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想再看一遍《流浪地球》

之前就對這部中國科幻片充滿了好奇

還想再看一遍《流浪地球》


事實證明《流浪地球》:

視覺大大大片,值回票價!

三十億票房預定。


還想再看一遍《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的世界觀如是:

在太陽即將毀滅的未來,

人類組成聯合政府在地球表面建造出巨大的推進器,

讓地球飛出太陽系,開啟預計耗費2500年的尋找新家園之旅。

這個逃離計劃,分為三個階段。


還想再看一遍《流浪地球》


第一階段:地球進入“剎車時代”,讓地球停止自轉。

第二階段:地球進入“逃逸時代”,全功率開動安裝在全球的發動機,逃離太陽系。

第三階段:地球進入“流浪時代I”,繼續加速,飛向比鄰星。

然後是“流浪時代II”進行漫長的減速。

如果一切順利,地球將進入新太陽時代,

即地球泊入比鄰星軌道,成為這顆恆星的行星。


還想再看一遍《流浪地球》


電影開始後對於我來說整體效果還是非常震撼,

之所以震撼並不是由於它的特效超越了好萊塢,

而是中國邁出了這一步,至少達到好萊塢標準工業水平的科幻電影,

場景以及世界架構來說更為的宏大,

(但畢竟才5000萬美元的投資,某些場景沒(錢)進行更深度的刻畫)

地球發動機場景超越了原著裡對於地球發動機形狀的想象,太牛掰了。


還想再看一遍《流浪地球》


這是中國最好的3D科幻電影。

這是我看過最震撼的3D電影

(這不是武斷,也不是厚此薄彼)

看過全部五部《變形金剛》,看過3D版的《泰坦尼克號》

看過《寂靜之地》,看過特效橫飛的《海王》

看過各種近年來你能想到的特效誇張的3D大片,

本是抱著支持中國原創科幻電影的目的去的,

看完才知道,該說謝謝的人是我。


還想再看一遍《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絕不是一部完美的科幻電影,

卻是會讓每個走入電影院的我們,深深為之動容的科幻電影。

而立足於“家”的文化內核放到世界角度,也隱含另一層普世的深意。

從親情表達的含蓄深沉,到日常熟悉的場景搭建,

每個細節都隱藏著中國人能瞭然與心的情感!

也因為這些真實的情感,看完這部距離日常生活如此近的電影,

全程多次被感動,被點燃。


還想再看一遍《流浪地球》


有愛在的地方,流浪也像旅行。

有愛在的地方,就是家。

謝謝《流浪地球》,讓許多人在己亥年的大年初一多了份感動。

向這部用心備至的科幻電影作品與背後所有的堅持,

致敬!


還想再看一遍《流浪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