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西滴道百姓生活抓拍,雞蛋餅店、水庫、串店、街頭巷尾的家鄉人


披著棉衣的四輪子,和看貨的大娘,她問我:“這老破玩意有啥拍的呀?”我說,這大傢伙很難看見了,何況還穿著棉襖。

滴道回遷房樓角處每天曬太陽的老頭兒,這個街角向陽、背風,每天天剛矇矇亮,就開始聚集老大爺,這些老人沿襲了住平房時聚堆兒嘮嗑的習慣,住樓房在家待著憋得慌,每天定時定點來這兒集結。

街上叼著菸捲的大娘,走路直帶風,酷酷的樣子沒有半點難為情,這也是東北一街景,確實和南方比,這裡抽菸的女人和老太太概率更高。

郵政儲蓄大廳裡的一位年輕媽媽和孩子,在這座老煤礦,平日街上流動的最多的是50開外的中老年人,年輕面孔比較少見。家裡工作機會少,年輕力壯的大多數都出去餬口找出路,只有年節時回家探親。

人頭攢動的冷麵館子,這些人站在櫃檯後,指點著服務員抓“辣菜”,一種專門配冷麵吃的涼拌菜,是雞西特色美食的一種,深受各路饕客流連,很多人專門開車或坐車趕來雞西,只為一碗冷麵、幾盤辣菜。

儲蓄所裡等待開老保工資的一位大爺,在冬季街頭,戴這樣毛線帽最為實用,滿大街的小店裡都有賣,大概8--15塊錢一頂,黑、灰、藍耐髒色兒居多。

街頭上的理髮店,這裡的理髮店自動分化成兩個陣營,一種只為老年人剃頭、剃鬚,收費標準是6-8塊錢;一種為年輕人剪髮、造型,剪頭髮10-15塊,當地的消費水平由此可見一斑。

和家人們去大同水庫,小時候常來這兒玩,夏天跟大人一起釣魚,冬天帶著冰嘎和簡易雪橇來這兒打爬犁、抽冰嘎、出溜滑……

碩大的冰面在太陽的映照下強烈反光,晃得人睜不開眼,我在想,家鄉這麼多好玩兒的旅遊資源,真是大大浪費了,只因為煤炭經濟不景氣,把人打擊得一蹶不振,喪失了經營其它行業的信心和動力,大多數行業都苟延殘喘。

傍晚的街景和行人,兩位穿著貂兒的女士步履匆匆,在家鄉街頭,黑色帶帽子的半長和短款貂皮最多,無論男女都喜歡穿,聽說這衣服防風、保暖,現在成了外出工作服,放眼街上,每回都能看見穿貂的人。

雞蛋餅小店裡等餅的客人,巴掌大的小店裡,排隊能排六七個人,這也充分說明當地人對雞蛋餅的熱情了,在我心裡,雞蛋餅緊隨冷麵、刀削麵其後,算我們雞西美食的第三名,沒啥問題。

午夜11點左右的一家小麵館裡,就著串兒和麵喝小酒的人們,家鄉飯店有一點不好:不禁菸,加上烤串的煙氣,有時候吃一頓串出來,渾身的煙味兒兩天散不去。以上就是生活場景隨手抓拍,雖然不專業,但這就是家鄉在我眼中的樣子,縱有千萬落寞、不堪,我依然深愛它,希望它未來的一天又重新活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