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青少年選擇有風險的挑戰,或為了體驗新鮮或為了吸引注意


要想不被青少年惹人分心的、傻乎乎的外表矇蔽,窺見其內在的適應性,就先不要在意那些具體的,有時甚至令人吃驚的行為——比如踩著滑板從樓梯上滑下來,或者在感情上朝三暮四——而應該注意這些行為背後更廣泛的特徵。攝影:基查·卡哈納

飛車和派對,抽第一支菸,赴第一次約會,對付課業要求和玩耍時間的衝突——青少年每天都面臨著或大或小的風險,有時候他們的選擇令大人心驚膽戰。心理學家勞倫斯·斯坦伯格說,這個問題可以這樣理解: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道方程式,而青少年分配給“後果”的權重通常偏小。當與朋友混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的方程式就偏得更厲害了。攝影:基查·卡哈納

在奧斯丁市郊外的牧場中,斯賓塞·奧洛克林和爸爸安排了一次狩獵,看其他獵人屠宰一頭雄鹿、拍照留念。青少年可能會選擇跟同齡人一起玩,但與父母及其他成年人互動也是至關重要的。奧洛克林在一頂偽裝小帳篷裡拿著弓箭守了四天,最後還是空手而歸。哪怕是撓頭這樣的小動作都可能把獵物嚇走。在他看來,這次旅行是對耐心的磨練。心理學家則可能視之為一種“成年禮”。攝影:基查·卡哈納


這是逞一時意氣的行為:你敢做,我就做。泰勒·迪克萊斯托法羅說,要不是好朋友拉著她一塊來奧斯丁市中心作這“刺激、嚇人的冒險”,她大概不會在舌頭上穿孔。她在家儘量不說話,以防爸媽發現,結果他們還是察覺了。幾個月後,她把舌釘摘下來睡了一夜,後來那個孔就癒合了。父親高興極了,把女兒摘下舌釘比作早到的聖誕禮物。攝影:基查·卡哈納

成年人可以像樂隊指揮、教練或者啦啦隊長一樣對青少年加以引導。神經學家B. J. 凱西說,你必須知道什麼時候該退場,放手讓青少年去做自己的事。攝影:基查·卡哈納

不能肘擊,不能膝撞。 他們的“搏擊俱樂部”有自己的規則。每月至少有一個週五,孩子們會在放學之後來到布萊恩·坎貝爾家的後院,練摔跤和拳擊。坎貝爾的媽媽開了綠燈,條件是保證安全。最重的傷也就是鼻子出血。孩子們通常用手機拍下比賽,然後貼到Facebook網站的一個私群裡,他們的英勇在那裡會贏得更多朋友的讚賞。攝影:基查·卡哈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