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賺多少錢,你才敢炒掉老闆?

要賺多少錢,你才敢炒掉老闆?

文字 | 小丫

來源 | 小丫投資筆記


01

聽了一場行業前輩的分享會。

這位前輩連續寫作了十多年,並在省城報社上了7年的夜班,跑過無數次前線報道。十多年的踏實寫作,讓他積累了非常豐富的寫作經驗和素養。而這些經驗和素養,為他迎來了人生重要的拐點,開啟了一段全新的歷程:他在一天之內辦完了離職手續,正式轉型新媒體創業。現在的他,再也不用上夜班,也不用因為一個突發事件就被召回報社寫稿或出門跑採訪。每天看書,寫作,陪孩子長大,稿件在行業中被爭相轉發、轉載,個人品牌價值也不斷凸顯......

這幾年,小丫聽了蠻多行業前輩的分享,也參加了一些同行交流會,但這場分享會,讓小丫覺得沒有任何前輩式的驕傲流露,更像是聽了一段過來人的故事,箇中笑與淚,講故事的人最有體會。聽故事的人,在獲得寶貴經驗的同時,也有著對持續寫作者和奮鬥者的肅然起敬。

即便終於“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但這位前輩給我們分享的經驗依然是——“踏實做事,不混日子”。

小丫知道,在名利追逐愈發凸顯的時代,很多人越來越不甘平庸。

每天有大量的普通人被“階層固化”的呼聲喊得心驚膽戰;

“學區房”和日益上漲的房價也讓無數人焦慮失眠;

網絡上、電視中,一夜爆紅的網紅、明星不計其數,隨便直播一場拿到的打賞就夠普通人過幾年;

連00後創業者都開始吐槽成年人“我在拿百萬投資,你還在打王者榮耀!”

......

跟不上時代的80後們,焦慮得快連保溫杯都拿不穩了。

那些踏實做事的普通工作者,在高房價和丈母孃面前,也彷彿成了被時代默默拋棄的一群人,普通且平庸。

但在小丫看來,踏實工作並朝著正確的方向不停自我增值、進化,依然是多數普通人改變自身命運的最簡單方法。

有多少別人眼中“普通”和“平庸”的人,耐心的做著專業積累,自律的要求自己過好每一天。足夠多的正向積累,終有一天會在人生重要的那個拐點出現之時,助你牢牢抓住機會,往前躍遷一個層級。

02

前段時間,小丫看到網上有人調侃“財務自由的15個層級”,比如珍珠奶茶自由、沙縣小吃自由、網絡會員自由、口紅自由、包包自由等等,你現在到了哪個層級呢?

越來越多的人憧憬“財務自由”,也有很多人鼓吹”投資賺錢“,早日實現財務自由。讓小丫好奇的是,有沒有人認真的想過:

  • 財務自由意味著什麼?
  • 要怎麼樣做,才有可能實現財務自由?


膚淺的理解“財務自由”,就是可以不用那麼辛苦的去工作。

知名的華裔女演員劉玉玲有個非常酷的“F*ck you money”理論:

我從我爸爸那兒學到了一件事就是,什麼事都可以可算作一門生意。所以我工作後一直很努力的攢錢,這筆錢叫做“f*ck you money”。這樣,當你老闆要解僱你,或是讓你去做不願意的事情時,你就可以很有底氣的甩他一臉:

“f*ck you!!”(姐有錢,去你媽的!)


要賺多少錢,你才敢炒掉老闆?



要賺多少錢,你才敢炒掉老闆?



要賺多少錢,你才敢炒掉老闆?


不用為他人的目光而活,拒絕自己不喜歡的工作,甚至可以不用為“金錢脅迫”而去做某些違背自己心意的事,港真,擁有這樣一筆“f*ck you money”,想想就很爽!

但問題是,那些內心喊了一百遍“老孃不幹了”的人,真的有足夠底氣過好接下來沒有工作收入的生活嗎?你的“f*ck you money”攢夠了嗎?

