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湖:生態優先引領高質量發展

40年來,金湖縣全縣人民搶抓稍縱即逝的歷史機遇,始終堅持把生態優先、綠色崛起作為引領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略,做到經濟發展與生態環保互動並進、砥礪前行,打造生態宜居、鍛造富足安樂、塑造高端產業,實現了從資源粗放型經濟到節約型生態經濟發展,走出了一條具有金湖特色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金湖:生態優先引領高質量發展

岸邊濤聲陣陣,島上鳥語花香,一排排綠意盎然的楊柳迎風吹拂,一棟棟青磚紅瓦的民居掩映其間,徜徉在前鋒鎮白馬湖村,彷彿遠離塵囂,置身夢境。“過去由於這裡地域特殊,幾乎每年都有龍捲風、颱風、冰雹、湖面結冰等極端氣候發生,村民生活不便,沒有人想在島上生活”而“現在白馬湖村可是金湖縣全域旅遊的亮點,每年吸引著國內外大批遊客。”

金湖:生態優先引領高質量發展

一縣轄三湖。金湖擁有無可複製的水資源,這既是大自然對金湖的慷慨饋贈,更得益於金湖縣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執著與堅守,把傳承和保護好當地的碧水、藍天、淨土作為最大的歷史責任和民生責任。近年來,金湖厚植生態優勢,探索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互動並進的綠色發展新路,金湖的城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站在金湖城南新區“文化藝術中心”的建築群前,耿樹林老人感慨萬千,既有一絲的不捨,但更多的是嚮往。從20來歲到50多歲,他熟悉這裡的一草一木,今天跟他日日走過的田地就此作別,搬進戴樓小集公寓,那裡碧草如茵、繁花似錦,健身設施、休閒亭臺一應俱全……

傍晚的金湖荷花廣場燈影璀璨,人影如織,儘管初冬的冷風刺骨的冷,但還是凍不走市民們健身休閒熱情。“我們的縣城就是大公園,走在路上都是鳥語花香,白天有綠景,晚上有燈景,”家住翰林世家小區的李老太激動地向筆者比劃著。金湖縣通過“引水潤城、荷香溢城、景橋秀城”等舉措,將水韻、荷韻、綠韻融入到城市建設之中。“城市融入景區,景區融入城市”,開窗見綠、出門見景已成為每一個金湖人的福利。

金湖:生態優先引領高質量發展

綠色是金湖最濃重的底色,對綠色生態發展的執著,已經融進金湖人的骨血裡。2017年9月份,金湖縣獲得首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縣稱號,這是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最高榮譽。8月份,在浙江安吉發佈的全國“兩山”發展百強縣名單中,金湖縣排名全國第15位、全省第3位。相信到2020年金湖縣生態環境狀況指數將進入全省最前列,實現天常藍、水恆清、地永綠、城更美,金湖一定會成為精緻現代宜居、湖城韻味凸顯、田園氣息濃郁的生態縣城。

生態優先,鼓了口袋富了生活

一大早,閔橋鎮雙廟村村民王大姐就急匆匆的向荷花蕩景區騎去。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在景區,自家小土雞下的土雞蛋, 田頭菜園裡的時令蔬菜,溝頭河畔的菱角荷藕,個個都是錢,樣樣受歡迎,遊客搶著買,現在收入比外出打工強多了。”

金湖:生態優先引領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金湖縣用全域旅遊這條“金扁擔”,一頭挑著“綠水青杉”,一頭挑著“金山銀山”。為了把生態顏值轉化為經濟產值,金湖縣圍繞300公里金湖綠道布產業、建項目、調空間、優功能、興民生。2016年2月,金湖縣被列為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2017年全縣遊客總量超過300萬人次,單單旅遊綜合收入就突破30億元。

金湖銀塗鎮湖濱村,這個昔日“夏天曬脫三層皮、冬天凍爛腳後跟,一日三餐難為繼”的窮漁村,已經不再僅僅依靠打魚為生了,許多漁民辦起了農家樂。周開金就是其中一個,今年僅經營飯店一項就實現年收入20多萬元。在下河口,像周開金這樣轉型開辦農家樂的漁民不下10多家,年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周開金興奮得告訴記者:“全域旅遊讓我們漁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縣裡要在下河口建設一個休閒驛站,到時候我們的腰包會更加鼓起來。”

金湖:生態優先引領高質量發展

除了鼓起了腰包,村民們的文化生活也豐富多彩。施紅巧就是該村廣場舞的領舞者,每天晚上六時許,她們一幫漁婦就聚集在村部門口,自己組織跳起了舞蹈,自娛自樂。金湖翠湖公園,崔大媽一邊扭著秧歌一邊對記者說:“現在生活這麼好,鍛鍊身體最重要,誰還去打麻將!”

水是金湖縣的豐富物產,荷是金湖人的精神食糧。建設富足安樂首善縣,富口袋更要富腦袋,在幫助城鄉居民創業致富的同時,金湖縣始終注重挖掘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豐富群眾文化生活。事實上,從2001年起,他們就連續舉辦了18屆荷花藝術節,持續開展社區藝術周、荷文化系列活動、秧歌號子千人唱、半程馬拉松、環太湖自行車賽等老百姓喜聞樂見、積極參與的文體活動,把向上、向善、向美的精神元素融入到金湖人生活之中,鑄就了金湖人秉荷執著,開放包容、自強不息的品格。金湖縣以生態為基礎、為支撐、為驅動,滿足著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生態優先,強了產業增了活力

初冬時節的陳家圩,空氣中陣陣寒氣襲來,在金湖縣銀塗鎮的光伏電站下,51歲的王壽福正將網箱拖出水面,一隻只小龍蝦也隨之進入船艙。“我這裡的小龍蝦因為是生態養殖,從4月初就開始賣了,基本可以賣到年底。”王壽福說,他從2017年2月就承包了協鑫金湖正輝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的1000畝水面養小龍蝦,一年賺了100多萬元。

金湖:生態優先引領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金湖縣在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過程中走出了一條自己的道路——水上生產綠色能源、水下養殖小龍蝦。該縣充分利用境內水面灘塗資源豐富、水質優良的特點,引進光伏產業,變資源優勢為發展優勢,大力發展漁光互補綠色富民產業,在利用太陽能發電提供綠色能源改善環境的同時,結合當地特色養殖生態小龍蝦等水產品,努力發展“光伏+漁業”運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良好生態是金湖縣經濟發展的最大優勢。事實上,金湖人清醒的地認識到,水好杉好,最根本的是要經濟發展好。在發展壯大產業的實踐中,他們並沒有停留在靠水吃水淺層次。他們還充分發揮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的示範引領作用,集聚創新要素資源、優化“雙創”環境、引導企業產業協作,走集約型發展之路。

據悉,金湖縣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1家,佔淮安全市1/5以上,特別是2017年金湖國家火炬金湖石油機械特色產業基地通過複審、國家火炬金湖儀器儀表特色產業基地成功獲批,成為淮安首家擁有兩塊 “國字號”名片的縣區。截至目前,全縣累計擁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家。

金湖:生態優先引領高質量發展

“栽下梧桐樹,引來金鳳凰”。執著的生態保護,不僅提升了縣域知名度和美譽度,還產生明顯的“吸金”效應。憑藉優美的生態環境,這些年吸引了一批又一批投資者前來,一個個大項目、大企業,經常眷顧金湖,單單今年荷花節期間,金湖縣就簽約億元以上項目50個、總投資達290億元,其中不乏10億元、50億元、甚至超百億元的大項目、好項目。

金湖:生態優先引領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