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千芳之所言矛盾有三,王思聰所言皆錯!

花千芳之所言矛盾有三,王思聰所言皆錯!

最近被花千芳老師與王思聰同學互懟刷屏,看到的都在爭論誰對誰錯,完全沒有意義,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花千芳老師數學肯定沒學好,導致其所述言論矛盾重重,而王思聰同學不光得罪了大家還完全懟錯了方向。

首先,作者花千芳,我看過他的小說,寫的挺好,作為一個人,又不可能強求都是完人,什麼都擅長,所以想必他數學肯定沒學好,一天可能光顧著寫小說,數學邏輯功底荒廢的有些徹底。

對於他的觀點,粗看好像是挺有道理的,但是,他的觀點卻禁不住仔細推敲,下面來分析

下吧。他提倡不能全民學英語,更不應該讓孩子浪費寶貴的時光,浪費金錢去學英語,看似沒啥問題,但是,仔細分析以後發現這裡面有三個最基本的矛盾。

矛盾之一:

第一個矛盾的地方就是:我們如果從小不學習英語,那麼長大以後怎麼能夠成為那小不部分需要學英語的人呢?我們不能奢望每一個人都是語言天才,不可能我們明天需要用英語,今天趕緊抓緊學習下就好了?前期要是不學習,可能後期需要付出的精力,時間,金錢會更多,反正對於學習英語十幾年的我來說,一直感覺英語還是不夠用,英語也一直是我的軟肋,不知道要是從大學才開始學習英語,有幾個人能夠學好?

矛盾之二:

第二個矛盾出在這裡:如何區分哪些孩子學習英語是浪費時間,又有哪些孩子應該好好學習英語,難道,家長們都請花大師來挨個摸摸孩子們的後腦勺,“嗯,你天生骨骼驚奇,是個人才,將來必成大器,理應潛心鑽研English,方能保你飛出國門,飛向世界,將來必有大用。嗯,下一個,至於你嘛,天生有反骨,連漢語都可以不用學了,英語更不用學了,反正學了也沒用,因為你連你們村都出不去,想出國更是痴人說夢,還是把學英語的錢省下來讓你爹給你多買幾隻羊去放一放。或許將來還能討個老婆,生個孩子,生的孩子再讓花大師摸一摸,說不定就骨骼驚奇了呢?下一個... ...”

嗯,要是上面所描述的花大師能夠做到,那麼,花老師所言都是可以實現的,也是非常有道理的,並且省時省力還省錢,但是現實是壓根不可能的,我們從小培養,教育我們的孩子,那一個家長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恨不得讓孩子啥都會,英語當然是首當其衝,地位不可撼動。

矛盾之三:

第三,學好英語可以當做一個工具,為啥非要跟崇媚洋外聯繫起來呢,其實英語跟所有其它語言一樣,我們可以學習英語,也可以學習日語,還可以學習俄語,我們的自信是通過大家的努力讓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的提升才來提升的,而不是靠抵制學習英語來達到的,這樣我們可能只能變得越來越封閉,我們學習英語,是因為英語目前為止還屬於世界範圍內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當然,我們的漢語同樣也是使用最廣泛的語言之一,畢竟現在學習漢語也很熱,孔子學院遍佈全球。

思聰同學錯誤所在:

花千芳之所言矛盾有三,王思聰所言皆錯!

對於王思聰同學,懟花老師可以,但是不光得罪了沒有出過國的我們,還懟錯了方向,學習英語難道只是為了出國嗎?這種片面的看法從見多識廣的王公子嘴裡說出來實在是有點讓人大跌眼鏡,可能每年往返於國內外搶購馬桶蓋的大媽們不會英語的應該大有人在,而在國內精通英語卻潛行鑽研的學者也大有人在,我們學習英語的目的只是能夠更好的去認識我們賴以生存的這個世界,去了解燦爛的世界文明,世界文化,畢竟,世界上不只有中國,也不只有華夏文明,還有其他文明,其他精彩等著我們去發現,去探索,人嘛,活著,總是要保持一些對於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的好奇心,不然得多無聊。

就拿我自己來說,我肯定屬於花千芳老師所說的大多數不該學英語的人中的一員,也是屬於王思聰同學所說的截止2019年還沒有出過國的傻X中的一員,作為一名普通人,不是大學者,更不是大作家,無名小卒一名,但是我還是學習英語十幾年,並且還是覺得自己學的不夠好,更不夠用,每每用到都很是恨自己沒有能夠更早點認真學習英語,我學英語絕對不是為了出國,我這輩子也許有機會,也許沒有機會出國,但是,這完全不能成為我不學習英語的理由。

當我再也不用緊盯著屏幕上的被翻譯的憋足的字幕看美國大片時,那種輕鬆與愉悅之情,無以言表,只有我自己明白,當我的耳機裡傳出埃爾維斯 普雷斯利、麥當娜西科尼的歌曲,我才發現原來聽歌不光是聽調子,歌詞也是這麼美,音樂不光有華語歌曲是好聽的!

當我隨便拿起一本英語原著就可以讀的津津有味的時候,我才豁然開朗,作者原來是這麼寫的,傳達的是這個意思,這個時候我才發現,原來這本書的翻譯版是有多爛。我可以去看最原始的英語著作,而不是經過翻譯過不知道多少遍,以訛傳訛可能早已曲解了原作者當時的意思的爛書。

我也可以每天通過觀看CNN、BBC、NYT來了解全世界發生的新聞,涉獵全世界的奇聞異事,而不是去看以訛傳訛的翻譯不知所云。

我非常愛國,更不崇媚洋外,人家國外做的好的我們必須得承認,然後學習他們就好了,隨著全球化的更進一步,世界各國人民的交流機會會越來越多,未來的世界融合,交流,程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不要拿我們目前所見去衡量一切,連100多年前的清朝思想家魏源就提出了“師夷之長技以制夷

”的著名口號,我們現在難道要倒行逆施嗎?

我們有的他們沒有,我們傳承,他們有的,我們沒有,我們學習,完全沒有必要去排擠的必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