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惠州,素有“嶺南名郡”、“粵東門戶”、“半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如今的它高樓林立,飛速發展,在這個繁華的大地上,還有多少人會去尋找埋藏在這裡的崢嶸歲月?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下面這些老照片,從1881年的第一張照片開始,每一張都見證了惠州100多年來的滄桑鉅變。這裡有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城市的雕樑畫棟…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東新橋歸善縣(惠州古城圖)

1881年,極有可能是已被拆毀的文星塔,又稱大江塔,位於惠城區下角回龍寺,高於東江邊三臺石。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照片右側是惠州府衙,左側兵勇護著官員出巡。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887年,惠州附近的茶亭。籮筐、扁擔、油紙傘、斗笠、孝順竹,即使畫面移動到二三十年前,也不覺得陌生。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惠州古城街景▼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惠州古城門▼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歸善縣浮橋,從府城隔江望縣城,可以看到水東街一帶的建築。照片中那一排船,充當了浮橋的作用。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15年,最早的民國惠州西湖遊記,是收錄在《學生雜誌》第12期的《惠州西湖遊記》,作者是廣東省立惠州中學校四年級學生魏佐國。

豐湖棹歌▼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照片來源民國五年(1916年)九月十日發行的《東方雜誌》中,老照片最遲攝於1916年。西湖的紅棉水榭景點。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惠州西湖湖心亭▼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惠州西湖圓通橋▼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泗洲塔。宋朝,蘇東坡謫居惠州時,稱此塔為大聖塔,又稱玉塔。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惠州西湖蘇堤▼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清末惠州府河源縣衙(河源原來是屬惠州府管轄)。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清末民初和平縣城▼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攝於1926年的《宋蘇文忠公惠州畫像》。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時間跳到民國,從飛鵝嶺向西,可以望到惠州西湖全景,按現在的話,照片裡應該多個“惠州市人民醫院”。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當時的惠州西湖▼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從府城大東門東望古浮橋,這些豎起的一根根杆子又帶尖,還被幾根線固定著。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惠州當時繁華的水東西路▼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惠州府城北面臨江城牆,船上一根根的柱子是桅杆。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清歸善縣城北面臨江城牆▼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攝於1918-1924年,西枝江,連接惠州與歸善縣的浮橋,從縣城隔江望府城,府城牆的大東門和文筆塔清晰可見。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30年代的惠州西湖,在抗戰前已經是全國著名之旅遊景點,驢友紛至沓來,在民國報刊下留下了不少遊記、風景照。(這張圖要橫著看)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當時的百花洲▼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30年,飛鵝嶺腑瞰惠州府城遠景,88年前的惠州西湖,橋西附近。是我們現在的步行街。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33年11月5日,當年繁華的水東街,包公巷的十字路口。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34年建成的東新橋▼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36年,蔣介石在羅浮山與道士合影。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羅浮山丹灶爐▼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羅浮山黃龍觀▼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羅浮山的道觀裡的道士們,青袍裹身,髮髻鎖發,風雅清韻。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羅浮山沖虛觀▼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羅浮山葛洪衣冠冢▼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攝於上世紀30年代的龍門地派溫泉,圖中左二是前來考察的著名地理學家姚文光。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民國時期元妙觀近景,現在惠城區遺留的一些宗祠,建築風格和這個幾乎一模一樣。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民國初年,元妙觀仍未受戰火破壞,有道人百餘,房舍齊整。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民國時候的泗洲塔。高樓大廈林立的今天,我們很難體會到古人對“高塔”的感覺,方圓百里,僅此一處最高點,人文加自然,那種震撼,是我們不曾有過的。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38年,俯瞰惠州府城北廂,仔細看,遠處有平湖門城門樓、蘇堤、泗州塔。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38年,日軍南支派遣軍在大亞灣澳頭、霞湧一帶登陸,拉開了入侵廣東大陸的序幕。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38年10月15日,惠州第一次淪陷。短短數日,日寇攻陷惠州,次日,博羅淪陷。

