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R正傳:第十二章 用稜鏡分解世界

“昨天是我21歲的生日,在這個年齡,牛頓和帕斯卡已經有了許多不朽的成績”- 傅立葉 (Baron Jean Baptiste Joseph Fourier)

這是多麼熱切的渴望。

前面說到,拿破崙入侵埃及的時候,帶去了一隊科學家,其中有一個名字徹底改變了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和方法:傅立葉

SDR正傳:第十二章 用稜鏡分解世界

圖:三稜鏡將白光分解為七種顏色

1807年,他向法國科學院提交了一篇論文,說的是熱的傳播。在論文中,傅立葉用正弦曲線來描述溫度分佈,並提出了一個數學觀點:任何連續的週期信號都可以有一組適當的正弦曲線組合而成。

我們可以將這句話中的“任何連續的週期信號”理解成上圖中的白光,“一組適當的正弦曲線組合”就是上圖中的七色光,而稜鏡就是傅立葉變換。

現代科學,所遵循的靈感來源於古希臘:答案應該簡單、符合邏輯,能以數學表達。而傅立葉變換,正是以一種簡潔的數學表達,將複雜的現象分解成簡單、易於分析的成分。就好比你端了一盤西紅柿炒蛋,傅立葉變換告訴你它的成分是:雞蛋、西紅柿、糖、鹽、油;噢,不,其實更細緻一些:碳有多少、氫有多少、氮有多少。

成分有哪些,對應的就是正弦波的頻率:紅光和藍光對應不同的頻率,碳和氫也對應不同的頻率。

每種成分有多少,對應的是正弦波的振幅:碳、氫、氧(糖的主要成分)多一些,你可能就覺得甜一些。

於是,傅立葉變換給了我們看世界的另一個視角。

SDR正傳:第十二章 用稜鏡分解世界

圖:傅立葉變換將時域轉換為頻域

左邊就是你看到的隨著時間變化、紛繁複雜的世界(時域),也許是一束光,也許是一盤西紅柿炒蛋。傅立葉用數學的觀點將他們分解成許多正弦波,然後用頻率和振幅來表示他們。

於是,世界變得簡單了。

你聽到的調頻廣播,在時域的信號是這樣的:

SDR正傳:第十二章 用稜鏡分解世界

圖:時域信號

而頻域的信號是這樣的:

SDR正傳:第十二章 用稜鏡分解世界

圖:頻域信號

對於兩張同樣的照片,右邊的比左邊的更加清晰,但如何讓計算機判別出來?越清晰,意味著顏色變化得越快,頻率就越高。經過傅立葉變換後高頻成分越多的照片越清晰。

SDR正傳:第十二章 用稜鏡分解世界

圖:圖像的清晰度比較

而把一個國家乃至全世界的經濟數據畫成一張隨時間變化的圖(下圖上),然後用傅立葉變換將其分解(下圖下),是不是能看出長期趨勢(低頻信號)和短期趨勢(高頻信號)?

SDR正傳:第十二章 用稜鏡分解世界

圖:美國股票市場走勢的傅立葉分析

在軟件定義的無線電中,傅立葉變換也是最常用的算法之一。

SDR正傳:第十二章 用稜鏡分解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