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生”王佩瑜:真角兒!

1978年3月4日,蘇州水鄉一戶人家生了一個女孩,姓王名佩瑜。從小就長得水靈,上頭還有個哥哥,母親一心想要個女孩,好把她往洋娃娃上打扮。各種小裙子、蝴蝶結的放了一衣櫃。奈何這小姑娘不喜歡這優雅風範,裙子裡面套條褲子便成了日常。長大後的男孩子氣息就更加明顯,短髮一留就是30年。

“老生”王佩瑜:真角兒!

王佩瑜

小小年紀的王佩瑜,性格卻執拗到不行。愛好廣泛的她,因為舅舅的一句"不會京劇不算牛",毅然決然的踏上了學習京劇的道路。14歲的時候便考到上海開始學習京劇,可能是天賦的原因,在加上她後期的努力,短時間就在整個圈子開始嶄露頭角。而京劇學著學著,就讓小佩瑜著了迷。

“老生”王佩瑜:真角兒!

王佩瑜

王佩瑜是當時第一個學"老生"的女生,原來是建國以後,行業裡有條約定俗成的規矩,京劇裡但凡是男性的角色均由男性扮演。倔驢脾氣的王佩瑜偏不信這個邪,非就跟這"老生"來了勁。隨後,王佩瑜也成了為數不多的"女老生"之一。

“老生”王佩瑜:真角兒!

王佩瑜

1993年,王佩瑜一折《文昭關》唱的驚豔四座,就連當時的梅葆玖都一把抱住她說:"你唱的怎麼這麼好"。從此,王佩瑜算是出了名,京劇這個大圈子人人都知道上海戲校出了個王佩瑜,戲曲唱的是相當好。

2008年,陳凱歌導演的電影《梅蘭芳》,王佩瑜配音了孟小冬。年紀輕輕,履歷卻不凡,人都送她"小冬皇"的稱號。

“老生”王佩瑜:真角兒!

王佩瑜

京劇在過去,是傳統,是全民的娛樂。但是在現在,在一眾年輕人中,逐漸被取代。

時代在改變,王佩瑜就隨著時代改變。在參加《朗讀者》的時候,她將吉他和京劇相結合,展現給眾人另一種形式的表演方法。現在,她在嘗試著貼近年輕人的生活,探尋年輕人喜歡的方式來宣傳京劇。

“老生”王佩瑜:真角兒!

王佩瑜

你若問她這是要扭轉當前已經沒人喜歡京劇的現狀嗎?不是,她只是在用自己的方法向大家傳遞京劇裡的美好。王佩瑜說過:"我表演的是最傳統的京劇,只是在形式上跟隨時代,做些調整。"

王佩瑜開始頻繁的登上綜藝節目,有網友覺得她這樣做有違京劇的靈魂。但在我看來,她沒有。她目前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傳承京劇。

“老生”王佩瑜:真角兒!

王佩瑜

女扮男裝30年,為了宣傳京劇她犧牲了太多。今年,王佩瑜40了,可她依舊堅持在傳承京劇的道路上。

毋庸置疑,王佩瑜絕對是年輕一代裡的真角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