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縣抗日遊擊隊員——史茂信老人

史茂信,1918年生,山東單縣時樓鎮曹馬集村人。

單縣抗日遊擊隊員——史茂信老人

史茂信老人

史茂信自小家貧,沒有錢去讀書,就跟老人學做錫器手藝活,他與同村共產黨員楊作磊交好,楊作磊比他大三歲,1936年9月在單縣中學讀書時入黨。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中國共產黨率先提出了“抗日救國保家鄉,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不當亡國奴”等口號,抗日統一戰線在全國開展起來了。

1937年11月,楊作磊回到家鄉曹馬集籌辦小學和夜校,發展黨員,建立了中共曹馬支部。12月去張寨參加組建抗日自衛團和中共單縣縣委,當選為縣委委員。1938年7月,日軍由碭山侵犯單縣,縣城陷落。1938年8月,楊作磊在曹馬集組織了只有十幾個人一支單打步槍的抗日自衛隊。

楊作磊搞革命活動的時候,經常遭到日偽漢奸的抓捕,好幾次半夜跑到史茂信家中躲避。史茂信深受楊作磊的影響,參加了自衛隊。1938年史茂信和村長、農委員、農會長等五個人一塊入了黨,在縣城山西會館開了三天會。楊作磊帶領自衛隊和縣大隊一起去碭定路扒鐵道,打游擊。

八路軍打金縣時候,史茂信帶了十八副民工擔架隊。1946年又帶民工推小車送小米,支援大部隊南下。

革命戰爭年代,黨員身份不能外露,許多暴露身份的黨員被殺害了,為了不連累親人,史茂信連家裡人也沒告訴。直到解放多年後,兒子翻出了史茂信的入黨申請書,證實了他解放前為黨做過工作的。

史茂信年輕時到處遊鄉串街做錫活,他善於與人打交道,為人仗義,講誠信。他經常把辛苦賺來的錢借給朋友,從不張嘴去要。他步行去金縣買錫,早起去傍晚歸,一百多里地,一天一個來回。他的大腳板走遍了周邊的豐縣、魚臺、碭山等地,對於單縣老縣城記憶深刻,四個城門,都有城門樓,很氣派。哪條街、哪條衚衕、哪家大戶,他都一清二楚。

解放後,史茂信一直在集市上做商販,曾在徐寨鎮趕集免費給人補鍋。一開始做錫活,錫活不行了就改賣棉花賣布。

現在史茂信老人年滿百歲,是周邊村莊最長壽的人。他頭腦清楚,只是耳朵有點聾,身體還算健康,平時還能喝點小酒,對於人和事看得很透徹,從不願麻煩人。他說,這麼大歲數的老人幾乎沒有了,平時沒有人和他說說話,別人和打招呼他就說一句,沒人理他也不去煩人,年輕人都有事兒,不能給別人添亂。

附:楊作磊烈士資料

https://baike.baidu.com/item/楊作磊/209620?fr=aladd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