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小學生志願者活動一瞥

從下圖孩子們的笑顏中可見,他們的快樂是真誠的而不是裝出來的。

日本中小學生志願者活動一瞥

在日本,每逢課後或節假日,人們常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中小學生,在學校附近的街道上打掃衛生,到老人福祉中心幫助老人洗澡、剪指甲,到殘疾人中心用輪椅推著身體障礙者散步、和弱智人士一塊做遊戲,在大街上為世界上因戰爭失學的兒童或因自然災害而失去家園的災民募捐……看著他們那份對工作的專注,那份對被援助者的熱情和誠摯,一點兒不亞於那些專業工作人員,確實令人感動不已。他們默默地在從事一種叫做“志願者(Volunteer)”的社會活動,用他們的雙手和心靈,為社會作貢獻、為社會的弱者提供援助。

日本的“志願者”活動由來已久。東方古老的“樂善”哲學和西方的人道主義精神,在日本融會成一種樂於為社會作“奉仕(貢獻)”的價值觀。特別是到了現代社會,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豐富的物質生活已經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人們更注重精神上的追求。人們常常把“奉仕”於社會,幫助社會的弱者作為自己尋求精神上的慰藉的一服靈丹妙藥。因此,日本的“志願者”團體如雨後春筍,參加“志願者”活動的人不斷增多。

日本中小學生志願者活動一瞥

社會的思潮對學校的影響是巨大的。“志願者”活動為學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範本。中小學生的“志願者”活動,從模仿大人們,自發地開展活動發展到後來有組織的自覺的行為。日本文部省組織了“‘志願者’活動教育研究會”等機構,在所頒發的中小學校《學習指導要領》中明確指出,道德課、社會課和家政課必須要把“志願者”活動作為學習的一項重要的內容,讓學生在這些課程的學習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社會責任感,掌握從事“志願者”活動的技能;而且,1994年開始,有關部門在推薦學生升學和就業時,學生本人參加“志願者”活動的情況和態度,被當作是一項不可缺少的重要記錄;從1998年3月開始,日本文部省頒發的有關條例規定,學校可以根據學生從事“志願者”活動的記錄,給予相當的學分;另外,文部省向學校印製頒發了“志願者”活動指導資料,舉辦了“志願者”活動指導員學習班,把如何正確指導中小學生開展“志願者”活動擺上了議事日程。

中學生的開展“志願者”活動,並不單純是一種無償勞動,它跟學習活動和個性發展緊密相連。日本的教育專家指出:“志願者”活動,是與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緊密相連的大好的學習機會。“志願者”活動,要求學生必須要掌握必要的知識和技能,把從書本上得到的學習成果遷移於社會實踐之中。“志願者”活動,還可以通過社會實踐,幫助學生認識社會,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增強合作能力,形成面對困難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志願者”活動伴隨者日本的少年兒童的成長,成為了他們學習和生活的一個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不少日本的成年人,還珍藏著他們學生時代進行“志願者”活動所拍下的照片,以他們學生時代就能為社會做出“奉仕”而感到自豪。我有個朋友叫做前田乾也,常常向我如數家珍地“炫耀”他參加“志願者”活動的光榮史:讀小學五年級時就到過中國杭州西湖邊上栽種櫻花樹,中學生時代曾到過非洲的莫三比克修公路,95年大學畢業前剛好遇上“阪神大地震”,在滿目瘡痍的神戶,他足足呆了兩個多月,親手從瓦礫斷垣之中硬是挖出了11個奄奄一息的災民,搬運了無數的死傷人員,結果考試給耽誤了,後來學校破天荒為他和另外三個“抗災英雄”專門設立了考場,才總算勉強通過了考試,終於能如期畢業。雖然當時經濟極不景氣,大學生就業十分艱難,但正是這段“光榮史”,使他如願以償進入了夢寐以求的《朝日新聞》報社,成了一名記者。還有位叫相澤的女大學生,從小就嚮往長大以後能夠參加聯合國難民援助機構的工作,所以從小學六年級開始,每個星期天,她一定會出現在位於東京小平市的殘疾人訓練中心,協助醫務人員為殘疾人作物理治療,幫助殘疾人作康復活動,另外,她還發狠勁學習英語,準備有朝一日能派上用場。當然,他們是“志願者”活動的佼佼者,大多數學生僅僅是一嘗為社會貢獻,為他人服務的樂趣。他們認為,有能力為別人作點什麼事,就證明了自己的社會價值。

日本中小學生志願者活動一瞥

日本中小學校是“志願者”活動的溫床,“志願者”活動拉近了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的距離,改變了過去日本學校教育單一的課程結構,逐漸成為了中小學校最有意義的活動課程的內容。多少年來,“志願者”活動為社會送出了一批又一批具有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的合格人材。

我國中小學生今年來也有類似的活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與開展真正“志願者”活動的初衷尚有不少距離。目前許多類似的活動“作秀”勁頭十足,往往追求轟轟烈烈的場面和鋪天蓋地的輿論,過後則偃旗息鼓,真正留在學生心靈深處的東西所剩無幾。因此,開展中小學“志願者”活動,起碼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重視學生的“服務意識”,強調直接經驗的獲取,逐步地真正地樹立服務社會、服務人類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二、重視學生的“直接體驗”,讓學生輕鬆愉快地開展活動,逐漸將服務社會、服務人類變成自身的一種需要,而不是把課堂教學搬到課室外,人為地製造許多學習任務,這樣容易變成學生的一種負擔。

三、少一些理論灌輸多一些實際操作。現在的學生大都能說許多空泛的東西,但動手操作的習慣和能力極為有限,這當然與我們的教育內容有關,也與我們對“志願者”活動內容和形式的設置有關。

四、少一些宣傳和表彰多一些支持和援助。讓中小學生形成這樣一種觀念:服務社會、服務人類是自然而然和理所應當的事情,而不是額外的事情。

(如需使用,請與本工作室聯繫)

日本中小學生志願者活動一瞥
日本中小學生志願者活動一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