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哥哥張國榮,始於顏值,成於才華,終於人品

1、壹 ---- 哥哥,如果還在,已經63歲了!

懷念哥哥張國榮,始於顏值,成於才華,終於人品

前兩天去了一次紹興路見一個友人,我問友人,原來那家張國榮很愛來的漢源咖啡館還在嗎?友人說:不在了。那排封起來的牆壁就是原來的漢源咖啡館。

懷念哥哥張國榮,始於顏值,成於才華,終於人品

我站在那裡駐足良久,物非人也非。

懷念哥哥張國榮,始於顏值,成於才華,終於人品

90年代,張國榮在漢源咖啡館。

我彷彿聽到了2000年9月16日晚上,我和四個好友去上海萬人體育館看張國榮演唱會的情境,五個大型投影屏幕,浩瀚的人海和銀光燈閃,震耳欲聾的尖叫,除了風是輕輕的,其他都是那麼激越。他可以連續20分鐘用他迷人的笑容勾引歌迷融入他的勁歌熱舞,也可以在唱最後一首歌時,用他哀傷的眼神如訴哭泣。

但是三年後,他就已經走到更大的世界去了。

李碧華這麼說道哥哥的離去:“人生風霜雨雪,少年子弟江湖老,紅粉佳人白了頭---你堅決不許人間見白頭。於是以後,人人都老了醜了,你永遠是個萬人迷,傳奇中只有淒厲媚豔與深情,沒有歲月痕跡。“

懷念哥哥張國榮,始於顏值,成於才華,終於人品

2、貳 ----

哥哥的歌曲,現在聽來都是經典。不太炫耀,更沒有過於高亢浮誇的唱腔,但恰最經久不衰。因為他的歌都是真切,感同身受。

從小,父親沾花惹草,母親鬱鬱寡歡,他的童年並不是絢麗,甚至有些暗淡。

偶爾參加比賽,意外獲獎,但是獲獎後並不平步青雲。在臺上唱歌,扔下去自己的衣服被歌迷無情仍上來,受盡冷嘲熱諷。

但是他一直默默向上遊:“成功不會白白降,喝彩聲不想白白承受,求能用功,求能用心,求能做好鼓手。像怒海的小孤舟,冷雨悽風繼續有,我願那苦痛變力量,默默忍淚向上遊。”

而孤獨的堅守,猶如《有誰共鳴》中所唱:“從前是天真不冷靜,愛自由,或會忘形,明白是得失總有定,去或留輕鬆對應”

他相信沉默是金:“冥冥中都早註定你富或貧,是錯用不對真永是真,任你怎說安守我本份,始終相信,沉默是金。”

不管境遇如何,他始終笑罵由人,灑脫地做人。同時,抹淚痕,輕快笑著行。

懷念哥哥張國榮,始於顏值,成於才華,終於人品

8年後,因為一曲《MONICA》走紅,這首曲其實是唱歌自己的六姐的---一個從童年就照顧他給他溫暖的老傭人,從小把他帶大,已經超越母親的給他記事以來的溫熱親情的老工人:“將一生青春犧牲給我光輝”。

他的歌字字斟酌,音符直入靈魂,太多太多,最讓我難忘的是《童年時》:

阡陌、花樹、回望、惆悵。

文字無以言表!

1989年,張國榮急流勇退,在告別演唱會上,一曲《風再起時》唱的熱淚盈眶,特別是唱到:”我沉浮了數十年,在星空裡閃,帶著惘然。“時更是不可抑止。他已經如歌中那樣:“默默這心不再計較與奔馳”,只有暖意,沒有悔意。

懷念哥哥張國榮,始於顏值,成於才華,終於人品

90年代,他有迴歸。一改溫婉氣質,開始野性流露。

《我》更是看到不一樣的哥哥:“誰都是造物主的光榮。不用閃躲,為我喜歡的生活而活,不用粉墨,就站在光明的角落。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在那個年代,他告訴我們,為自己生活,猶如劃時代一閃輝。

懷念哥哥張國榮,始於顏值,成於才華,終於人品

我是那麼幸運。在最需要慰藉、人生充滿陷阱的年輕時光裡,有哥哥無以倫比的歌曲陪伴。每一首,都滋潤心田,至今,讓人回味無窮,值得一生聆聽。我也奉勸現在的90後、00後,回到哥哥的懷抱,那是一種神的信仰,會讓你明白一切。

懷念哥哥張國榮,始於顏值,成於才華,終於人品

3、叄 ----

這樣無塵美好的哥哥,生活中是個沒有明星架子的人。

他有如此高的成就,除了天賦和努力,也和他的好人品有關。他提攜新人,其中最成功的就是梅豔芳,沒有人看好她,但是他認為她有很好的表現力和舞臺掌控力,就不斷鼓勵她,而這時,哥哥已經大紅大紫了;

在李安最落魄拮据的時候,哥哥借錢給他,讓他可以渡過生活的難關。

林青霞說:“在香港演藝圈,你記住,張國榮,向他這麼重情義的不多了。”

