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了!会计和企业都要注意了,这五种社保缴纳方式将被严查!

7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明确自2019年1月1日起社会保险费有税务部门统一征收。

明确了!会计和企业都要注意了,这五种社保缴纳方式将被严查!

8月20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在北京联合召开社会保险费和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

明确了!会计和企业都要注意了,这五种社保缴纳方式将被严查!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

今年12月10日前要完成社会保险费和第一批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交接工作;自2019年1月1日起由税务部门统一征收各项社会保险费和先行划转的非税收入;要求各级税务部门要把按期圆满完成改革任务作为检验新税务机构战斗力的“试金石”;紧紧依靠各级政府的组织领导,紧紧依靠各相关部门的支持协作,尽职担当,主动作为,协力抓好划转交接、制度建设、信息系统搭建、征管服务改进等一系列工作;确保工作衔接到位、系统支撑到位、信息共享到位、规范运行到位;确保服务标准、服务水平、服务质量只升不降,以不断优化的缴费服务,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会议过后,各地市纷纷开始实施社保归属税务的转交工作,并于12月10日完成转交工作。为确保社保平稳有序的转移到税务,各地市都在履行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关于社保费征管职责划转工作部署,发出公告。

11月27日,成都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发布《关于2018年12月缴纳社保费相关事宜的通告》中指出全市通过银行代扣缴纳社保费的参保单位,个人参保人员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应在12月10日前存入足够资金确保代扣成功。

明确了!会计和企业都要注意了,这五种社保缴纳方式将被严查!

12月6日,眉山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发布《关于调整2018年社会保险经办有关工作的通告》中指出全市参保单位2018年12月的社会保险申报截止调整时间为12月10日17:00。

明确了!会计和企业都要注意了,这五种社保缴纳方式将被严查!

......

以上,社保入税的日子已经开始倒计时了,2019年,企业应该如何度过?

明确了!会计和企业都要注意了,这五种社保缴纳方式将被严查!

在面对社保入税这个新闻的时候,很多企业开始想方设法的对社保进行“纳税筹划”,但是小豆社保在这里郑重的提醒各位财务同仁们,这五种筹划是不可取的。

以下方式财务需注意:

第一种方式:收入不入账有的会计人员会将员工的工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公司账户发放,另一部分通过收入不入账的私人账户来支付。

却不知,对于收入不入账的频繁交易的私人账户早就被纳入大数据监控了。

第二种方式:虚开虚抵发票这种方式也是将员工的工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公司账户发放,另一部分让员工找各种发票来抵工资,甚至有些公司明示或者帮助员工买发票来抵工资,以减少个税和社保。

其实这些虚开虚抵发票,还有一些费用异常的变动都已进入税务局的监视之中。

第三种方式:工资+劳务费会计人员将员工的工资分为工资与劳务费,一部分走公司账户发放给员工,另一部分让员工到税务局虚开劳务费发票,以此来减少个税和社保。

但是对于同一家公司的同一个员工,劳务关系和劳动关系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

第四种方法:职工生活困难补助这种方式也是将员工的工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通过公司账户发放,另一部分当做不交社保的职工生活困难补助。

但是这种的方式只有符合规定的临时性生活困难补助才能在算社会保险费缴费基数时排除。

第五种方式:临时员工会计人员将本该是公司正式员工归属于临时员工,不需要缴纳社保,直接做了临时员工的工资支付。

需要注意,所有用人单位和职工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各类职工在用人单位享有的权利是平等的,用人单位依旧需要为其建立各种社会保险,使其享受有关的福利待遇。

以下企业在缴纳社保需要注意:

第一点:长期按照最低社保基数申报的公司,个税和社保的申报基数税差异过大,补缴的可能性很大。

第二点:劳务派遣、物业安保、建筑劳工等用工多的企业,员工的工资表信息、个人所得税信息、社保申报信息,企业所得税申报信息,全部由一个部门审核,应缴未缴的行为更容易被曝光。

第三点:拒缴社保费的企业,只要申报了个税基数,税务局就会按照税种的申报严格管理,延期或者不申报都会大大影响你的信用,甚至限制开票。

第四点:不规范缴纳社保的企业,应该尽快合规,提早自查以降低企业风险。

最后,小豆社保给法人和会计的2点提醒:

1、在社保入税的大环境下以及目前税收严管的时代,作为企业主和财务人员,只有做到依法纳税、合规经营,才可以长久安全地经营下去并立于不败之地。

2、提醒各位会计人员,切记不要造假、切记不要违背业务真实的面目,必须要合理合法运用政策,通过改变传统用工方式、结合优化员工薪酬体系等方面入手,从而达到既降低税负费率、又降低财税风险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