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從 iPad Pro 的逐代更新中,我們不難窺見蘋果公司想要將其升級為強大生產力工具的規劃,而在產品體驗上,我們也確實能感受到,現如今的 iPad Pro 除了娛樂性方面的極致之外,正在變得更加專業而具有生產力。

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不能否認,iPad Pro 在硬件上的性能已經是巔峰的狀態,而更不能否認的是,軟件適配情況的糟糕,讓它在迭代這麼多年後,在很多人眼裡依舊僅僅只是一款放大版的 iPhone,讓我真正好奇的是,在日常的學習或者工作中,它究竟能夠發揮出多大的作用?它能夠作為一個獨立且完善的生產力工具,從而替代筆記本嗎?或者說,它具有這樣的潛力嗎?

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我用一週的時間做了一個實驗,這一趟差旅,我放下了 MacBook Pro,拿起了 iPad Pro,同時配備了自帶的鍵盤式智能雙面夾以及 Apple Pencil,當然,還有我自己。

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出行的核心訴求:輕

作為空中飛人,我對出行的需求只有一個:輕,這一點來說。iPad Pro 倒是滿足這個需求,而生產力層面的訴求,無非文檔編輯、通訊工具,想必也是廣大筆記本使用者們的必要非充分需求,因為你一旦外出了,就自然不會有特別繁重的專業工具型需求,帶一臺電腦確實足夠讓我安心,它的功能也許非常全面,但我實際使用的遠遠不到十分之一。基於對這些訴求的考慮,我在 iPad Pro 的 App Store 中下載了幾款相關的應用軟件,其中包括 WPS、釘釘、以及 GoodNotes 5。

做好準備工作,將筆記本遺棄在家,將 iPad Pro 塞進隨身包,我就這樣踏上了出差之旅。這趟旅途,iPad Pro帶來的是輕便還是艱難呢?下面跟大家聊聊我的實驗結果。


iPad Pro能勝任的,更多是輕量辦公需求

首先是文檔編輯,這是負擔了大量媒體編輯工作的我,最剛需的生產力。如上所述,外設上,我使用的蘋果原廠的鍵盤式智能雙面夾+Apple Pencil,而軟件上,我則選擇了WPS,為什麼不是 office 辦公三件套呢?因為二者相比,WPS在平板端更具優勢。第一,WPS 不像 office 那樣需要支付高額的下載費用,它是免費的;第二,WPS 對於 iPad 的適配更恰當,讓人更有如魚得水的使用感。

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就我個人的使用感受而言,WPS 上的“文字文檔”對於我們這種文字工作者們來說是基本可以做到取代電腦的,無論是字體字號大小的改變、字體顏色以及字形的改變,還是插入圖片格式的改變以及整體文檔排版的改變,運行了 WPS 的 iPad Pro 通通都能輕鬆應付,但也僅僅只到了應付的地步,外出情況下還需要使用 WPS 辦公,那無疑證明這篇稿件有很高的重要性,若非如此也無需在路上加班加點。

而 iPad Pro 雖然讓我能夠輕鬆應付圖文稿件,但在後續的排版整理中卻讓我有些盡心盡力。對比筆記本稍有不足的是,iPad 上通過點戳屏幕來改變光標位置的方式讓使用者有著很強的割裂感,完全沒有在電腦上使用鼠標或是觸控版那樣的暢快感。

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而相較於“文字文檔” ,WPS 中的“演示文檔”和“表格文檔”在平板上的實用性就弱了一些,應對相關文檔的打開、展示甚至是文件內容的補足,它們綽綽有餘,但是用來新建一份完整的文檔就顯得有些捉襟見肘了,尤其是需要繁複操作的“演示文檔”。

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雖然在使用過程中能夠雙後臺,但在實際的體驗過程中

iPad Pro 的雙後臺給我的感覺更像是兩部手機或是兩部 iPad ,兩個應用之間沒有任何關聯,只能展示兩個畫面,比如需要將照片拉入 WPS 中這樣的簡單操作根本做不了,勝任的了圖文,但操作無疑更加繁瑣,相比筆記本那樣的多窗口互動操作,需要改進的還有很多。作為我而言,想要多任務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能夠查閱兩個窗口,更多的還有他們之間的簡便操作。


移動社交的滿足,適配後的APP與PC無異


接著是社交。對於已經踏上工作崗位的我們而言,社交軟件除了用來交流感情之外,更多的是服務商務協作,理所當然地就成為了我們不可或缺的生產力。個人日常使用最頻繁的商務協作工具就是上文提到的“釘釘”。

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釘釘”在 iPad 上的表現可以用“不俗”兩個字概括了。“釘釘”的製作團隊在很久之前就意識到了 iPad 將是未來移動辦公、商務領域的最重要平臺之一,所以,一直在 iPad 的適配上做的很用心,而不是簡單的將 iPhone 端放大。

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針對 iPad 大屏的特性,iPad Pro 上的“釘釘”實現了同電腦相同的左右分欄

,方便同時與不同聯繫人之間進行溝通,觀感和使用感來說,都做到了與筆記本相當,聯繫人下方的工具欄的使用感受更優於電腦,不會跳出窗口,均可以在左分欄內查閱各種信息,更加簡便

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利用最新iOS上的系統特性,“釘釘”還實現了“拖放”、“多任務處理”等功能

舉個實際的例子,當我收到一封同事發來的郵件,裡面有一個文檔附件有些小問題需要修改,我會同時把 WPS 開啟分屏,做好修改後,直接把文件拖拽到左側屏幕的郵件附件,點擊發送,一氣呵成。

所以,善用 iPad Pro 上分屏功能,結合 WPS,iPad Pro 上的“釘釘”也能做到像筆記本電腦那樣,AB 屏幕同時辦公,通過下方的菜單欄來還可以切換不同的頁面,處理多個不同的單獨任務。因此在商務社交這塊,iPad Pro 的生產力還是值得被評為優異的。


沒有鍵盤和筆的iPad Pro 是不完整的

通過文檔處理以及商務協作這兩大塊,鍵盤式智能雙面夾結合iPad Pro所帶來的生產力已經可見一斑了,那麼售價不菲的 Apple Pencil 呢?結合 iPad Pro,它又有什麼生產力方面的作用呢?