懷念哥哥張國榮,始於顏值,成於才華,終於人品

王力宏當年第一次來香港,張國榮很關心他,說“你一個人從美國來,誰也不認識。你以後來香港,我就是你的家人,你就來找我,你不要住酒店,就住我家裡”。

他的這番話,讓王力宏很感動,他的話不是某些人的信口開河,因為哥哥本來就是個言必信的人。

懷念哥哥張國榮,始於顏值,成於才華,終於人品

張國榮與鐘楚紅,隨便一POSE,冬日裡美麗身影

他與人為善。他在商場裡看到一個孕婦暈倒,被人漠然走過,他停下腳步安慰孕婦,幫她打家人電話,直到孕婦安全為止;影迷想要他簽名合影在猶豫不決的時候,他也會笑盈盈地主動和他們打招呼合影。

1997年時,他開始在演唱會間隙設立攤位進行捐款,那年,自己拿出100萬加上募捐的200萬,捐助給香港兒童癌病基金會。1989年,他的全球告別演唱會,他拿出30%收賬款捐贈給當地的兒童慈善機構。後又將6位數字演唱會收益捐贈香港兒童傷殘會。

無子無女的張國榮,視天下幫助孩子為己任,大愛無私。

陳凱歌在評價張國榮時,也感嘆:“這人一點也不諂媚,他很自然,和真實,這是能從眼睛中看出來的。”

懷念哥哥張國榮,始於顏值,成於才華,終於人品

他讓人叫他哥哥,因為:

懷念哥哥張國榮,始於顏值,成於才華,終於人品

4、肆 ----

更然讓我唏噓的是,他對感情的執著。

母親生了十個孩子還要擔心父親沾花惹草浪子不回頭,而父親就在家人眼皮底下頻頻出軌,這讓張國榮對婚姻有了一定的想法。“如果相愛,沒有這一紙婚書,照樣過得很好,如果要分手,這一張婚書也改變不了什麼。”

同性戀,在很多人眼裡,是多麼不堪的感情。

可是,發生在哥哥身上,我反而感到人世間難得的真情和堅守。

他說,自己愛的人恰好是同性。在自己最落魄的時候,唐鶴德相助相伴,1982年12月9日,兩人相識。1983年頭,開始相戀,一直到2003年。

懷念哥哥張國榮,始於顏值,成於才華,終於人品

這樣的場景,你能說,這不是愛情嗎?這是真的感情,相濡以沫,相愛只為自己和對方的心靈,才是最好的春夏秋冬。他們一起前進,一起找好書閱讀,一切談心,一起抵擋風言風語......脫離婚姻勝於婚姻,真的愛對方的愛情!哥哥的愛情,告訴我們愛是動詞,而不是虛詞。

“春天該很好,你若尚在場,初春中的你,撩動我想象,就像嫩綠更使春雨香。”

當愛已成往事後,唐先生依然獨自一人,他有哥哥就足夠了,去年此時他用宋朝詩人蕭泰來的詩來紀念:“千霜萬雪。受盡寒磨折。賴是生來瘦硬,渾不怕、角吹徹。清絕。影也別。知心惟有月。”

那是經歷多少風雨,看透多少世態,又是獲得多少自我,才足以堅守的感情。

懷念哥哥張國榮,始於顏值,成於才華,終於人品

5、伍 ----

懷念哥哥,也是懷念的是那個風起雲湧,真情實感的真正的演藝時代,那是一個明星用不辱使命來斟酌自我的年代。

那時,沒有娛樂至死,而是透著藝術的追求。

擁躉的歌迷,雖然也對自己的明星痴情,但那是用實力說話,每一首歌都是精品,每個電影都是有感而發。不是一定要取悅觀眾,而是真正的從心而上,這樣經典才不絕於耳。那時的我們,和朋友談論明星談論電影談論歌曲,覺得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他們認真,我們追隨,形成一個很好的生態循環。

除了哥哥,還有羅大佑、童安格、譚詠麟、李宗盛、梅豔芳......他們的每個作品都是散文詩。他們把自己的個人IP視為真實的流露,沒有做作,沒有整容、沒有P圖濾鏡,歌詞情深意切,歌聲各見功力,創作充滿魂靈。

而這些星辰中,哥哥張國榮始終是最耀眼的一顆。

懷念哥哥張國榮,始於顏值,成於才華,終於人品

全賴有你共同渡過。感謝哥哥,讓我們在迷茫痛苦的時候,可以輕輕對自己說,不如我們重新來過,然後奔向未來的日子

這個曾經自感不快樂的少年,追尋人生目標被人群嘲過的青年,萬眾矚目灑脫自我的中年,擁有一切,卻自願捨棄世間的哥哥,已經成為了現今娛樂至死、流量至尊這般俗世最好的反諷。

現在的明星,除了那些千篇一律的臉和雷同的八卦新聞外,還有什麼?才華、執著、人品?可那些,正是那個時代明星們都必備的。巨星,不是隨便當的,大師,真是要歷練的。

哥哥的光輝,如今依然堅如火炬,一歲一枯榮般被人懷念。因為他是真的在為藝術、為音樂,為世間最真的東西而從不苟活。他給我們的所得,是教我們如何做人。

用王菲的話來祝福哥哥,其實是祝福我們每個人:“願你已放下,常駐光明裡。”

懷念哥哥張國榮,始於顏值,成於才華,終於人品

——————謝謝閱讀,全文完。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