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懂悟透党建新理念 融会贯通组织新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组织路线内涵丰富,是一个逻辑体系严谨、层次结构清晰的有机整体,是新时代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必须贯彻的“纲”和“本”。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要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既要原原本本地学,认认真真地悟,更要踏踏实实地做。具体来讲,可以从三方面着手去推动党组织选任干部“两个着力”要求的落地落实落细。

学懂悟透党建新理念 融会贯通组织新路线

“纪检新兵”重温誓词牢记使命 图/刘传福

原汁原味学精神。党员干部要守好职、尽好责、带好路,必须基于“系统学习、分类研究、对标贯彻”的总体思路,原汁原味地学原文,真心真意地悟道理。

学懂新时代组织路线的根本要求。新时代组织路线以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针,基于组织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性工作重点,立足于干部选拔和任用的“两个着力”指明了新时代组织工作的努力方向、工作重点、基本原则,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从严治党思想的进一步落实。党员干部必须以全面系统学习党建理论为基础,系统地读原著、深入地学原文、精准地悟原理,切实融会贯通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系列重要讲话的基本要求,才能准确把握新时代党建工作和组织工作的根本要义。

悟透新时代组织路线的核心要义。在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中,要以组织路线服务好政治路线为核心要义,在服务大局中坚定政治方向,以“讲政治”为核心要义,彰显新时代组织工作的积极进取的活力、魅力与能力。从新时代组织路线的“两个着力”和“重点任务”来看,地方各级党委(党组)、基层党组织必须更加注重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和焦点,着力加强党组织的政治能力建设。基于党的宗旨意识,加强党的组织体系建设,其根本目标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基层党委的战斗力、凝聚力,体现党组织的感召力、向心力。

行稳致远抓关键。党的干部是党组织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党组织干事创业的关键。进入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各级党组织工作中极具时代性和针对性的核心任务。因此,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既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守民族复兴使命,又要在创新和变革中,抓准、抓实、抓细党组织的干部队伍建设这个关键。

坚持“实事求是”的干部选用机制。要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必须更加健全干部遴选和管理机制。首先,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干部选拔和任用机制。在干部的遴选和任用中,要从实际工作和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实事求是地坚持以事择人、以岗选人的基本原则,以确保人与事相宜、人与岗相适,避免造成优秀者被闲置、平庸者被错置、无能者被厚置的被动局面。同时,在实际选拔和任用干部的工作中,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实事求是地肯定干部的作为,善用“善作为”的干部,敢用“敢作为”的干部,不用“不作为”的干部,起到用好一个人、激励一大片的作用,促使党员干部树立“吃苦者吃香、优秀者优先”的正向发展观,避免被“慵懒地等位子、疯狂地抓票子”的消极意识侵蚀。

坚持“宽严相济”的干部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严管与厚爱并举、激励与约束并用的管理机制。通过“严管”让那些心思不关注工作、能力不适应工作、作风不匹配工作的干部,不能继续昏昏然地做样子、混日子和要位子。通过“厚爱”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进一步激发其干事创业的干劲和热情。在组织工作中,建立健全宽严相济、奖惩分明的干部管理机制,既是加强对党员干部手中的权力进行管束,又能激发党员干部展现勇于担当的底气、敢于作为的硬气、善于作为的正气。

坚持“以德为本”的干部评价机制。道德素养和道德品质事关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在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评价党员干部必须坚持以德为本和以德为先的评价标准。基层党委或党支部在建立健全知人识人干部体系时,要将党员干部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品质纳入考评指标,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是选拔和任用干部的标准。

精进笃行重落实。为政之要,首在用人,关键在干部。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关键。要做好干部培育、选拔、管理和使用工作,必须推动“两个着力”要求落地落实落细。

将选用标准落到实处。贯彻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要在人才培养中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的选用标准。选用干部要以德为先。在党员干部的选任中,要突出“忠诚干净担当”的择优标准,德才并举,真正选出党性强、思想正、作风廉,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教育干部要“修正心、立政德”,率先垂范。党员干部既要修养身心、培养品德,又要清正廉洁、勇于担当。评价干部要德才兼备,既要为敢担当、勇作为、真努力的“奋斗者”点赞,又要对信念不坚定、政治不合格、动机不纯正的“投机者”说不,还要将那些“功成利归己,功败罪归人、功无却自擂”的无为者拉黑。

将“两个着力”落到实处。德与才是辩证统一的。培养选拔干部强调德的重要性,绝不是忽视才。党员干部既要有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又要有强的专业技术能力。确保干部队伍德才兼备,要将“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的要求落到实处。要放眼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各个行业,注意培养有专业背景的复合型领导干部。尤其是当前各行各业的优秀年轻干部既要数量充足,又要质量优良,确保干部队伍的人才储备优质足量。

将“三心二一”落到实处。具体来讲,要到基层单位中去选育优秀干部。组织部门的干部就是党和国家的伯乐,肩负着为国家事业、民族复兴选任“千里马”的职责和使命。哪里有“千里马”?“千里马”常常隐没在基层干部队伍之中。战国时期,韩非子选拔官员就说过“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习近平总书记先后5次引用这句话。组织部门在选拔干部时需要将要目光和视角聚焦于基层,走近一线岗位,就一定能找到那些常年默默奉献的“千里马”。“千里马”怎样找?需要做到“三心二一”。“三心”是指诚心(忠诚党的事业)、爱心(关心爱护优秀干部)和耐心(戒急用忍,反复考验);“二”是指“二镜”,放大镜(选老实人)、望远镜(选年轻人);“一”是一双慧眼。优秀的老实人(踏踏实实做事的人)很多都默默无闻地淹没在人群里。这种情况下,就需要组织部的同志们拿着放大镜去寻找。此外,基于前瞻性和长远性需求,还要拿着望远镜到基层去选拔和遴选优秀的年轻人。新时代、新征程、新目标、新希望,各级党组织要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切实践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选出和用好德才兼备的好干部。(作者系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