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女中堯舜!北洋政府舉國哀悼末代太后,場面空前絕後!


1913年2月22日,中國最後一位太后——隆裕太后,逝於紫禁城長春宮,享年46歲,諡號“孝定隆裕寬惠慎哲協天保聖”。隆裕,葉赫那拉氏,滿洲鑲黃旗人,慈禧太后的侄女。光緒十五年被慈禧太后欽定為光緒帝之後。光緒三十四年,光緒、慈禧相繼去世。宣統即位後,尊光緒帝皇后為皇太后,上徽號“隆裕皇太后”。

隆裕哀悼會期間的午門——當時的北洋政府為隆裕舉行國民哀悼會。由參議院議長吳景鐮發起和主持。他在祭文中盛讚隆裕太后的遜位之德, 稱其以堯舜禪讓之心, 贊同“ 共和之美”。依據溥儀退位時,國民政府准予的清室優待條件,“以外國君主最優禮待遇,議定各官署一律下半旗二十七日,左腕圍黑紗”,“參議院休會一天”。袁世凱臂帶黑紗舉哀致祭,並特備賻儀三萬元。民國各地軍政要員,也紛紛向清室發來唁電。

太和殿靈堂以及守靈人員——民國政府則將祭堂設於太和殿內,殿內佈置得極為莊嚴 肅穆,正面紮了一座三門四框式的素彩靈龕,頂端正中掛著一方題有“女中堯舜”的大匾。在靈龕的須彌座上,每一欄杆立柱上,都套著一個素色的空心花圈。靈龕內高懸隆 裕太后的大幅宮裝御影。供案上廣設香花果饌,素燭高燃。供案之前立一大鏡框,內有《退位詔書》,宣佈實行共和國體的詔旨。殿內外,佈滿了奠禮祭品。


高僧誦經超度——太和殿內還扎有三門四框式經臺, 內供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 由大德高僧晝夜輪流誦經, 超度太后亡靈。清室規定,大內佛事,一律“念”。

隆裕太后靈龕——供案前立一鏡框, 內陳宣佈清帝退位、實行共和國體的詔旨。宣統三年, 辛亥革命爆發,各省紛紛宣佈獨立。隆裕在乾清宮最後一次召見群臣, 宣佈接受經南北協商達成的優待條件,並以宣統皇帝的名義正式頒佈《清帝退位詔書》。孫中山曾稱讚隆裕太后贊成共和,交出皇權,為“女中堯舜”。

太和殿靈堂的輓聯——殿內蟠龍金柱、紅柱及殿壁四周, 掛滿了挽嶂、輓聯。其中, 副總統黎元洪的輓聯是:“片語息兵戈,民國酬恩應第一 ;全軍為墨經, 深宮彈亂更何人?”。隆裕太后逝世,在社會上也引起了強烈反響,出現了全國國民哀悼的盛況 。天津《大公報》對隆裕太后給予高度評價:“既非依附於帝王, 亦未嘗有垂簾之政績,而獨以讓德高懷, 召億兆人之謳恩...”。


太和門前參加哀悼會的各界人士——1913年3月18、19兩日,在大和門前廣場隆重召開了全國國民哀悼會 ,到席者達五萬人之多。由參議院參議長吳景濂主祭 ,恭讀祭文 ,盛讚隆裕太后有遜位之德,以堯舜禪讓之心贊同“共和之美” 。

步軍統領衙門護陵——袁世凱令各部總長、各局局長親自前往致祭 ,特派趙秉鈞等軍政大員與遜清御前大臣共同在太和殿侍班守靈 ,步軍統領衙門亦設值班官員輪流護靈。還專派民國儀仗隊 、軍樂隊及守衛人員前往參加喪禮 。京師各學校也於二月二十八日停課 ,以示哀悼 。

哀悼會開始前的太和門廣場——太和門前, 設三門式大素綵牌樓, 上書“哀悼” 二字。 午門內外, 均以降半旗式懸掛中華民國的巨幅五色國旗,並以繩索拉起了萬國旗,門樓牆面掛滿了各界送來的輓聯。天安門前的城樓下,紮了七門八柱的特大素綵牌樓,正中嵌以“國民哀悼會”字樣。


各界人士在太和門廣場弔唁——1913年3月4日,北京軍界、警界、商界、學界、報界、各團體在平介會館集議 ,定於 3月 19日隆裕太后大祭之期在太和殿召開國民哀悼會 ,並致電各省號召社會各界踴躍捐資:“本會規模宜,需用實繁, 恐大薄不足敷,施望協款資贊助 ,時期甚迫 ,翹盼良殷”,並借商務總會為哀悼會的籌辦事務所,全國各地紛紛響應這一號召。

隆裕祭禮,燒紙活——哀悼期間,新聞媒體也對隆裕太后病逝深表惋惜。但與民國大員的溢美之詞不同, 報紙上的評論大都比較客觀。如《中國日報》稱 :“(隆裕)己丑年嫁光緒帝為嫡後,秉性柔懦,失西后歡, 尤與光緒感情不洽, 抑鬱深宮二十餘年。 既無可譽, 亦無可譏。惟清廷退位, 後力居多,將來共和史中亦不失有價值之人物也”。《亞細亞報》評 論:“隆裕太后去歲,不為親貴浮言所動,力主共和,實為有造民國...”

隆裕出殯,96人皇槓抬運梓宮——由於光緒帝的“崇陵”還沒有修完,隆裕的梓宮也只能“恭奉暫安”。4月3日,奉移時由民國政府的儀仗隊、軍樂前引,傳統的滿族執事:門纛、曲律、影亭、亮轎、曲柄黃傘、鷹、狗、駱駝、劊子手、帳篷等隨後。用的是96人的“落地滿黃”的“皇槓”(即黃槓、黃罩、黃槓繩、槓夫戴的青荷葉帽插著黃雉翎,舉黃色白光的撥旗,上書“恭奉暫安”字樣,一直抬至前門火車站。


前門火車站準備運陵的專列——慈禧太后曾經使用的專列,將隆裕梓宮運至河北易州梁各莊行宮內暫安,運載梓宮的火車也經過了特別的處理,重新刷漆彩繪,“如龍罩式,下安膠皮輪,行時平穩無聲。崇陵完工後,12月13日,光緒、隆裕帝后梓宮同時葬入崇陵地宮。 末代太后的葬禮盛大空前,莊重肅穆,彷彿與滿清王朝作了最後的訣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