在日軍炮火攻擊中燃燒的惠州城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當年被日軍炸燬的中國軍隊汽車的照片,畫面遠處是文星塔。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當時的平湖門,一列列日本士兵走過,這些圖片或許能勾起今天惠州人對惠州古城的回憶和遐想。不過,這不是日軍在惠州遊覽的圖片,而是日軍侵華的鐵證!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日軍進入惠州城街巷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最繁茂的水東街被付諸一炬,日軍放火焚燒店鋪,街上滿目蒼夷,市民死傷無數。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被日軍抓獲的惠州百姓,背景是水東街包公巷。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當時的博羅縣,橫行街頭的日軍。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直徑一尺五的博羅巨竹,直徑一尺五的巨竹如今已無處可尋。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38年10月16日《申報》報道了惠州遭日軍轟炸攻陷的情形。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38年,中國軍隊刊登在《全民抗戰》雜誌上的《華南戰爭最近形勢圖》。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日軍退出惠州時,將使用僅半年的東新橋炸燬。斷橋左邊的那間樓,多年前叫“太白茶樓”。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日寇炸燬的東新橋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橋樑被炸燬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抗戰期間,儘管惠城曾淪陷,飽受日軍肆虐摧殘,但位於東江、西枝江合流處的文筆塔,歷經風雨戰火,至今依然屹立。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位於惠城區橫瀝的炮樓。(說明:如此恢宏的建築物現已不存。)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38年12月2日,惠寶人民抗日遊擊總隊在惠陽成立。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惠州紀念全國抗戰一週年紀念碑被日軍炸燬。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當年博羅縣城的抗戰壁畫。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39年,中國軍隊反攻增城,大軍在羅浮山中。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39年,自羅浮山開赴前線的生力軍。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39年9月,勤勞勇敢的惠州人,又把浮橋搭起來了,遠處兩個橋墩,是被日軍炸掉剩下的。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41年,東江抗日遊擊隊集中待發。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41年,被日軍劫掠後的惠陽廣東省銀行。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41年,從園通橋望西湖塔,中間小島是“夫子彈琴”,現在的“夫子彈琴”極像一把古琴。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42年2月3日,5日晨,惠州第三次陷於日軍之手,膏藥旗高掛龍興門。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中國戰士在惠州城郊用重型機關槍阻擊日軍!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正是這次中國軍民的抗擊,日軍侵佔惠州城後瘋狂報復,姦淫擄掠、殺人放火,無惡不作。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42年,日軍連續3天血洗惠州,城內空曠之地皆成殺人場所。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在西枝江邊一次殺了3000多人,製造震驚南粵的沙下慘案。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43年底,東江縱隊主動出擊,收復大部分據點,圖為收繳日偽軍武器。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45年9月16日上午9時30分,日軍代表在廣州中山紀念堂簽署投降書,向中國軍隊無條件投降。同日下午,日軍在惠州水東街包公巷碼頭向中國軍隊投降。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45年10月2日,《粵華報》報道潮汕、惠陽日軍接受投降情況。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國民黨老兵張濤,廣東惠州人,曾是押解南京大屠殺主犯谷壽夫赴刑場的中國士兵。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在抗戰勝利60週年的報紙特刊裡,看到自己押解谷壽夫的照片,他確信那段經歷不會再被批判而老淚縱橫。老人享年87歲。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47年,廣東舉行全省運動會,惠陽選手周杏新在女子100米賽跑中力挫群芳,勇奪第一。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51年,楊啟明將軍捐資2000萬元修復東新橋,獲惠州鎮修建東新橋籌備委員會贈予錦旗。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抗戰勝利後臨時搭通的東新橋▼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58年末,這張惠州西湖圖更是罕見,因為圖中的牌坊早已無影無蹤。這座牌坊的來頭可謂不小,是用來紀念“晚明四御史”之一的車邦佑。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61年,攝影家陳田的作品,畫面主角是泗洲塔和蘇堤。蘇堤的柳樹顯然是剛種下,如今我們漫步蘇堤,如亭如蓋的柳樹恐怕就是畫面中的小樹苗。(這張圖橫著看)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下面這張圖是惠州人耳熟能詳的九曲橋,同樣是陳田所攝。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62年,攝影家王健拍攝的《惠州西湖》風光照,以豐湖為主體,遠處山影朦朧,體現惠州“三面雲山一面城”的天生麗質。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64年,惠州潼湖,汕頭知青來到獅頭嶺。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當時的獅頭嶺南坡一片荒草地,硬被這群知青挖成溝、開成田。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在這裡他們淌了多少汗、流了多少淚,當他們想起人生的這一段,又何止是艱苦?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69年,惠陽縣毛澤東思想文藝宣傳隊,為迎接中共九大召開,表演“忠字舞”,地點是惠陽縣革委會大院。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69年,惠陽縣港口公社基幹民兵連民兵在學習毛著。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博羅縣石壩公社黃山洞大隊,民兵營學習毛主席著作的輔導員在集體備課。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當時的橋東老市場▼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蘇堤是進出西湖的必經之地。那時候遊覽西湖是非常莊重的一件事情,回家後還要鄭重其事寫一篇遊記什麼的。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用以紀念江逢辰的荷花亭,也是老惠州人的集體記憶。豐渚園建成後,老荷花亭拆除,建了江孝子亭。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80年代的惠陽師專,古代豐湖書院之地。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90年,正修建的惠州大橋。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93年,江北。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1997年,商業步行街改造建設中的場景。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90年代末,惠州第一家麥當勞門口拍攝的。旁邊就是英達商場。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2003年,濱江西路。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2006年,在修建的合生大橋。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2015年,惠州早晨

商業步行街。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2017年,惠州夜景。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2018年,惠州,現在。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這些老照片,讓我們看到了一段段關於惠州鮮為人知的故事。惠州,經得起時間的考驗,這座城市的人們也在為著它的發展忙碌著。

半城山色半城湖,100多張老照片,還原“嶺南名郡”惠州百年曆史

但是,我們也要銘記歷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來。砥礪前行,才能不負當下!

(歷史圖影館,敬候關注。歡迎轉發、收藏、評論、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