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得到福利,都享受安樂,在後我方才也受享安樂,偉大!

大家都得到福利,都享受安樂,在後我方才也受享安樂,偉大!

【何以故?緣是國王等,於是最貧賤輩及不完具者,發大慈心。是故福利有如此報,百千生中,常得七寶具足。何況衣食受用。】

(解)‘為甚麼緣故呢?因為這國王一等,能夠對於這最貧賤一輩,以及殘廢的人,發出很大的慈悲心,所以得到的福利能夠像這樣的,百千世的中間,常常得到七寶具足,何況衣食等,自然受用不盡了。’

(釋)佈施雖然以慈悲心為主,但是也有緩急的分別,譬如我佈施身體健全的貧窮者,當然要佈施身體殘廢的孤獨者。錢多的人,佈施得多,錢少的人,佈施得少,但是心一樣的慈悲,所得的功德也是一樣的。有一種只求慈善名望的人,不注重實際,見了貧窮下賤的人,任意呵罵,不加憐惜,這種人錢雖花得多,福就獲得很少了。

【複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佛塔寺,或佛形像,乃至菩薩聲聞辟支佛像,躬自營辦,供養佈施。】

(解)佛又給地藏菩薩說:‘倘若未來世有諸國的國王,至於修淨的婆羅門一等人,遇著佛的塔寺,或是佛的形像,乃至於菩薩、聲聞、辟支佛一等的形像,親身的去營造創辦,去供養佈施。

(釋)前節是說我們應該去佈施的人,這一節是說我們應該去佈施的地方。未來世,是菩薩遠顧後人的慈悲。躬自營辦,是表示一種尊重。塔、墓,是葬埋聖人靈骨和舍利的地方。創造寺院可以安供佛像,使他人得瞻禮獲福。這都是重大的佈施。

【是國王等,當得三劫為帝釋身,受勝妙樂。若能以此佈施福利,迴向法界,是大國王等,於十劫中,常為大梵天王。】

(解)‘像這國王一等的人,應當可以得到三劫做天上的帝釋,受最勝最好的快樂。倘若能夠將這種的佈施的福利,不佔做私有,就去迴向給法界眾生,那麼這大國王一等,能於十劫之中,常常可以做到大梵天王了。’

(釋)倘若不是佈施塔、寺、庵、廟一等地方,那裡可以得到這樣的大功德呢?但是功德雖大,只有個人貪著受樂;現在一回向給法界,譬如一杯水,瀉入大海里,共大海渾化,那麼這一杯水,彷彿就是大海了,你要收回這杯水,除非要將這大海的水,一杯一杯舀幹不可。這就是以少化多、以小化大的重要方法。我們有了一毫一滴的功德和福利,都要回向法界,也就是這個道理。

【複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先佛塔廟或至經像,毀壞破落。乃能發心修補。是國王等,或自營辦,或勸他人,乃至百千人等佈施結緣。】

(解)佛又對地藏菩薩說:‘倘若未來世,有諸國的國王,至於婆羅門一等人,遇著前人所造的塔廟,或者至於佛經、佛菩薩的聖像,已經毀壞、破損、剝蝕了,乃能夠發心去修補他,這國王一等的人,或者自己個人營造辦理,或者勸他人去辦,乃至於勸百千人等,共同來做佈施結緣的事情。

(釋)因為塔、寺、庵、廟這等,都是供奉佛像、保藏經典的地方,倘若年代久遠了,寺院倒塌,應當從新建造;佛像剝蝕,失了莊嚴,應該重新修飾;佛經書籍紙頁破裂、蠹蛀,應該去裝訂修補,或者重新印刷辦理。這種事情,財力足的,一人獨做;財力不足,同他人合做;自己沒有財力,勸人家去做,這個不肯,勸那個,勸到成百成千,不會厭倦;或是一任成百成千的人,來結緣輔助佈施,這功德是很大的。

【是國王等百千生中,常為轉輪王身。如是他人同佈施者,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更能於塔廟前發回向心,如是國王乃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無量無邊。】

(解)‘這國王一等的人,百千世之中,常常做轉輪王的;同他做這事情的人,百千生之中,常常可以做各國的小國王。倘若修造好了塔廟,就向這塔廟的前面發了迴向的心,像這樣一來,國王以及同造的許多人,便可以都成佛道了,因為這種功德的果報,是無量無邊的。’

(釋)無論合做那一種佈施,就是所出的金錢,都是平均的,所得的功德,終是一個發起的主動者最大,其餘的都要次一等了。這樣功德,能夠一回向法界眾生,就可以成佛道,得無量的果報。在此,可以證明迴向功德的大,正是不可思議的了。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見諸老病及生產婦女,若一念間具大慈心,佈施醫藥、飲食、臥具,使令安樂。】

