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個學佛的人來說,最核心的原則是:學佛的心。最重要的前提是:佛陀不是神,而是人。佛陀是一個覺悟圓滿的人,他是我們可以學習效仿的對象。
所以想要學佛的心,想要了解佛到底是什麼樣的思想或者什麼樣的信仰,就需要走進佛陀的世界,追本溯源,看看佛陀是怎麼樣去面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們就可以追尋他的腳步並活學活用,用他的生活原則來指導我們更好地生活。
01
執著,不放棄
成佛前的佛陀原本的生活很幸福,夫妻恩愛,兒子孝順。但他始終有一種憂傷,他總是在思考,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
這在常人看來是無法理解的,因為佛陀是生活在有情有義的氛圍中,要什麼有什麼,他應該很幸福,但是他仍然對生活充滿著困惑,有著淡淡的憂傷。
憂傷,是一種人文情懷,是心靈發出的聲音,它會讓人有痛徹心扉的感覺,也能讓人對這個世界有更為細膩的感悟。
所以,具有濃濃人文情懷的佛陀,在常人看來本應該有著幸福的生活,卻總是懷著憂傷,沒辦法解脫。
特別是佛陀走過四門並看過了眾生的生老病死之後,他在生活當中備受困擾,他總是在想,能否有一種方法使自己不受這些事情的困擾,得到大自在、大解脫?
佛陀在經過日日夜夜的思考和追求無果之後,他聽從了自己心靈的聲音,毅然走上了出家修行的道路,只為追尋令自己煩惱的根源,最終找到了一把可以打開新世界的鑰匙。
對常人來說,出家去修行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因為我們都是凡夫俗子,我們的性格、我們的命運造成了人生的各種漏洞,我們不得不到處尋找修補人生漏洞的方法,所以人的整個一生都是艱難的。
但是,做什麼事情不難?平凡的我們,在平常生活中碰到稍微難點的問題就會放棄。
但佛陀並沒有,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答案,為了能夠活得安心快樂,他放棄了原本幸福美滿的世俗生活,走上出世之路,只是緣於心中的那份追求與執著,正是這種不放棄的精神成就了他的偉大。
02
學會放下
佛陀的修行道路很坎坷,他一開始修行禪定,後來覺得還不夠徹底,因為打坐修行的時候很自在,但是在修行之後卻不能安心,於是他放棄禪定去修行苦行,經常一天只吃一麻一麥,身體素質下降了許多,但他發現苦修也不能解決問題,反而讓自己更加痛苦,又毅然決然地放棄了自己的苦修之行。
佛陀能做到當機立斷,無論是在禪修,還是在苦修,他都能夠做到很自然地放下,能夠對正在做的事業和長久以來形成的行為習慣做到真正的放下。
在我們的人生當中,我們是否也能像佛陀一樣做到自然而然地放下?
是否也能夠對當下的自己做一個決然的了斷?
當你在一種生活方式下生活久了,你是否還能夠做到決然地放下?
人生在世,最愚蠢的事情莫過於堅持了不該堅持的東西。
當你發現你的生活不是你想要的,你生活得很不自在,甚至過得煎熬困苦,那麼你就要懂得放下,不要再固執地堅持而不懂變通。
要學會放下,因為放下是一種大智慧,放下的同時你會有另一番收穫。
所以,當人的心感到累了,就應該讓心停下來去收穫寧靜,當心不再感受到快樂,就應該試著去改變自己人生的方向。
03
不忘初心
佛陀在修行的時候,遇到一個國王,這個國王要把他的國家分佛陀一半,佛陀拒絕了。
如果換作是我們,不要說當國王,就是讓你當個處長,也許都很難拒絕。
當一件不是自己追求的、卻又有相當吸引力的事情擺在面前的時候,我們是否還能夠做到不忘初心?
人要做到不忘初心很難,在面對世間存在的種種誘惑時,需要我們面對自己內心當中苦惱與困惑的召喚,需要尋找解決苦惱與困惑的方法,這需要很高深的修行和道行,
不忘初心是人一輩子都需要做的修行。04
樂於助人
佛教有一個節日叫臘八節,它是為了紀念牧羊女,紀念她當年給佛陀喝了那一碗羊奶,救助了這個成佛的人。
如果沒有當年的那碗羊奶,佛陀可能早已死在了修行的路上,這個世界上可能就沒有了佛。 所以牧羊女的樂於助人的精神是值得佛教徒以及廣大眾生學習的。
樂於助人是我們內心良知的情感反饋,幫助他人也能使自己的內心收穫更多的快樂。
美國哲學家愛默生有句名言:“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了自己。”
這就好比幫別人搬開腳下的絆腳石給自己鋪路一樣,幫了他人也等於幫了自己。
儘管我們給予別人幫助的時候會有所犧牲和失去,但不管是微不足道的犧牲,還是付出了很大代價的失去,我們都是把自己內心對他人的關愛,附著在這份幫助的情感上,我們是以仁愛之心來關愛他人。
對於被幫助的人來說,我們給予他們的幫助,或許就是他們人生當中的一場及時雨;或許因為有了這份幫助,就改變他們一生的人生軌跡;又或許會出現一位像佛陀那樣的人。
·end·
閱讀更多 正心正舉研究院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