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老遠一聽,就知道您就是北京人!

打老远一听,就知道您就是北京人!

打老远一听,就知道您就是北京人!

北京人跟人說話就好說個“您”或者“怹”,見人問好是吃了嗎您,說起別人是怹怎麼怎麼樣。

究其原因,北京人自己也說不清楚,都覺得從小就是這麼被教育的。

看似不經意的兩個字,寫著容易,常說起來卻不易,這背後反映出的是北京人自己那一套不成文的“規定”。

是不是北京人也就全看了:

北京人的京味兒

打老远一听,就知道您就是北京人!

來過北京的人都會注意到一點,就是北京濃厚的文化積澱和獨特的人文環境,這是這個城市獨有的的特點,正是這些特點的長期積累和不斷演化構成了北京的京味兒文化。

所以說您要是想成為一個地道的北京人或者深刻理解這種京味兒文化,不說從小長在這裡,至少也是打小兒就搬到這裡,浸泡在這種文化中。沒事兒溜得是衚衕,經常下的是北京館子,平常多接觸些大爺大媽聽他們給你講一些北京的故事,慢慢的您就能理解所謂的京味兒了。

北京人的京片子

打老远一听,就知道您就是北京人!

北京人的京片子,一個是北京話的兒化音,捲舌音,另一個就是北京豐富的詞彙造就的北京人的貧和損。

都說初來北京的人最怕坐公交,別的地方報站聽不清聽不全,看看車上的站牌兒,也能知個所以然。

可北京不一樣,北京人絕大多數都認為自己天生說的就是“標準普通話”,有一條公交線路上有三個站:竹園、菊園、植物園,北京的售票員報出來都差不多是“竹園兒到啦”。

打老远一听,就知道您就是北京人!

去年年底我跟駕校學車,趕上教開車的師傅是個老北京,這輩子光跟學員打招呼了,我這人平時性子慢,結果因為這沒少捱罵。教了一遍倒車入庫,他就坐那歇著了,我腳踩著離合,不敢松,師傅過了一會兒來了句:你這開車忒肉了,磨洋工呢,半天還沒到地兒。這要都跟你似的,這大馬路還不全抓瞎了。我扭頭衝師傅一樂:得嘞,您說什麼是什麼,擎好吧您。

北京人的熱心腸

打老远一听,就知道您就是北京人!

北京人說話嘴損,愛挖苦人是實話。

可北京人同樣也是個熱心腸。這不前兩天的事兒。

我:王哥,您說這都哪兒跟哪兒啊?


王:怎麼了,別瞎詐乎?什麼事兒跟我說說,我給你參謀參謀。


我:我一外地朋友惦記跟北京開一飯館,做點買賣,讓我給他盤盤道兒,看看跟哪兒開合適,介紹點熟人,我哪兒懂啊。


王:那有什麼難得,兄弟,這不該著,我以前認識一朋友,就是做這個的,現在整天價想把店盤出去,你別心急,我這就給你問問。


我:那我真是阿彌陀佛了,這還是我一特好的朋友,全指著我了,幫不上忙,可崴泥了。


王:得嘞,這麼著,你也甭跟這兒瞎操心,乾脆明兒我約上他,你叫上你那朋友,咱幾個聚一塊,讓他們聊聊不就得了。


我:嘿!那可是真是幫我大忙了,回頭哪天得空我請搓一頓表示一下,想吃什麼您挑地兒。

打老远一听,就知道您就是北京人!

您看完了,以為這王哥是我一哥們,哥們幫哥們多正常?

告兒您,壓根不是!這就是我們家門口一個彩票站的站長,我老去他那買彩票混個臉熟,趕上他那閒著就聊上兩句,還幫了我一忙。

北京人的勁兒

打老远一听,就知道您就是北京人!