(解)佛又對地藏菩薩說:‘未來世之中,若有諸國的國王,及婆羅門一等人,見了諸般年老人和生病的人,以及生產的婦女,倘若在一念的時間,發出具足了很大的慈悲心來,來佈施他們飲食、醫藥、臥具,使他們得到安樂。

(釋)除了上面說過的殘廢人以外,還有更苦的幾種人:一種是耳聾眼花,行動不利的老年人,我們應該很恭敬的去佈施他衣食;一種是臥在床上活不來死不去,久病的人,我們應該好好的去安慰他、佈施他的醫藥;一種是一身負著兩條命的產婦,我們也應該去照顧他、佈施他衣、食、床、榻一等東西。這都是在孤苦貧窮環境以內的人,倘若不是一念慈悲,他們怎樣可以活命呢?

【如是福利最不思議,一百劫中,常為淨居天主。二百劫中,常為六慾天主。畢竟成佛,永不墮惡道。乃至百千生中,耳不聞苦聲。】

(解)‘像這樣佈施的福利,最是不可思議的,在一百劫之中,常常做淨居天主,二百劫之中,還可以做六慾天主,然後畢竟成佛,永不墮在惡道裡,乃至於百千生之中,耳朵裡可以不聽到叫苦的聲音。’

(釋)只一念的慈悲,就感到這樣的福報,這也是佈施時間,心念清淨的緣故。淨,可以感淨天居的果報;倘若心念少有愛染,就感六慾天主的果報;倘若佈施完全出於慈悲心作用,願意救濟一切眾生,不望果報的,這就是畢竟成佛了。現在各處災荒的地方,有許多嗷嗷待哺的難民,能發慈悲心去救濟他,這所有的功德,也恐怕不在這種之下呢!

【複次,地藏!若未來世中,有諸國王及婆羅門等,能作如是佈施,獲福無量。更能迴向,不問多少,畢竟成佛,何況釋梵轉輪之報。是故地藏!普勸眾生,當如是學。】

(解)佛又對地藏菩薩說:‘倘若有未來世之中,有諸國的國王,以及婆羅門一等的人,能做這樣的佈施,獲得的福利是無量的;更能夠將這無量的福利,都回向給法界眾生,不問你是多是少,畢竟可以成佛,何況這類帝釋、轉輪王一等果報呢!因為是這樣的緣故,地藏!你應該普遍的去勸化眾生,應當像這樣的去學做。’

(釋)能做這種種佈施的人,還能夠將所有的功德都去迴向,普願自己和眾生統統成佛。既然佛果也可以成就,何況做些天帝的小果呢!佛叫地藏菩薩勸眾生去學所說種種的佈施,最重要的,尤其是學習發真切的慈悲心,去救濟眾生,得來的功德,不佔為私有,再回向法界,願法界眾生都成佛道。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種少善根,毛髮沙塵等許,所受福利,不可為喻。】

(解)佛又對地藏菩薩說:‘未來世的當中,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在佛法當中,種了一些很小的善根,只有像毛髮沙塵一等的一些些,所受的福利的多和大,不可以比喻的了。’

(釋)前面說過,一杯水倒入大海里,就和大海彷彿大了,現在佛的功德和福田的大,是無量無邊的,恐怕還要勝過大海,那麼我們在佛、法、僧三寶的當中,做一些善根,或是用財力去做一種善事,去迴向法界,就可以渾化在佛的大福田裡,你想這功德和福利大得還可以比喻麼?因為這回向法界的,都可以叫做法佈施,財施有限的,法施是無量的了。以下講的就都叫我們行法佈施了。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菩薩形像、辟支佛形像、轉輪王形像,佈施供養,得無量福。常在人天,受勝妙樂。若能迴向法界,是人福利不可為喻。】

(解)佛又對地藏菩薩說:‘未來世當中,倘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著了佛的形像、菩薩的形像、辟支佛的形像、轉輪王的形像,都去佈施供養他,可以得到無量的福利,常在人道天道之中,享受最好的安樂;倘若能夠把這安樂,迴向給法界,這個人的福利,就大得不可以比喻了。’

(釋)佛、菩薩、辟支佛、聲聞,這是出世的四聖眾,都有無量的福利,所以你去佈施供養他,你所得的福利,也是無量的了;但是這無量的福利,我也不要享,人天的安樂,我也不要受,情願都把我的福利和安樂,都一概迴向給法界眾生,大家都得到福利,都享受安樂,在後我方才也受享安樂,這樣一來,福利就大得不可以比喻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