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培炎:倡議亞洲各國建立“能源資源夥伴關係”

曾培炎:倡议亚洲各国建立“能源资源伙伴关系”

2015年6月11日,以“一帶一路”建設與亞洲能源資源合作為主題的博鰲亞洲論壇能源、資源與可持續發展會議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中國國務院原副總理曾培炎在開幕式上做主旨演講。

1建立亞洲能源資源夥伴關係,以期四個“穩定”

在開幕式所做的主旨演講中,博鰲亞洲論壇副理事長曾培炎表示,隨著世界經濟重心向亞洲轉移,全球能源消費重心也大向東傾斜。亞洲既有世界能源資源的主要供給國,也有主要消費國。亞洲內部之間的能源資源流動逐漸成為國際能源資源的主要流向,客觀上亞洲內部資源能源供給國和需求國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密。當前,在能源資源價格迴歸和世界能源資源配置格局調整的大背景下,有必要、適逢其時地在亞洲探索一種合作的新模式,推動能源資源市場健康有序發展。

去年以來,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經歷了劇烈動盪。石油價格從去年6月的每桶100美元以上持續暴跌,7個月內跌至45美元,跌幅超過60%;而今年以來又有所回升,目前大體在60美元以上,升幅又達30%。鐵礦石(含鐵量62%)價格從2014年初的每噸近120美元,一路跌至今年4月50美元以下,跌幅達60%,5月份以來出現小幅回升。

對此,曾培炎指出,資源能源價格的大幅波動,既有國際經濟週期性因素,也有行業內部結構調整的因素,同時不容忽視的是,其中還有技術進步(如頁岩油氣的開發)、金融投機、環保減排、地緣政治等因素的影響。

曾培炎表示,能源資源價格的大起大落,不僅嚴重影響需求國實體經濟的發展,而且嚴重影響供給國的可持續增長。價格高企時,需求國面臨成本上升和通化膨脹的壓力;同時需求受到抑制,不利於為供給國提供穩定的市場。反之,價格大幅下跌,使供給國利益受損,同時持續穩定的開發投資受到抑制,不利於需求國未來獲得穩定的供應來源。總之,能源資源市場價格的劇烈波動,對供需雙方來說都不是件好事,沒有贏家。事實上,我們所希望的是一個合理的、穩定的、可預期的價格走勢,以及一個平衡的能源資源供需關係。

曾培炎為此倡議,亞洲各國本著“供需合作、互利發展”的宗旨,建立能源資源夥伴關係,以期實現四個“穩定”:即通過建立穩定的供求夥伴關係,形成對價格和市場的穩定預期,從而促進供需雙方經濟的穩定發展,並對世界能源資源市場發揮穩定作用。

2建立亞洲能源資源夥伴關係的五點建議

曾培炎對建立亞洲能源資源夥伴關係提出了五點建議:

一是構築亞洲能源資源交易大市場

長期以來,能源和大宗商品市場話語權主要在歐美。建立亞洲能源資源交易市場,供需雙方開展直接交易,有利於發現合理的資源能源價格,增強亞洲的價格話語權。亞洲已經有了一些交易平臺,但碎片化,可在此基礎上進行整合和升級,逐步建立一個體系完整的亞洲能源資源交易市場。更多地用本地區貨幣計價結算,可以避免單一貨幣計價結算帶來的匯率風險。為此,亞洲各國應加強多元化的貨幣金融合作,不斷擴大貨幣互換規模。

二是商談能源資源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準則

亞洲各經濟體應為能源資源領域貿易與投資的自由化、便利化作出努力,包括資源能源市場的相互開放、對跨國投資的有效保護、取消對能源資源產品進出口的不合理限制、破除市場壟斷等。相關各方應就能源資源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準則,儘早進行協商和談判。在國際多邊制度與規則的基礎上,制定亞洲版“能源憲章”,建立起公平有序的能源資源貿易投資環境。

三是加強大宗商品金融化監管合作

石油、礦產、糧食等大宗商品的金融化,是現代經濟發展的特點。適度的金融化有利於提升市場交易效率,對沖市場風險。但是,過度的金融化會對價格波動起到推波助瀾的乘數負效應,不僅不能對沖風險,還會使風險被幾何級數地放大,以往已有不少先例。因此,亞洲各國應該加強金融監管部門的合作,建立多邊聯動的市場監管,避免投機資本對大宗商品市場造成負面衝擊,防止虛擬經濟泡沫影響實體經濟。

四是推動相關國企業間深度合作

能源資源供給國與需求國的企業之間,應加強深度合作,實現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結成更加緊密的市場夥伴關係。鼓勵同業上下游企業之間、跨行業企業之間、金融資本與實業資本之間,通過相互參股、相互投資,建立更加適應全球化市場的新型經營模式。隨著企業利益共同體的形成,可以有效對沖能源資源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有利於供需雙方共贏發展。

五是建立供應國和消費國之間的信息溝通機制

國際能源與大宗商品市場的供需關係,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供需雙方的宏觀經濟走勢,以及相關能源資源的開發、技術和消費的政策取向。主要生產國和消費國應通過官民各種渠道,加強對話溝通,協調相關政策,及時發佈信息,保持市場透明度。這將有利於消除信息不對稱所造成的誤讀,引導和協調大宗商品供給與需求的動態平衡,形成合理的市場預期,使資源配置更趨合理。

3一個重要平臺,一個良好開端

曾培炎表示,能源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必不可少的基礎物資,資源國之間的合作調劑一直是實現全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課題。圍繞這個大課題,博鰲亞洲論壇在過去數年裡,已經連續召開了3次會議,在不同層面和領域進行了探討,受到國際社會關注,取得了豐富的成果,也使“能源、資源與可持續發展會議”本身,成為推動亞洲地區務實合作的一個重要平臺。

曾培炎還指出,博鰲亞洲論壇旨在推動亞洲各國的經濟合作,促進亞洲經濟一體化深入發展,加強亞洲能源資源合作是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論壇打造“能源、資源與可持續發展會議”為亞洲各國官、產、學互動交流提供了平臺。經過充分醞釀和籌備,“博鰲亞洲論壇能源資源專家委員會”在本次會議期間正式發起成立,希望這個委員會為亞洲各國開展廣泛合作提供諮詢和研究服務,發揮智力支撐作用。我衷心希望,本次會議能夠成為我們探討推動亞洲能源資源夥伴關係一個良好開端。

曾培炎指出,建立亞洲能源資源夥伴關係,各國政府是主要的推動力量,應共同努力,積極行動。建議儘早建立起多雙邊的政府間對話機制,並逐步提升到部長級別,就有關問題進行聯繫、溝通和磋商。

曾培炎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了建設“一帶一路”的合作倡議,受到沿線各國的積極響應。亞洲各國資源能源互補合作,完全可以成為“一帶一路”建設的優先領域。建立亞洲能源資源夥伴關係及其全方位合作機制,應成為沿線國家參與“一帶一路”多邊合作的一個重要內容。這不僅將使所有參與方受益,而且還將惠及世界經濟以及全球能源與大宗商品市場的穩定與安全。

曾培炎指出,馬來西亞是亞洲重要經濟體,既是大宗商品的出口大國,也是進口大國,在推動建立能源資源夥伴關係的合作中,必將能夠發揮重要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