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陸新劇十年最少 八成炮灰劇該誰埋單?

2018大陸新劇十年最少 八成炮灰劇該誰埋單?

吳秀波(右)在電視劇《軍師聯盟》中飾司馬懿海報

最近,官方主辦的上海電視劇製播年會透露,大陸兩年來新劇上市數量不斷減少,2018年為10年來最低。數據還顯示,收視率不足0.5%的“炮灰劇”,在2018年新劇中的比例大幅上升,超過八成。

對此,與會人員反思現狀時表示,雖然造成頹勢的原因頗多,但關鍵在於劇本創作。

去年大陸炮灰劇比例最高

上海電視劇製播年會5日舉行,數據科學家在會上報告,大陸最近兩年新劇上市數量不斷減少,2017年有241部,2018年僅有194部,為10年來最低,相比2012年的391部,減少了近200部。而收視率不足0.5%的“炮灰劇”,在2018年新劇中的比例大幅上升,達到了82%。

與新劇數量減少相輔相承的是,電視劇的集數也在下降。報告稱,2018年通過廣電總局審批的電視劇平均集數是42集,比2017年減少了一集,比2016年更是減少了三集。

有人坦言,前幾年,挖礦的、做食品的、修路的等等,太多熱錢湧向影視行業,肯定會帶來狂熱和浮躁。而2018年,受經濟等多重因素影響,演藝圈資本退潮,大投資集體缺失。

另有人則回顧2018年,發現劇集內容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同一個套路,同一個坑,相似的槽點,相似的雷。古裝劇跌進了宮鬥權謀的坑,玄幻劇跌進了升級打怪的坑,創業題材劇跌進了狗血言情的坑,懷舊題材劇跌進了販賣情懷的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