北京人的勁兒,大多體現在說話上,來勁兒的時候,音兒都是往上橫著走的。

而北京人還有那麼一股子勁兒,說不清道不明,可是就是讓人喜歡。

辦事兒得有禮兒有面兒,這似乎已經是北京人血液裡流淌的基因。有人笑話北京人,死要面子活受罪。其實,要面子並不是壞事兒。如果一個人連面子都不要了,那麼,他是不是就不懂人活著的尊嚴了?想要面子,才會去努力奮鬥,爭取讓自己真有面子。當一個人不要面子了,那他還可以“救藥”嗎?

北京人愛說這樣的一句話:甭管怎麼著,咱大面兒上得說得過去。這種“說得過去”,一方面要維護自己的面子;另一方面,也要給對方留面子。所以說,有裡有面兒說起來簡單,其實,這裡頭卻大有深沉,即有很深的內涵。

北京人對於老字號執著,有一種發自內心的喜愛和信任。同樣是買餑餑點心,您看看稻香村門口排隊的人;同樣是醬肉,您看看每年立秋天福號肘子的銷量!其實咱北京人追求的不是那一味的“老”,而是那份百年不變的品質和嚴謹!同仁堂那副對聯怎麼說來的,“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沒錯,這才是北京人真正看重的!

打老远一听,就知道您就是北京人!

北京人對於吃只能用一個詞形容,就是:“講究”!我這麼一說,您可別以為得是什麼“猴頭燕窩鯊魚翅”,那是奢侈而不是講究。講究,是把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吃食,吃出自己的品味,自己的文化,自己的規矩!就拿一個夏天最常見的炸醬麵來說吧,選六必居的黃醬還是天源的?甜麵醬呢?兩個比例怎麼調配?是用豬肉還是羊肉?切肉丁還是肉末?菜碼都做些什麼?恐怕看到這裡老北京人心裡已經有了自己的選擇,這就是北京人對吃上的講究!不用山珍海味,要的是對每個細節的極致追求!

所以說,“將就”和“講究”那真是差太多了。

北京人的範兒

打老远一听,就知道您就是北京人!

再說說北京人身上不能少的“範兒”,這北京人身上的“範兒”是個什麼標準?

怎麼說呢?沒標準,全憑感覺。把自身的“勁兒”昇華了,估計就成這“範兒”。說實話在北京不分男女,都有一種“爺範兒”。

這“範兒”包含著“禮兒”,您別以為懂禮貌就能“起範兒”,這裡面學問可大了,除了禮貌,還識大體、本性豁達,全都看得開,就算一大姑娘,行事說話都讓人覺得不矯情,不扭扭捏捏。

也從不認為誰錢多,就羨慕誰,因為北京有錢人見得多了,從不認為你有勢力,就哈著腰奉承誰,老北京家院兒裡擺上小桌,炒上一碟小菜兒,抓一把花生米,一手搖著碩大的芭蕉葉的蒲扇,一手端著二鍋頭抿上一口,那份悠閒自得的“範兒”,就算搬到高樓裡,住到六環外,也絕不是混跡在爾虞我詐的官場上或高檔會所裡能看到的,甭管您是不是老北京人,被不被認同,這些可都不是您社會地位和金錢所決定的,那您說我在北京呆了一輩子了,還是沒有北京爺的“範兒”?

打老远一听,就知道您就是北京人!

為什麼?北京有特有的文化積澱,用現在的話說那叫做底蘊!!體會了解不夠的,就還是差那麼一點兒。

這範兒也是包含著“講究”,過去,衚衕裡的孩子,不論是拍“洋畫兒”的,還是玩“官軍捉老賊”的,也都要遵守一定的規矩。

成年了更是做事兒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當面羅對面鼓,掄急了翻車!這可不是“混不吝”的範兒。因為姆們絕不給您挖坑下套兒,寧可自己外面吃點虧,認“慫”的範兒只要能讓哥們兒、朋友舒心,也值!!

打老远一听,就知道您就是北京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