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退事件後,騰訊課堂如何劃分機構和平臺關係黃金分割點

多知網2月8日消息,前不久,騰訊課堂官方公佈了一組數據:2016年騰訊課堂平臺上營收500萬元以上機構有8家,營收100萬至500萬元機構有50多家。

這是騰訊課堂上線兩年半後,交出的一份成績單。在騰訊在線教育部總經理陳書俊看來,目前騰訊課堂已經進入了向深水發展的新階段。這個階段騰訊課堂要做的是公共能力和公共內容的建設。

具體來說,2017年騰訊課堂將在流量和付費轉化能力、教務教學能力、機構扶持和課程質量管控三個方面繼續投入。

上述方面的繼續投入,其實是為了解決騰訊課堂現在存在的一些問題,比如平臺上機構轉化能力比較粗放,騰訊課堂如何增加收入,最引人注意的是平臺與機構之間關係的處理。

都聲稱要提高流量轉化、教學品質,騰訊課堂的方法有何不同?

如果關注教育行業內平臺類公司,會發現他們發佈的產品、推出的計劃、策略相似度很高,比如經常聽到的名師計劃、推出新技術等。如果不細細瞭解,很可能難以體會到不同平臺之間的區別。那麼騰訊課堂與其他平臺的方法有何不同?

據陳書俊介紹,騰訊課堂公共能力建設是指流量和付費轉化能力、教務和教學能力。

流量和付費能力轉化方面,首先是營銷工具的升級。機構的營銷從最初的優惠券已經改變,最近剛剛上線了CRM系統,幫助機構更有效追蹤潛在付費學員。

付費能力轉化方面,提升機構、課程、學員三者之間的匹配度。騰訊課堂將會大力推廣學院制和系列化課程。比如騰訊課堂官網,除了最上面的搜索欄和左側的全部課程外,還將運維、公務員、雅思、網絡營銷等細分領域單獨列出。每一個細分領域都包含有多家機構的課程。

清退事件后,腾讯课堂如何划分机构和平台关系黄金分割点

陳書俊稱,推廣學院制和系列化課程的目的幫助學員最短路徑找到自己需要的課程。

教務、教學能力建設,包括教學技術、課後作業批改和答疑、機構管理等各種工具在內。

陳書俊進一步解釋道,“騰訊課堂並不想做一個交易平臺,而是希望做成學習閉環的平臺。機構和學員至少有80%的教務、教學環節可以在平臺上完成。現在教務、教學的所有環節基本上搭建完畢。”

在搭建完學習閉環的基礎上,騰訊課堂開始搭建課程分析的工具,搭建教學管理的工具。比如機構在後臺可以看到每個老師每節課的學員到課率,每位學員線上學習時間、作業完成情況、知識點掌握情況。機構可以藉此考核老師,老師可以瞭解自己的教學。

公共內容是指同一領域需要的基礎內容,比如題庫。現在騰訊課堂已經在公務員、雅思建設了題庫,並提供給機構使用。

清退事件后,腾讯课堂如何划分机构和平台关系黄金分割点

圖為騰訊課堂雅思學院頁面

“平臺上每家機構都建設自己的題庫很不現實,而且重複建設很麻煩。所以騰訊課堂會承擔這部分工作,目的是提升效率,降低使用門檻。”陳書俊說道。

但是這些還遠遠不夠。對於平臺來說,各種工具的推出是第一步,讓這些工具幫助機構實現價值才是最終目的。

所以騰訊課堂將重新體系化針對機構的培訓課程。培訓內容包括,教務、教學工具和各種系統的使用。如何做好線上課程的運營和轉化?怎麼在“免費課—QQ群—付費課程”之間做好銜接?一個好的課程是什麼樣的?比如說,多少時長的線上課程比較好?什麼樣的互動模式比較好?課與課之間如何銜接?

騰訊課堂根據兩年多的運營經驗,總結出一些共性的內容提供給入駐平臺的機構。

“制定合理的優勝劣汰的規則是最具挑戰的”

除了各種工具之外,騰訊課堂下一個要解決的重點是和平臺上機構的關係。

2016年3月底,騰訊課堂發佈了《關於清退潭州學院及其子機構的公告》;2017年1月初,騰訊課堂發佈了《關於清退邢帥教育的公告》。

兩次清退機構的公告一經發出,立刻引發了軒然大波。行業內尤其是中小機構熱議關於平臺和機構之間的關係。業內討論的焦點是:平臺在扶持不同機構時,如何做到公平公正?當機構成長到足夠大時,如何維護與平臺的關係?

陳書俊在採訪時坦承,作為平臺方,肯定與機構是共生共贏的合作關係,我們希望平臺的發展能幫助機構成功,機構的發展推動平臺成長。所以騰訊課堂當然不會因為一家機構足夠大就清退。騰訊課堂既要扶持和鼓勵、引導機構正向快速發展,也要保證這個過程中教學品質。

所以制定合理的優勝劣汰的規則就非常重要,也非常具有挑戰。

從2017年3月1日正式開始實施的優課計劃就是騰訊課堂最新制定的獎懲規則。

優課計劃的獎勵規則以到課率和完成率為標準,不同類別的課程有不同的獎勵指標。獎勵的課程等級分為A、B、C三級,三類課程數量分別占課程總數的5%、10%和15%,各能獲得騰訊課堂獎勵的10%、6%和3%的當期學費。

若課程質量評分低於警告線(近兩週到課率低於10%,或到課學院學習完成度低於10%),騰訊課堂將給予警告和處罰;若得分持續低於警告線,則懲罰梯度逐步加深。

與以往不同的是,最新獎懲標準具體到了課程,並非機構全體。機構單門課程表現好壞不會影響機構整體表現,調整後的標準凸顯公平。

比如說,一家機構有5門課程,其中1門課程表現不好,騰訊課堂只會根據該門課程的表現進行懲罰,不會影響機構其他4門課程,更不會直接將機構直接清退。

除了最新的獎懲規則,騰訊課堂也發佈了商業化計劃:平臺服務費的收取以入駐機構的年營收為考量標準。機構年營收在1000萬元以下的部分,所有付費課程騰訊課堂統一收取10%的基礎服務費;超過1000萬元部分,若是平臺轉化的付費用戶,騰訊課堂向機構收取服務費10%,機構自有流量不收費。

“騰訊課堂現在不注重平臺機構粗放的規模增長,更關注品質和口碑。”陳書俊表示,作為平臺,規則是最難定的。怎麼保證規則是正向鼓勵的,並向機構傳遞這些規則,感受規則的正向激勵作用是需要花很多心思。(多知網 車錦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