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專題】何一心委員提案聚焦行業三大問題

【两会专题】何一心委员提案聚焦行业三大问题

【两会专题】何一心委员提案聚焦行业三大问题
【两会专题】何一心委员提案聚焦行业三大问题【两会专题】何一心委员提案聚焦行业三大问题
【两会专题】何一心委员提案聚焦行业三大问题

何一心

全國政協委員

福建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提案聚焦行業三大核心

生態茶園修復 茶葉深加工 國際話語權

全國政協委員、福建武夷星茶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何一心是連續兩屆的全國政協委員,作為一名進入中國茶行業20年的“老茶人”,何一心精心準備,希望通過委員身份代表茶行業為建言獻策。本次政協會議上,何委員聚焦了目前茶行業存在的三大問題。

在接受茶週刊記者專訪時,何委員說:截止2018年,全國近十年新增茶園面積達130餘萬公頃,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預測,如果各國不適度控制茶園面積,加強茶葉質量安全管控,未來10年世界茶產業將面臨嚴重產大於銷的局面,出口平均單價也將持續下滑。因此這些新增茶園帶來的生態修復工作何時開展?未來十年帶來的產量和產能過剩如何解決?如何更好的發揮這一片茶葉的價值?

【两会专题】何一心委员提案聚焦行业三大问题

我國大部分產茶地都在偏遠山區,自然生態環境較好,因此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對於茶行業不僅僅是底線,更重要的是由行業向二產、三產邁進產業化集群發展的保障,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堅持綠色發展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必然要求,中國茶行業的產業化道路如何更好的協同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運行,同時作為傳統產業如何改造提升,結合行業的實際情況,提出以下三大建議:

持續開展茶園生態修復工作

根據國際茶委會的統計,2009年-2017年世界茶葉種植面積保持穩定增長,2008年種植面積為342萬公頃,到2017年達到489萬公頃,十年間增長43%,其中中國佔了91.8%的面積。這些新增茶園帶來的隱患不僅僅在未來十年間對於整體供大於求的市場,還有更多的是對整個社會生態環境修復的挑戰。

按照即將頒佈實施的《生態茶園建設規程》開展全國茶園生態狀況普查工作,嚴格持續加大生態修復工程的落實和執行,嚴格控制新開墾茶園面積,同時鼓勵各地方制定關於生態普查和修復的政策。

從產業長遠發展角度給予茶葉深加工領域政策傾斜

我國目前茶葉深加工主要集中在原料製造領域,從茶多酚到咖啡鹼,從兒茶素到茶氨酸,提取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但是應用領域都還侷限在茶食品和飲料,即使是在這一方面仍然還有相當大的空間可以挖掘。

【两会专题】何一心委员提案聚焦行业三大问题

拿咖啡鹼舉例來說,分為天然咖啡鹼和合成咖啡鹼,天然咖啡鹼從茶葉和咖啡中提取,但是基本上都是從茶葉中提取。在我國每年用於飲料和食品中的咖啡鹼至少50萬噸,且幾乎都是人工合成,美國FDA規定“飲料和食品中不得加入合成咖啡因”,日本食品衛生法第6條明令“禁止在飲料中加入合成咖啡因”,因此從健康的長遠發展角度,作為世界茶葉第一大國,如果我們在天然咖啡鹼的使用方面加大政策管控力度,會給茶產業帶來更大的市場空間。不僅提升大宗茶的附加值,為茶產業降槓桿去庫存,滿足百姓健康消費的需求,同時在不增加茶園面積的前提下,增加產出季節就可以消耗茶葉原料近千噸,同時還能極大減少合成咖啡鹼帶來的環境汙染。

從國家戰略層面,佈局中國茶葉國際話語權

在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提出:強化創新驅動發展,實施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行動。

茶葉源自中國,但目前茶葉的衍生科技發展主要集中在韓國、日本以及歐美等發達國家,我國茶葉目前的科技應用主要體現在茶葉深加工方面,包括加工提取、速溶原料、濃縮汁等,應用範圍也大都集中在茶飲料和茶食品,如何增強茶葉科技軟實力,插上科技創新的翅膀,更具國際及未來競爭力,如何使茶產業從扶貧戰略向強農戰略轉型?

【两会专题】何一心委员提案聚焦行业三大问题

何委員建議設立中國茶葉國家重點實驗室,發揮我國多茶類的特色優勢,針對不同茶類的特色開展針對性的研究,加大終端消費品的研究和開發,讓茶更好的服務生活。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茶產業的發展已經從一畝三分的農耕小院向著小康邁進。在今後全面深化改革持續推進經濟復興和文化復興的發展進程中,這一片小小樹葉不僅傳承和傳播中國文化載體走向世界,更將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最清香的一張茗片,也終將為強國富民的民族復興產業之一。

出品:中華合作時報·茶週刊

“往期好文”哪一個吸引到你了?點一下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