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能及燃料電池|探究氫能的安全性

氫能及燃料電池系列

有人將2018年定義為中國氫能發展的元年,在這一年,氫能一天比一天火熱,從行業圈內默默的發展,漸漸走近大眾的視野,被譽為21世紀最有前景的替代能源,各大企業也都扎堆進入氫能行業,氫能項目也火熱得千金難求。如果不瞭解點氫能以及相關技術的知識,可能已經跟不上整個能源行業的發展,交能網借鑑各類文獻,結合自身在德國亞琛工大的專業研究,希望從各個環節分別介紹氫能及其相關技術、應用及其發展現狀,希望讀者對氫能產業有個初步的瞭解。


自古以來,凡是燃料都具有能量,為人類社會發展、工業和經濟不斷進步作出重要貢獻的同時,都隱藏著爆炸和著火的風險。在過去的近兩個世紀內,人類社會的能源消得大都建立在化石燃料的基礎上。但即使是我們非常熟悉的汽油、液化石油氣和天然氣等燃料,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危險,在運輸和使用過程中曾多次發生事故,造成大量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但事實上,我們並不會因噎廢食,更不能因為某種燃料存在風險就不去發展和使用,發揮其自身優越性。正確的態度是提前對其性質特點進行研究,並在使用過程中做好安全措施,正確的認識和事故的預防,就能將種種危險消滅在萌芽之中。

氫能及燃料電池|探究氫能的安全性


任何燃料的安全性都與其自身的性質密切相關,氫由於其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它在安全性方面有獨特的特點。具體分析如下:

1. 氫是最輕的元素,因此具有較強的洩漏性,比液體燃料和其他氣體燃料更容易從密封性欠缺的孔洞中洩漏。在層流情況下,氫氣的洩漏速率比天然氣高26%,而在湍流情況下則是天然氣的2.8倍。但如果從高壓儲氣罐中大量洩漏,氫氣和天然氣的洩漏速率都會達到聲速。然而,氫氣的聲速(1308mps)是天然氣聲速(449mps)的三倍,但天然氣的容積能量密度是氫氣的三倍多,因此氫氣的洩漏速率比天然氣快,但同一時間段內洩漏的天然氣包含的總能量要更多。

2. 金屬材料在含氫介質中長期使用時,容易由於吸氫或氫滲而造成機械性嚴重退化,尤其是純度較高的金屬在高溫高壓的環境中,其強度會大大降低,極易發生脆斷。為了避免這一問題出現,對於氫運輸和使用的管道設備應當選擇合適的材料,比如鋁和一些合成材料,可以有效避免安全風險。

3. 氫是一種極易燃的材料,其著火點能量在空氣和氧氣中都很小,研究發現,在空氣中氫的最小著火能量為0.019mJ,在氧氣中為0.007mJ。氫和空氣混合後,在氫的體積比為4%到75%的範圍內都具有可燃性,這一點對於氫的安全性極為不利。

4. 氫由於重量輕,具有較大的浮力,且粘度很小,因此在發生洩漏時氫更容易快速上升和橫向擴散,從而快速降低濃度。在戶外,快速擴散有助於氫降低濃度,形成不會燃燒和爆炸的安全氣體混合物。但在室內,如果洩漏量較小,氫可以通過擴散和空氣快速混合,保持在著火下限之下,但如果洩漏量較大,氫的快速擴散會導致室內空氣很快到達著火點,具有較大的危險性。

5. 在戶外自然條件下,氫的燃燒速率很低,若沒有閃電或化學性爆炸帶來的巨大能量,氫爆炸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在密閉空間中,氫的燃燒速度時汽油和天然氣的7倍,因此更容易發生爆炸

6. 氫的火焰是無色的,在白天肉眼幾乎看不到,只有在黑暗條件下可以看到藍色火焰,因此在白天很難被察覺,接近氫火焰的時候可能並不能意識到火焰的存在,有灼傷人體的風險。但是氫火焰在可見光範圍內燃燒放出的能量較低,熱輻射少,對周圍環境中的物體影響也比較小,這也是有利的一點。

氫能及燃料電池|探究氫能的安全性

綜上可見,氫的使用過程確實存在一定的風險,國內外大量的氫能實踐中也出現過一些事故,發生的原因大多是由於氫在未察覺時洩漏、氫氧廢水爆炸和管道及壓力容器的爆炸。因此,氫的使用需要經過嚴格的管理和安全、規範的操作流程。

美國是氫能標準規範實施最早的國家之一,在21世紀初,美國十多個組織,如如美國國家 標準研究院(ANSI),壓縮氣體協會(CGA)、國家防火協會(NFPA )等就在進行規範和標準的研究制定。美國政府在2002年頒佈的《美國國家氫能發展路線圖》中將“規範與標準(Codes & Standards)” 列入氫能系統的七個組成元素之一,其餘六個元素分別是:生產(Production)、輸送(Delivery)、儲存(Storage)、轉化(Conversion)、應用(Applications)和教育 (Education and outreach)。該路線圖指出,在氫能技術體系的設計、製造和操作等環節建立統一的規範和 標準,將顯著加速氫能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腳步,而政府和業界的合作將加速規範和標準的制定過程, 促進國際性統一標準的形成。

近幾年世界各國對氫能規範和標準的制定非常積極,但大多數成果僅為推薦標準,只有極少數以法規的形式頒佈,且各項標準之間的差異較大,規範的不成熟無疑給氫能設施的普及應用造成了極大的困難。作者認為,不斷完善制氫、儲氫、加氫、運氫的技術過程,儘快建立統一、公認的國際性法規和標準,是促進提升氫能使用安全性,促進氫能發展的重要方向。

【參考文獻】

【1】 氫能安全研究現狀與進展,2011-07-14

【2】氫能知識系列講座(11),毛宗強

【3】氫能的安全性和燃料電池汽車的氫安全問題,馮文,王淑娟,倪維斗,陳昌和

【4】wekipedia,https://zh.wikipedia.org/wiki/

氫能及燃料電池|探究氫能的安全性

頭條推送:張佳琪

聯繫作者: [email protected]


交能網諮詢團隊提供能源電力領域專業的數據分析 | 行業諮詢 | 中歐對接

版權說明交能網訂閱號原創內容包括能源電力行業資訊焦點挖掘新興技術分析市場動態研究等內容,轉載需註明原作者及來源,請在後臺留言或聯繫小編。本文部分圖片及內容提煉、摘取或翻譯自其它參考來源,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