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第一大江灘公園——漢口江灘

漢口江灘,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面積160萬平方米,與沿江大道景觀相鄰,與武昌黃鶴樓景區相望,與長江百舸爭流相映,構成武漢市中心區獨具魅力的景觀中心,是武漢市著名的風景遊覽勝地,“兩江四堤八林帶,火樹銀花不夜天”,這是一位詩人對武漢江灘美景的讚頌。在武漢三鎮的水景中,武漢江灘可謂是這座濱江城市中一道最美麗的風景。有三三兩兩的市民或遊人悠閒地走在綠樹繁花之中,穿行於鵝卵石鋪成的小徑,享受著忙碌生活中難得的閒適。

“兩江四堤八林帶,火樹銀花不夜天”,這是一位詩人對武漢江灘美景的讚頌。在武漢三鎮的水景中,武漢江灘可謂是這座濱江城市中一道最美麗的風景。有三三兩兩的市民或遊人悠閒地走在綠樹繁花之中,穿行於鵝卵石鋪成的小徑,享受著忙碌生活中難得的閒適。

亞洲第一大江灘公園——漢口江灘

漢口江灘(7)

如此的美景,讓人們很難想到在漢口新江灘建成之前,這片土地還是常受水患侵擾、直接影響武漢防汛的一大險灘。

上世紀70年代以來,武漢市江灘被搶佔了184萬平方米,堆著許多垃圾、瓦礫和違章建築物,大量建築物阻水,抬高了長江水位。“擠佔水的空間,水就會將你逼進尷尬的境地。”由於防汛意識的淡漠,武漢江灘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起不到防禦水患的作用。

近年來,武漢市著力加快城市建設步伐,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城市功能。從本世紀初開始,武漢市對武漢江灘進行了防洪及環境的綜合整治。漢口江灘僅第一期工程就搬遷了58家企事業單位,拆除各類阻水建築物9.6萬平方米,使往日一片蕪雜的景象得到了改觀,並清除了江灘的垃圾,疏浚了河道,培育了自然生長的植被。一旦遇到洪水,江水可以直接從上面流走,被淹沒的植被能夠進行再次種植。[1]

在防洪設施方面,武漢客運港至粵漢碼頭原有的10座閘口,整治後封閉了5座,其餘閘口高程也由28米左右抬升到了29.2米。另外,還取消了疊梁黃土的封閘方式,在汛期高水位時採取臨時封堵措施。在排水方面,雨水大部分採用地面徑流的方式直排入江。

在清除阻水建築物和垃圾、增強防洪設施的同時,他們又依不同季節的水位,建起了三級親水平臺:一級為20米高程,寬10米;二級為25米高程,寬30米至50米;三級為28.8米高程,寬10米。分別針對冬季、春秋季和夏季的水位而建,一方面清除了江灘的違章建築和阻水物體,使河道暢通、利於防洪,另一方面使市民和遊客無論在旱季還是在汛期,都能享受濱江城市特有的美景。[2]

亞洲第一大江灘公園——漢口江灘

江灘一景

新建起的武漢江灘不僅擁有大面積的立體綠化帶,還為市民提供了具有濱江特色的公共休閒活動空間。新江灘同時發揮了城市景觀環境綠化生態、群眾健身娛樂和親水休閒活動等三大功能。武漢人對長江情有獨鍾,與江水結下了不解之緣。在過去,由於抗洪的需要,一堵高高的防水牆阻隔了市民的親水情結。現在,江灘的防洪工程建設與環境的綜合整治有機地結合起來,江灘的面貌煥然一新,成為武漢市靚麗的“名片”。

“大氣、精緻、寧靜、開敞、簡潔”的武漢江灘,形成“一軸、兩帶、四區”格局,即江灘景觀軸;堤防景觀帶、濱江親水帶;休閒活動區、中心廣場區、體育運動區和園藝景觀區。音樂噴泉、水上樂園、戲水梯臺等處處體現了親水的主題,讓人們既感受到長江恢宏的氣勢,又能體味到江南小橋流水的韻味。徜徉在江灘上,人們充分感受到水的魅力。“以人為本,服務於民”是武漢江灘的宗旨。這裡名木挺立,芳草茵茵。灘內栽種銀杏、紫薇等100多個品種,近2萬餘株喬灌木,鋪植草坪近20萬平方米,綠化率達70%。陽春草木吐新,滿園綠意;盛夏綠蔭夾道,江風習習;金秋群花吐豔,楓葉顯媚;寒冬玉樹銀裝,江天一色。好一個綠灘與清水構成的生態樂園。

[1]

亞洲第一大江灘公園——漢口江灘

江灘蘆葦

武漢江灘還建有總面積達12萬平方米的健身區,其中漢口江灘健身長廊8萬平方米,包括14個網球場、1個滑冰場、健身步道、游泳池等健身場地。佔地3000平方米的全民健身長廊以及長140米的塑膠跑道更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清晨,這裡是喜歡鍛鍊的人們的好去處。黃昏,漫步江灘,傾聽長江和漢江滔滔的流水,感受那濃重的武漢韻味。

武漢江灘有著金外灘的美名。據不完全統計,武漢江灘自開放以來,平均每年接待中外遊客1000多萬,成為武漢市著名的旅遊品牌。

從地域上講,武漢是一座水邊的城市,長江和漢江橫貫其中,把一座城市分割為兩江四岸三鎮。

從時間上看,武漢又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在中國的近代史上曾經風起雲湧,為世人矚目。

當時間的縱軸劃過地理的橫軸,交會的那個點就是江灘。

江灘是屬於歷史的,它見證了大武漢的繁華和落寞;

江灘也是屬於現實、屬於我們的,在沉睡多年後,它正再度甦醒過來。

作為一個名稱,外灘起源於1843年西方殖民者在上海黃浦江灘地修築的馬路,稱為thebund,中文翻譯即為外灘。

亞洲第一大江灘公園——漢口江灘

漢口江灘

人們對外灘的回憶,其實是根植於對繁華的一種懷念。在人們心目中,繁華本就是城市的重要特徵之一,尤其對武漢人來說,繁華更是“大武漢”這個名詞中的應有之意。

漫步在漢口沿江大道上,從江漢關到市政府辦公樓(前德國領事館),12幢風格各異的百年老建築連綿排列開來,每一座建築的形成,都會固化一段不可改變的歷史,而建築和建築之間則構築了一個城市空間,把過去和現在全都納入其中,同時也暗暗昭示著未來。

從一個路口走到另一個路口,像一本書翻過了一頁又一頁。這本書所要講述的是武漢已逝去歲月中最繁華的一段往事,那是作為近代歷史上僅次於上海的中國第二大工業和貿易中心的武漢,也是中國最西化的城市之一的武漢,而見證這一切的就是江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