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就是母親慈愛的雙眼,別再讓媽媽傷心

家就是母親慈愛的“雙眼”

家就是母親慈愛的雙眼,別再讓媽媽傷心

各位評委老師,各位在場的每一位朋友,每一位同事,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家是母親慈愛的雙眼》我相信在場所有的同事們,回家第一句叫的是誰,那一定就是我們的母親,母親這個角色,無疑是能讓我們撒嬌,抱怨,甚至發脾氣她還依然愛你的那個人,而且她對你的愛永遠也給不完,只要她還活著。

作為子女的我們小時候似乎永遠也理解不了那份慈愛,我們想當然的成為了媽媽最難治癒的心病,卻又怎麼也放不下,但是他永遠也不會放棄你,他的眼神始終充滿著慈愛。記得當年我小的時候為了買一個mp3跟媽媽鬧了一個星期的脾氣,媽媽說這個東西會影響我的成績,擔心我會沉迷在聽歌上,但是我當時的脾氣又怎麼能夠善罷甘休呢,我開始在母親的面前甩臉,摔東西,不吃飯,不理媽媽,最後媽媽僵持不下還是給我買了,在今天看來,自己的行為實在對不起媽媽呀!孩子是母親身上的血肉,有誰又能執拗得過孩子,可是當年的我們太年輕,怎麼又會理解媽媽,我們有的只是埋怨媽媽捨不得給自己買,媽媽一點也不好,這個壞媽媽,誰會理解媽媽的苦心。

有一個真實故事大家一定聽過,一個小女孩跟家裡發生矛盾選擇離家出走,路過一個路邊攤,路邊攤的老闆見她好像幾天沒吃東西一樣,就請她吃了碗麵,女孩吃的好香啊,香得忘記了媽媽的飯菜,忘記了媽媽的關懷與擔憂,她吃完感激涕零的對老闆說,你對我真好,你比我爸媽對我都好,你真的是我的大恩人啊!老闆聽後臉色一沉,孩子那你走吧,剛剛你說那幡話的時候,我這碗麵都不該給你吃啊,我只不過給了你小小一碗麵,又怎麼能跟你養育了你十多年的父母相比較呢,孩子你快點回家吧,我不喜歡你這樣的孩子,女孩抱頭痛哭,這才醒悟過來。是呀,叛逆的年紀我們時常把母親的愛當做理所當然,把父親的勞累當做是他必須要做的,可是從來沒想過未來的人生是自己過的,儘管這樣,母親對我們的愛一分也沒有減少,他始終都用慈愛的雙眼期待著孩子一天天改變,不要誤入歧途。

家就是母親慈愛的雙眼,別再讓媽媽傷心

長大以後,離開家的距離也就遠了,從早晚相見,到一週相見,再到半年相見,一年相見,媽媽的嘮叨似乎在我們耳邊慢慢的淡去,但是媽媽的叮囑卻永遠也不會缺少,電話的那一頭對你驅寒溫暖最多的那個人一定是媽媽,因為她害怕孩子在外面受委屈了,天寒了不會多穿衣服,常常忘記吃飯,而如今有些人還覺得媽媽太囉嗦,說媽媽跟不上時代什麼都不懂,但是你知道電話那頭媽媽心裡有多埋怨自己,他多想更瞭解你,可是你給過機會嗎?

記得我已經是工作的一年,回到老家,剛剛一靠近家,媽媽就站在門口,用慈愛的眼神看著我,高興得不得了用眼睛上下的打量我,孩子你瘦了,不我沒瘦,我肥了媽,不你比上次去的時候瘦了,我當時很不理解,記得當晚,媽媽給我做了好多好吃的,媽媽總是念叨我在外面吃不到這些好吃的,使勁的讓我多吃點,我說媽媽你怎麼不吃啊,媽媽用他那雙慈愛的眼睛看著我我們在家裡經常吃,你多吃點。這就是媽媽對我的愛,她是那麼不講道理,不需要理由,不會在乎你吃得了吃不了,這就是媽媽。可是很多孩子卻沒有我這般幸福,父母離異,回到家享受不到完整的愛,所以他們對家沒有多大的概念,他認為家是給他傷害的地方,他想要逃離,他不再抱有希望。

家就是母親慈愛的雙眼,別再讓媽媽傷心

如今我開始害怕了,因為母親頭上的白髮一根兩根三根的多了起來,開始眼神模糊,開始經常忘記一些事情,我意識到母親老了,我害怕母親那一天就要離我而去,到那時身邊徹底的沒了嘮叨,沒了母親的關懷,沒了那雙慈愛的雙眼,也沒了溫暖的港灣,有句話叫“子欲養而親不待”現在的我們在外拼搏打拼,父母依然沒有放下她那雙勤勞的雙手,他們年過花甲為誰操勞?母親在一天天變老,但唯一不變的是那一雙慈愛的“雙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