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伪满洲国百姓的生存状况,1930-40年代老照片


1932年,日本在中国境内成立“伪满洲国”,“领土范围”覆盖蒙古东部部分地区、河北承德、以及除了今天旅顺和大连以外的东三省全境。日本扶持满清末代皇帝溥仪担任伪满傀儡首脑,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伪满政权才树倒猢狲散。这组照片记录了伪满东北地区的百姓生存状况。 图为1939年的伪满东北某地,一个失去双脚的流浪汉露宿街头,只能爬行着乞讨求生。

图为1937年的东北某地,天气寒冷,一个小女孩穿着花棉袄,戴着耳护。从衣着看来家境不错。

图为1939年,东北地区一个满族男孩,后脑留着辫子。

图为1940年的抚顺,大街上冷冷清清,房屋破旧,一个行人头戴斗笠,身穿“蓑衣”赶路。

图为1940年前后,东北地区两个拾煤渣的小孩,衣衫破旧,对着镜头露出稚气的笑容。后面不远处还坐着一个小孩。

图为1937年的东北地区,两个穷人家的小孩在小河沟边上洗衣服。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条小河沟看起来也脏兮兮的。

图为1938年,东北地区一个满族女孩,依然留着满清式的辫子。

图为1941年,东北某地街头,几个小孩子在玩耍。

图为1939年的东北某地,刚下过雪,一个大人用小推车推着两个小孩儿。两个小家伙裹得严严实实,大人的目光流露着慈爱。小推车做得也很精巧。

图为1935年的东北某地,三个学生模样的女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