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副區長周健:深化區域間協同合作,和省內13個區縣簽署協同發展合作協議

青白江副区长周健:深化区域间协同合作,和省内13个区县签署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青白江副区长周健:深化区域间协同合作,和省内13个区县签署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青白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周健

3月28日,為響應四川省委“一干多支”發展戰略,全國首個城市中軸線主題論壇——“2019天府中軸線城市發展論壇”將在“天府南門”仁壽舉行。

在“打造天府中軸線 構建南北大通道”主題論壇環節,主持人戴賓提問青白江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周健:我記得,在今年成都市兩會期間,青白江區委書記張勝說過,“成都是一干多支的幹,青白江要在幹上發揮支點的作用。青白江不能用簡單的區(市)縣來看待自己,要發揮全省服務、輻射、帶動的作用。”

請問,青白江如何依託城市中軸線發揮起全省的服務、輻射和帶動作用?

“成都市委十三屆三次全會指出,高質量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必須堅持“一干多支、五區協同”、主動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持續提高國際競爭力和區域帶動力。” 周健接過話筒,清了清嗓子說,青白江區地處天府中軸線腹心地帶,是成都的北大門,成德綿一體化協同發展的前沿陣地。作為中歐班列蓉歐快鐵的始發地和成都國際鐵路港所在地,青白江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推動面向泛歐泛亞開放門戶樞紐建設的時代使命。

周健說,未來,青白江將主要從三方面著力,服務全省的對外開放。

一是積極打造國際戰略通道。2018年青白江共開行國際班列2619列,其中中歐班列1591列。班列覆蓋歐洲、中亞及東南亞等24個境外城市和14個國內節點城市。目前,正在加快打造7條國際鐵路通道和5條國際鐵海聯運通道。下一步,青白江區將加快實施國際班列提能計劃,進一步拓展四向國際戰略通道。突出南向,形成東中西三大泛亞鐵海聯運大通道,打造鐵海聯運“時間最短”班列;提升東向,拓展“蓉歐+”鐵路班列貨運通道,輻射日韓及美洲地區;深化西向,開闢經霍爾果斯出境的第二條泛歐國際物流通道;擴大北向,主動對接中蒙俄經濟走廊、力爭覆蓋所有獨聯體國家。從而構建以四川和成都為核心的亞蓉歐大通道體系。

二是做強門戶樞紐核心功能。青白江區擁有亞洲最大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和四川唯一的鐵路貨運型國家對外開放口岸,是全國唯一以鐵路樞紐為特色的自貿片區。成都國際鐵路港已具備整車、木材、肉類、糧食等口岸功能。2018年,保B物流中心監管貨值達48億元,報關單量居西部第一。下一步,青白江區將積極爭取設立成都國際鐵路港國家級經開區和綜合保稅區,推進“一帶一路”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和跨境電商平臺建設,加速建設“鐵空公水”多式聯運中心和集裝箱智慧無人港,提升支撐四川全域開放的承載能力。

三是深化區域間協同合作。青白江區先後與德陽等市州建立“蓉歐+”東盟國際班列基地,與眉山市東坡區等13個區縣簽署協同發展合作協議。國際班列組貨服務覆蓋全省各地。2018年成都國際鐵路港實現進出口貨物總額458億元,帶動川內貨物佔比達60%以上。下一步,青白江區將以高水平規劃建設成都金青新“一帶一路”大港區為抓手,加快建設成都北部核心增長極。同時,按照“五區協同”要求,探索“銷售結算在成都、出口基地在市州”的協作模式,為全川企業特別是天府中軸線城市提供無差別政策服務和開放平臺支撐。帶動更多的四川產品和企業走出去,共同推動四川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

❂審核:陸西西

青白江副区长周健:深化区域间协同合作,和省内13个区县签署协同发展合作协议

把時間交給閱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