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4年3月28日,英法對俄宣戰,克里米亞戰爭爆發


19世紀,奧斯曼帝國內部逐漸瓦解,其在巴爾幹半島的統治搖搖欲墜,圖為塞爾維亞爆發的反對奧斯曼統治的起義。俄羅斯認為這是其向歐洲擴張的好機會,尤其是獲得一個通向地中海和佔領巴爾幹半島的好機會。尤其想爭取獲得對達達尼爾海峽和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控制。英國和法國反對俄羅斯的擴張,它們不希望俄羅斯獲得這些戰略要地以維持它們自己在東南歐的勢力和利益。

1853年7月,俄羅斯出兵佔據多瑙河流域的兩個奧斯曼土耳其的屬國: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同年10月,奧斯曼土耳其向俄羅斯宣戰。所以克里米亞戰爭一開始被稱為“第九次俄土戰爭”。

1854年3月底英國和法國與奧斯曼土耳其結盟,3月28日一同對俄羅斯宣戰。因為其最長和最重要的戰役在克里米亞半島上爆發,後來被稱為“克里米亞戰爭”。圖為英法和奧斯曼三方統帥在商討戰爭形勢。此後1855年撒丁王國加入英法奧斯曼同盟。奧地利雖一直沒有參戰,但亦陳兵在邊境迫使俄羅斯後來從瓦拉幾亞和摩爾達維亞撤軍。戰爭演變為歐洲大戰。


1854年9月,聯軍在克里米亞半島登陸並圍攻俄羅斯黑海艦隊基地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塞瓦斯托波爾被圍攻近一年後,聯軍佔領了這個重要的堡壘,此後俄軍退出克里米亞半島,並向聯軍投降。圖為畫家弗朗茨·魯鮑德筆下的塞瓦斯托波爾圍城戰。1856年3月30日各方簽署巴黎條約,正式結束克里米亞戰爭。俄羅斯放棄所有佔領地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域被保證,黑海內不得駐軍。

克里米亞戰爭被認為是世界史中“第一次現代化戰爭”,它從軍事上和從政治上改變了歐洲列強之間的地位和關係。在克里米亞戰爭中,蒸汽動力的鐵甲船和現代的爆炸性的炮彈第一次被使用。電報,天氣預報,戰地醫院首次在戰爭中被使用,鐵路火車首次被用來運送補給和增援。記者羅傑·芬頓還第一次使用了攝影技術來記載戰爭實況,成為首位戰地記者。圖為羅傑芬頓拍攝的“死亡山谷”,記錄了戰場的慘狀。

在這場戰爭總共約50多萬人死亡,其中法軍的病死佔總死亡人數比例最高。大多數士兵不是陣亡,而是因飢餓、營養不良、衛生條件差和野戰醫院的條件差而死於其戰傷。弗羅倫斯·南丁格爾改善了野戰醫院的衛生條件,僅此一項改革就大大地提高了受傷戰士的生存率。戰後南丁格爾在倫敦創辦了第一所護士學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