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自由行第2天 在順化看名勝古蹟


我國曆史上的首都,城裡有皇宮,城外有祭壇,郊區有皇陵。越南歷史的首都,也是如此。上篇遊記說道,抵達順化的第一天遊覽了皇宮,第二天,去看了看祭壇與皇陵。

京城西側4公里之外,有座天姥寺,寺前的塔,是順化的標誌性建築。

寺內有輛奧斯汀汽車。二戰後,越南北方的胡志明與南方的吳庭豔,各自建立了一個共和國。吳庭豔信基督,掌權後打壓佛教,一位高僧乘此車前往西貢,以非常悲壯的方式進行了抗議。

與天佬寺隔河相望,在香江南岸,有座鬥獸場。它的規模遠遠比不上羅馬鬥獸場,但形狀很相似。阮氏王朝時期,這裡每年舉行2次大象與老虎、豹子之間的搏鬥。

京城的南側,大約3公里的地方,有座南郊壇——相當於北京的天壇。阮朝時代,皇帝每3年來此祭天一次。

阮朝共有13位皇帝,真正掌權的皇帝,陵墓大都在順化南部,應有8座,但我在地圖上只看到6座。由於交通不便,我租了一輛自行車,租金2美元,摺合人民幣13元。有了它,行動自如多了。

首先,從市區騎車1小時來到明命皇陵,門票10萬越南盾。

進門後首先看到的,是石像生。首先是一頭像和一匹馬,接著是5個石人。

再往後是碑亭。看樣子,與我國皇陵前面的功德碑,如出一轍。

明命皇帝是阮朝的第2位皇帝,他在位的21年間,是阮朝比較平穩的時期。

碑亭之後,是顯德門。自這座門開始,進入一個獨立院落,是陵墓的祭祀區。

用於祭祀的大殿是崇恩殿,殿內擺放著皇帝和皇后的牌位。

大殿建築很漂亮。當時,這座陵墓依靠9000位士兵與勞工修建,歷時3年完成。

整個祭祀區兩側,各有一湖。周邊全是茂密的樹林,佔地廣闊,環境幽美。

兩湖延伸到祭祀區後面對接,中間有條步道,連接著祭祀區與墓葬區。

進入墓葬區之前,首先是明樓,它建在3級平臺上,據說象徵著天、地、水的力量。

我國明清皇陵,也都有明樓,裡面是墓碑。但這座明樓裡是空的,不知昔日是否曾有碑。

明樓過後,又出現一湖,中間有座橋,通往墓葬。橋頭兩側,各有一座牌坊,第一個牌坊上寫著“正大光明”,與北京故宮乾清宮一致。

走過橋,便是一個圓形城堡,裡面是明命皇帝的墓。但此處不對外開放。

皇陵中軸線的一側,還有幾座規模較小的陵墓,埋葬著皇帝的妃子。

從明命皇陵出來,沿香江騎行50分鐘,來到紹治皇陵。這座陵看起來很荒僻,門票也比明命皇陵便宜,4萬越南盾。

進門後,首先看到的,依舊是石像生,每邊兒擺放著一頭像、一匹馬、5個石人,然後是碑亭。

這座陵的主人是紹治皇帝,在位時對外排斥,與法國發生戰爭,法國因兵力不足退兵。紹治皇帝自以為獲勝,下令驅除所有歐洲傳教士。

碑亭過後是祭祀區域,此處應該有座大殿,但已成廢墟。

大殿過後沒有明樓,一座水池之後是墓葬區。也就是說,這座陵的規制雖與上座皇陵基本一致,但顯得簡陋一些。

在紹治皇帝墓葬的旁邊,還有一座皇后的墓葬。祭祀區裡的祭祀大殿已經修復。

從紹治皇陵出來,騎車15分鐘,來到嗣德皇陵,陵主嗣德皇帝,是紹治皇帝的兒子,也就是說,連續看的這3座陵的墓主是爺爺、兒子與孫子。這座陵距京城7公里,是距市區最近的一座皇陵。門票10萬越南盾,約合人民幣29元。

這位皇帝與他的爺爺、爸爸一樣,崇拜儒家文化,禁行基督教,並執行鎖國政策。此舉徹底得罪了法國——阮朝是藉助法國才建立的。憤怒的法國人進攻越南,越南戰敗,越南割讓南方土地。後來,法國人向北方進攻,嗣德皇帝向中國求助,由此爆發中法戰爭。

與前面2座陵一樣,嗣德皇陵也分為祭祀區與墓葬區。進門首先看到的是祭祀區,主體建築是良謙殿。殿後面還有座戲院,據說是越南最古老的戲院之一。

嗣德皇陵的環境十分幽美,與其說是一座皇陵,不如說是座園林。因為這座皇陵最早是嗣德皇帝的行宮,他時常躲在這裡,享受一下短暫的悠然。

祭祀區後面是墓葬區。門前照例是石像生,左右各一排,每邊都有1頭象、1匹馬和4個人。

石像生過後是碑亭。前兩座陵的碑亭,看上去很像是中國古建,這座碑亭則顯得“很越南”,基座也只有一層,亭的四角,各有一座越南式的華表。

亭內的石碑由一整塊巨石構成,重約20噸,據說是從500公里以外的地方運來的。碑上文字,是嗣德皇帝自己寫的,全部為漢字,共計4935字,對一生進行了自我總結。

碑亭之後,是一個獨立的院落,兩者之間,有個水池子。

獨立院落裡,便是嗣德皇帝的墓葬——這一點與我國不同,沒有墳頭,只有個石質“屋子”。

在順化的皇城及各皇陵,都能見到這種鑲瓷——把瓷器敲成碎片,然後組合成一幅幅精美的作品。據說它是順化的一個特色。

嗣德皇陵裡還有皇后陵,及妃子墓。嗣德皇帝有104位妃子,並非好色,而是這位皇帝始終沒有後代,於是接二連三地更換妃子,後人推測,責任可能不在妃子,而是皇帝本人有問題。

前往明命皇陵的半路上,還曾經過了啟定皇陵,他是阮朝的第12位帝王,在他之後,便是末代皇帝保大。保大沒有建陵,所以,這座陵是越南歷史上的最後一座皇陵。

儘管河內名氣較大,又是越南首都,但順化帶給我更多的好感,我認為這裡比河內更值得遊覽。原因之一是這裡的環境看上去很舒服。

走在幽美的街道上,時不時地就能看到一些有價值的建築。比如這座國家大學,越南近代史上的許多名人都曾在此就讀,包括胡志明。

校園內的環境很棒,有許多歐式建築,特別漂亮,綠化更是一流。

不僅是大學,在越南,看到許多中學和小學,校舍都是歐式建築,看上去有年頭了,估計可能是當年法國人的遺留。

在順化市區,還見到一座高臺教的寺院,可惜沒開門,沒能進去看。高臺教始創于越南本土,供奉對象五花八門。高臺教一度非常龐大,甚至曾擁有過軍隊。越南有9270萬人口,信仰它的大概有300萬人。

相比之下,河內顯得擁擠不堪,胡志明市顯得過於嘈雜,唯有順化,雖然也有新興的商業街,但總體上保持住了昔日的風貌。

在順化看了看古蹟之後,其餘時間主要做了3件事兒,第1是在酒吧裡喝酒、看街景;第2是坐在咖啡館裡喝咖啡,看書;第3是坐在餐館裡吃東西。具體花費:啤酒、咖啡約為2-4萬越南盾;吃飯平均每頓20萬越南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