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棄教經商的專家——杜猛

一個棄教經商的專家——杜猛

(記者 王維)——他是一位社會學者、一流的投資人、地道的房地產商、知名獨立經濟學家,憑良知與遠見卓識,被譽為“市場發現者”、“風險狙擊手”,精確打擊強人。

誰無暴風勁雨時,

守得雲開見月明。

花開復見卻飄零,

殘憾莫使今生留。

——施耐庵這首詩,講透了一個道理: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

個人如此,企業亦然;社會如此,國家亦然!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規模總量持續做大,在催生諸多新興行業、給眾多個人與企業家帶來機會的同時,也給許多行業與個人帶來巨大風險,令不少企業家與投資者遭遇巨大損失……

在信息技術日新月異、貿易戰紛爭不已的當下,發現市場與機會,狙擊風險與損失,成為每個人的頭等大事!但在“特色市場經濟”中,這何其難?!沒有良知與獨立思維,你即使學富五斗也可能只是一個應聲蟲;空有一腔熱血與壯志,而不孜孜以求,缺乏遠見卓識,你也容易一葉障目……

而他,地毯式轟炸也嚇不住的人,“狼來時”敢與狼共舞般的冷靜與果斷,如果算上資本市場戰績和房地產市場業績,他是一個站在“白骨”累累的叢林中可以守住一個陣地的戰士。

財經“怪才”與狼共舞

曾經九十年代,他是高校最年輕的副教授,因為過去的低調和雙重身份的原因,沒有多少人知道他的留學經歷是Ph·D,在歐美名校做過訪問學者。早在2000年前,他就著有《貨幣學》和《房地產投資概論》,可謂資深經濟學人。

他精通十多個國家證券市場的“遊戲規則”及其套利工具,場內實操表現非凡,被業內人士戲稱為四大“財經怪才”,因《鬼城論》被瑞士國家廣播電臺等媒體冠以“鬼城博士”綽號。同時,他掌管著中企資本聯盟CECU大型鬆散、跨國界、獨特性“資管平臺”和中華博士會(香港)有限公司即“高端智庫”,單是企業家與博士學位獲得者就達到1·5萬人之多 。

在“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理念下,他聯合亞洲學界和實戰“高手”,發起成立了“50人獨立經濟學家論壇”,打造出一個開放式學術交流公司化運作機制平臺。以“龍象之爭”課題為主線,爭取到了亞洲多家銀行的支持,形成了多元文化學術交流與合作創新模式。

一個棄教經商的專家——杜猛

深水炸彈的無聲與威力

他具有“深水炸彈”般的特質,很少有人知道他“棄教經商”後擔任過北大校企董事長、華融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北大方正顧問、紐交所上市集團公司執行總裁,熟悉德指、日經指數、恆生指數、倫敦旗艦指數、道瓊斯指數、法國CAC 40股票指數,對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等讓人眼花繚亂的國際資本市場運行規則與操作規程,有著舉一反三的能力。

素有“鬼城博士”綽號

因《鬼城論》一文被瑞士國家廣播電臺等媒體冠以“鬼城博士”綽號。

他的起點為軍企,曾擔任過999集團的高管、央企萬億規模的證券“操盤手”、“湧金系”最早謀劃發起第一內高參。也許是他出道太早的緣故,沒有多少人知道他是“闖海人”,有著海南情結,並在海口購買央企華能海口公司的土地投資開發“南國印象”。《財智》和《地產互動》相繼專訪他,一個視他為“資本市場的潛水兵”,另外一個則直言“深水蛟龍杜猛”,十八年前的他可見一斑。他曾經是京津滬多個知名樓盤的“操盤手”,大型混改國企總裁,2007年北京市最大的一級土地開發項目、44平方米公里的“馬坊新區”總經理………

瞭解他的人,都知道他具有“施瓦辛格終結者”般的堅強毅志。他有一裸到底的坦誠、一劍封喉的專業技能、中國還有一句話叫"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你要跳出一個事物,觀察一個團隊,看一個人才,可以看得遠看的準。固然,古人說有堅忍不拔之志才有堅忍不拔之力。也有人說杜猛是“股市殺手、地產鬥士、基金玩家”……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更確切地說,杜猛不被人知的是一個“指數提供商”……他善於用被動基金管理人的操作策略,無需挑選股票,無需決定何時買進或賣出股票,只需按事先設計好的計算機程序交易,而計算機程序則根據指數變化設計並進行資源優化配置和個性化定製套利空間服務。

“蒼穹之上,每顆不甘平凡的星座,都在專注加勤奮中一步步成長,從不彷徨……”,也許在他身上體現了哪句話:“如果你愛一個人,把他送到華爾街,因為那裡是天堂;如果你恨一個人,把他送到華爾街,因為那裡是地獄,如果他離開華爾街,有能力對付行走在地平線上的那一匹資本之狼”。應該說他比理論型的經濟學家有實戰經驗,比實戰派有理論研究能力,我們無法界定一個標準,他與眾不同,看問題一針見血。

摘自《中企資本週刊》雜誌專訪人物,總編輯:何紅。人物背景介紹,杜猛,ph·D,副教授,社會學者,哥本哈根學派成員課題組成員,“龍象之爭”課題組成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