率的變化曲線是這樣的:


《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這期間,一共有6次機會,達到定投年化收益10%。這已經是一個很高級的結果了。

股神巴菲特也不過年化20%,你達到他的一半還不趕緊開瓶紅酒慶祝慶祝?

所以,有目標的人會懂得收手。收手之後再漲到天上去,那都跟你無關。靜候一個再入市的時機,重新定投佈局,再期待下一個10%才是正道。

這就是為什麼:有目標的人永遠在達成目標,沒有目標的人永遠在迷茫。

因為,目標讓人忘卻了情緒,忘卻了自怨自艾,忘卻了環境的喧鬧或者悲傷。

《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要不要跳樓?

量化你的每一步


到了13集,那個軟弱敏感又多戲的蘇家老爹,竟然因為投資損失,吊著針玩起了跳樓。

《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看上去是沒幾個人能勸得住的架勢了,蘇明玉來了,一句話:你跳吧。

這話真的是大不孝了,然而話鋒一轉,她接著說:

您想想,以您身體情況,至少還能活20年,每個月退休金5000塊錢,一年6萬塊錢,20年就是120萬。您要現在跳下去,損失的就是120萬,您要不跳呢,只損失了6萬。還沒算上兒女給您的錢。這筆賬你好好算一下。還跳嗎?


《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這一段我真的是看得目瞪口呆。

用親情,用未來,用希望來勸說別人別跳樓的橋段多了,用量化的數字來勸說的我還是第一回見。

我想起了最近認識了一個知名電商的數據分析師,他可是一個知乎大V,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用數據挖掘的方式給店鋪安排上新。

也就是說,以後電商老闆也沒什麼地位了,說要上新的產品,還得先讓數據分析師給審核一遍。

數據說了不好賣的東西,老闆再喜歡也沒轍。

可見,量化是決策上多重要的一件事。

現在這些事已經早就屢見不鮮。據說阿里的程序員,都是根據女生購買的牛仔褲數量給她們推薦一種新型的險種“碎屏險”的。

那是因為程序猿哥哥們推測,穿牛仔褲的女生把手機放在屁股的口袋裡,屏幕比較容易擠碎。

除了商業上,理財投資,哪怕買個房,量化都是最基礎的思維。

雪球上有個大V,超級喜歡數據分析,他的方法是通過地區房產的漲幅,來決定自己買上海哪個區域的房子。

下面一幅圖,就是他扒下來的數據分析模型:紅色是漲幅已經超過20%的,藍色是沒有。

所以,在決策上,應該選擇漲幅暫時沒那麼高但是周邊漲幅已經很高的區域。

《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來自雪球劉軼南《一條數據狗的上海買房攻略:量化思維模型經典案例》

量化,是投資你的金錢,哪怕僅僅是投資你的時間也需要的判斷工具。

舉個例子,《都挺好》裡面的蘇明玉,曾經想著自己打工每個月攢2000塊錢,就可以在很多年之後攢夠30萬出國讀書。

但是她幸運的是,遇到了她的師傅。師傅告訴她:

你一個月攢2000塊,畢業後只能繼續攢錢,打工一個月只能攢3000多塊,那也得攢個10年以上是不是?你省吃儉用10年,就是為了10年以後繼續做個窮學生嗎?就算你努力10年,出國留學,你回來之後能過上你所謂的“好日子”嗎?而我手下的銷售,幹得好的,半年的提成就有30萬。所以,小姑娘,賺錢靠的是腦子!


《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這段話真的扎心了!不量化計算過的努力,其實有時候是毫無意義。

最可怕的是,很多人毫不自知。

《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寫在最後


回到文初,我想談談自己為什麼那麼喜歡姚晨。

她從《武林外傳》咋咋呼呼的郭芙蓉出道,後來紅透半邊天成為“微博女王”,一度因為離婚事件被鬧得沸沸揚揚。一起一落之間,多少人早就會放棄繼續拍戲這條路。

然而,她生娃沉寂之後第一次拍電影,是一部口碑爆棚的《找到你》。

她奔跑在深夜的垃圾桶前,聲嘶力竭地呼喊;她在冰箱前遇到可能的女兒屍體時,瞬間驟變驚恐萬分;她獨立自信,也可以因為惶恐變得柔弱、蒼白、憔悴不堪……


我真的心生感慨:那個成熟的女演員,姚晨,回來了。

她和《都挺好》的蘇明玉一樣,是個目標明確的女人。

《都挺好》那點臭錢是怎麼賺回來的?

她是個演員,不是流量小花,始終擁抱著初心。

我相信她一直踐行著12年前出道時的目標,也量化計算了當演員這條路的回報,並且果斷地、較勁地、堅韌地走下去。

我佩服這樣的女人。即使失去流量,即使幾度起落,人生不就是那樣為一個簡單目標而前行嗎?

願你也從今日起,拿目標、量化兩個原則算一算自己的投資:包括錢,包括時間,包括你的初心、精力和滿腔熱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