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首批受理公司出爐,科創板概念炒作行情告一段落了嗎?

科創板首批受理公司出爐,科創板概念炒作行情告一段落了嗎?

從提出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以來,科創板的推進速度明顯加快,而在近日,首批9家科創板受理公司名單正式出爐,實際上意味著市場距離科創板正式推出的時間又近了一步。

從首批獲得受理的科創板企業來看,包括了晶晨半導體、睿創微納、天奈科技、江蘇北人、利元亨、寧波容百、和艦芯片、安瀚科技、武漢科前生物等,其涉及行業主要在醫藥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專用設備製造業等領域。

或許,從首批受理的科創板企業分析,與市場預期的名單有所出入,但首批受理未必等同於首批上市,而隨後可以獲得受理的企業名單更值得市場的關注。實際上,從科創板的定位分析,對於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及集成電路等行業領域更具有登陸科創板市場的潛力,而從首批受理名單中,雖然尚未涉及到市場關注度很高的寒武紀、璧合科技、瀾起科技、中微半導體等企業,但隨著首批受理企業拉開序幕,相信仍有符合條件與資格的科創板企業會陸續獲得受理,並逐漸展現在科創板市場之中。

實際上,市場對科創板的理解還是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偏差。雖然上交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但實施註冊制模式的科創板,並非完全沒有審核的約束限制,而從實際情況下,對擬申請科創板的企業而言,研發投入比例以及所屬行業等因素,往往直接影響到企業可否入選至科創板市場的關鍵所在。對於首批受理的企業,其本身的質地並不遜色,但與市場預期較高的企業相比,其在市場上的想象空間反而顯得略有遜色。

科創板概念,當屬最近一段時期內市場熱炒的品種,無論是券商板塊,還是創投概念,抑或是科創板影子股等相關上市公司,其股票價格也已經開啟了一輪快速上漲的行情,少則3、40%的累計漲幅,多則一倍乃至數倍的漲幅,市場對科創板的炒作熱情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事實上,與券商板塊相比,市場對科創板影子股的炒作反而更具不確定性。究其原因,在首批科創板受理名單出爐之前,市場對科創板影子股的炒作也是處於一種想象的狀態,而在良好的想象預期影響下,但凡可能牽涉到科創板影子股的上市公司,都容易獲得市場的炒作,而從今年以來的市場行情分析,往往離不開遊資資金推動的影響,而遊資的炒作,更需要藉助一些熱門的概念與題材,而部分科創板概念股往往具備了中低市值、超跌等特徵,在科創板加快推進的預期下,就容易成為了市場持續炒作的重點對象。

對於不少科創板概念股而言,本身更是迎合了市場炒作的趨勢,或者憑藉著一些熱門概念題材而獲得了持續炒作的機會。但是,從實際情況出發,不少科創板概念股本身處於估值偏高、盈利能力較弱的狀態,但恰恰因為其市值偏低、股價超跌等特徵,由此引發了一輪遊資炒作行情,並進一步推高了這類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虛高表現。

在首批科創板受理名單出爐之前,可以認為是科創板概念股全面開花的時代,而在此之後,科創板概念股難免會出現分化表現的局面,而未來科創板概念股的炒作可能會更具有針對性與局部性。至於打著科創板概念的旗號,而獲得市場任性炒作的科創板概念股,當其高昂的估值水平以及疲軟的盈利能力無法支撐起高高在上的股票價格之際,這類上市公司股票難免會存在估值理性迴歸的風險。不過,作為一個以資金作為推動主導的市場,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活躍度更大程度上還是取決於資金的態度,而當市場資金全面退潮之際,價格迴歸合理價值水平也是預期之內的事情。

對於科創板的推進速度,確實出乎了市場的預期。隨著首批受理公司的出爐,實際上意味著科創板正式推向國內資本市場的時間也已經越來越近了。作為國內資本市場改革與創新的試驗田區,科創板自然會獲得更高的市場預期,而作為未來首批上市的科創板企業,也難免獲得市場資金炒作的機會。但是,在註冊制模式深入推進的背景下,科創板企業的質地難免會存在一定的差異性,而未來的價格表現,最終還是由市場說了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