以前小丫還好奇過:那些大企業家和明星,在我們眼中已經是純粹的“財務自由”群體了,更不需要“f*ck you”,為什麼不趁年輕就退休去好好享受生活呢?何必還要這麼拼死拼活。

比如90歲高齡的香港首富李嘉誠,他已經工作了70多年,近期才宣佈要在5月份退休;

而即將滿“88歲”的股神巴菲特,依然活躍在投資市場中;

75歲高齡才出獄的知名中國企業家褚時健,以過往的威望也不至於晚年難度,但他還是重新創業,上山種樹,做成了響亮的“褚橙”,如今已經90歲高齡的他說:現在的年輕人太心急了,我80多歲還在摸爬滾打。

財務自由,不單是擁有可以痛快喊出“老孃不幹了”的“f*ck you money”,還是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擁抱生活,將自己的人生經營出萬種可能,每一種可能,都讓你不覺得虛度年華,讓你充滿自我實現的滿足感。

即便,你已經八九十歲。

03

去年有兩個網絡流行詞,叫做“隱形貧困人口”和“睡後收入”。

要賺多少錢,你才敢炒掉老闆?


港真,我們多數人連“隱形貧困人口”都算不上,是真的窮...

至於“睡後收入”,其實就是投資當中經常被提起的“被動收入”:即便你不做事,躺著依然有錢賺。

要怎樣增加“睡後收入”,我們才有可能告別“隱形貧困”:既解決吃喝問題,又讓家人看得起病,節假日也能旅個小遊,為了孩子買得起學區房...

光靠投資就可以麼?

雖然小丫的號叫投資筆記,但小丫真的不認為“投資絕對能實現財務自由”。昨天小丫有說到:

自己的號取名“投資筆記”,不限於只記錄狹隘的“投資賺錢”這一部分心得,還包括了廣義的“投資賺錢”,比如商業投資、知識投資、健康投資、技能投機、人脈投資等等。

這裡的每一樣正向積累,才是讓我們更接近“財務自由”的基本渠道,沒有捷徑可走,除非你的運氣足夠強,中了彩票,或繼承一大筆財富。

之前也有人質疑過小丫:

如果你的投資能力這麼牛b,為什麼你還要這麼辛苦的工作賺錢?

因為我的本金不夠。

1萬的本金,即便年化收益率高達20%,一年的絕對收益也只有2000。但如果你有100萬的本金,一年的絕對收益就有20萬了,對許多普通人來說,已經超過了工作收入,可以睡著賺錢。但我們多數人的年化收益率,很難穩定在10%以上的水準,所以,我們要提高投資回報率,更要積累足夠多的本金。

“踏實做事,不混日子”,去做能力方面的正向積累,去完成自我增值,是普通人獲得持續收入並積累本金的重要方式,甚至可以助你迎來人生拐點。

當你的工作能力提升了,“睡後收入”的來源也會自然而然增加。比如開頭小丫提到的這位前輩,之前是單純依靠工作賺錢,現在有了自己的個人品牌,不但有了廣告收入,還有課程收入、版稅收入,有些品牌力非常強的作者,甚至還有各種代言收入、股權收入等等,而且這些,只要做好前期的積累和輸出,在比較長的時間裡,就能形成“被動收入”。

總結來說,小丫覺得普通人(沒背景,沒繼承財產,沒中彩票...)要想接近財務自由,可以這麼做:

踏實做事,不混日子——工作增加本金——投資增加收益——f*ck you money/人生拐點——老孃(子)不幹了——自我實現......

一層一層的擁有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意味著你在一層一層的實現不同階段的“財務自由”,從沙縣小吃自由,逐步過渡到“f*ck you money”自由......

想和老闆喊“老孃不幹了”?

先確保你有實力賺一筆“f*ck you money”!

工作以後,你經歷了多少“f*ck you”的委屈時刻?你做了哪些努力和改變來賺取這筆 f*ck you money ?什麼時候,你才敢在面對委屈和不願做的事時衝老闆喊:老孃(子)不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