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實不相瞞,Apple Pencil 在我的旅途中,對我的工作起到的幫助還是蠻大的。出差過程中,總是避不開視頻會議的,有會議又這麼少的了會議記錄呢?但是問題來了,視頻會議是隨時的,紙筆可不是隨身攜帶的,好在收納、充電以及配對都更方便的 Apple Pencil 二代能很好地完成筆記工作。

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好馬配好鞍,Apple Pencil 強大的生產力是需要合適的軟件來發揮的,已經購買Apple Pencil 的朋友們,強烈推薦你們下載 GoodNotes 5 這款長期在 App Store 付費軟件排行版上名列前茅的筆記軟件。GoodNotes 5 上的書寫體驗堪比實體紙筆,所支持的鋼筆、圓珠筆、畫筆樣式,不僅能夠

零延遲、順暢書寫,還支持壓感,能根據書寫力度產生筆鋒。GoodNotes 5 不僅能夠用於書寫筆記等,它更適合做一個描繪本,憑藉上述功能,在靈感蓬髮時設計師能夠隨手畫出設計圖或者作品。

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利用分屏功能,我通常會在視頻通話的同時打開 GoodNotes 5,使用 Apple Pencil,用 QuickNote 這個功能快速記錄下會議內容,再在空餘時間進行整理和執行。出差過程中的閒暇時間,我也會用 Apple Pencil 在 GoodNotes 5 上隨性的寫寫畫畫,做一些規劃。說來,這樣的電子書寫方式除了

便捷、信息易存儲之外,還能帶給我實體紙筆上無法體驗到的新奇感和愉悅感

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在記筆記,或者給文件做標註這一塊上,基於一週的體驗,我給出的結論是,iPad Pro 的生產力比 MacBook Pro 強。

筆記本上束縛感強的鼠標和鍵盤顯然沒有筆和紙來的暢快、自由。

重度工作,因軟件生態的匱乏而降低生產力

從上述三個方面,我們似乎已經能得出 iPad Pro 具備能夠替代筆記本的強大生產力的結論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仔細觀察,你會發現,我個人對於 iPad 的生產力的訴求都是簡單且基礎的。結合現階段不錯的軟件環境,以及優秀的外設,iPad Pro 確實已經能夠在生產力上做出貢獻,但如果我們的生產力訴求再深入一些,複雜一些,iPad Pro 就會顯得有些不堪重負了。

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比如說剪輯視頻,iPad Pro 使用 LumaFusion 這類較為專業的視頻剪輯軟件,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剪輯,但

沒辦法做到筆記本上能夠實現的漸變、靈活調色等功能,只能讓普通視頻剪輯愛好者淺嘗輒止,沒辦法滿足專業人士的需求。

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再比如修圖,也是隻能做些基礎處理,沒辦法直接在硬盤或是 SD 卡中篩選圖片,沒辦法批量處理,沒辦法使用深度的、筆記本上能挖掘的功能,後期圖像處理工作者使用它長期或是大量工作,無異於自找麻煩。

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從專門配備了 Smart Keyboard 以及 Apple Pencil 的 iPad Pro 9.7 開始,蘋果在 iPad 生產潛力上不懈地做著深度挖掘,也一代又一代地大幅度提升著性能,但是很遺憾的是,搭載了 iOS 的 iPad Pro 有著根深蒂固的手機系統特性

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儘管 iPad Pro 性能在勢如破竹地強大著,但各大軟件上的功能卻沒辦法跟上,現階段,能在 iPad Pro 上完成的、與生產力相關的工作普遍對性能要求不高,這就造成了 iPad 性能過剩的尷尬局面,而這過剩的性能最終能釋放的方面還是在娛樂

出差只帶 iPad Pro 工作會發生什麼,我做了個一週實驗

實驗總結:生產力形態初現,合格仍需努力

一週的替代實驗,我認識到了 iPad Pro 上的生產力,輕薄便攜的它用來應付我出差途中本應用筆記本完成的工作是足夠的,但若是想被大眾認可為一款合格的生產力工具還是任重道遠的。在這裡,結合實際使用我整理下需求滿足情況:


2、 移動社交溝通,比 iPhone 體驗要更好。

3、 多任務處理,善用拖拽功能,比iPhone要更方便。

4、 無法外接移動硬盤是硬傷,儘量用無線傳輸。

5、 專業工具使用體驗極差,如視頻剪輯,沒有PC來的方便。

個人認為,如果蘋果要完成對 iPad 生產力的規劃,與其在硬件性能上拼命較勁,不如從底層軟件上重新進行思考。畢竟,迭代了這麼多版本,真正影響 iPad Pro 生產力的主要原因,還是應用的生態匱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