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先聲奪人,後發制於人

2015年,因為父母先後住院手術,我暫停了北京的工作,回到西安照顧父母。親身經歷了老人在醫院中面對種種現代化的流程、儀器、以及幾乎每週都有變動的規定和安排時的無助與茫然。我決定放棄北京的工作留在父母身邊,陪伴他們終老。

彼時的西安,具備內陸二線城市的一切特徵,新申請一家企業,親自去辦理,前前後後跑N趟,辦事員的要求就如孫猴子的臉說變就變,從不一次講清,問多了就皺眉甩臉。旁邊遊弋的代辦公司人員笑著說:帥哥,你何必呢,交給我分分鐘搞定。

西安:先聲奪人,後發制於人

已到而立之年,身邊朋友同學漸漸感覺到了工作的壓力以及未來的迷茫。就在我從北京回到西安的這兩年,同樣也是很多人離開西安再闖北上廣的時間段,幾乎每個週末的咖啡館裡,朋友們都不解我為何放棄北京那麼好的機會回到西安,同時也向我取經在一線城市的生存之道。

只有我自己清楚,我不能在離開這裡,相對比高薪與機遇,對於我來說沒有比父母的健康與陪伴更重要的事情。但面對友人的抱怨和質問,我也會開始質疑自己:回到西安,是不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西安:先聲奪人,後發制於人

時間來到2017年,過去兩年去往一線或南方城市的朋友聯繫漸少,從他們更新不多的朋友圈裡能夠撲捉到一些蛛絲馬跡:很忙,很努力,很有希望。

此時(2016年12月底),西安市的部分媒體在報道,一位50多歲的幹部登上西安城牆撿了27個菸頭,從而在網絡上引發了到底是“作秀”還是“改革”的輿論。時至今日,“全城失戀”的西安人或許懷念起那一刻都會溼了眼眶。

是的,2017年對於西安市的意義無法用文字來衡量與評價,這一點實時關注西安發展的本地人和外地人都懂。“菸頭革命”、“廁所革命”、“行政效能革命”正式推出。

西安:先聲奪人,後發制於人

但是,城市衛生環境良好本該就是城市現代化文明建設的標準,政府對外窗口服務親和也本就是本職所在,且在這兩點上全國有多數城市已經走在了前列。西安要想發展和突破,必須結合自身的特色,權衡其他城市的現有決策,查漏補缺,先聲奪人。

2017年2月20日,西安市對外發布《進一步吸引人才放寬部分戶籍准入條件戶口登記工作規範》。該《規範》被媒體稱為“史上最低門檻的戶籍制度”,分別在“辦理流程環節、落戶門檻以及要求條件”等多個方面做到了當時全國城市吸引人才的“最簡、最低和最少”。

但網友的評價兩極化,部分網友認為:這樣搶人,重量不重質;也有部分支持的聲音:改變+創新=進步。

當時我正在工商所辦理三證合一,看到西安的這條政策,我沒有表態持觀望態度。內心的想法是:執行的如何,也就是看看到底效果如何。

接下來西安市又在2017年6月,進一步放寬了落戶年齡限制(本科學歷落戶放寬至45歲,研究生以上學歷不設年齡限制)。

結果呢?很明顯,2017年西安市新增戶籍人口35萬人。

隨後的2018年,西安市又分5次優化了落戶手續、落戶通道、專門設計了落戶APP以及針對企業落戶登門服務辦理等服務。

成績如何?2018年西安市新增戶籍人口75萬人。

就在近日,據媒體統計2018年我國人口增長超過20萬的城市有9個,西安在列;全國人口增長超過30萬的城市只有4個,西安依然在列。

西安市2018年以38.7萬人的淨增人口位列全國第三位,排在深圳和廣州之後,唯一的北方城市。(新增戶籍人口與淨增人口有差額,說明一部分常住人口轉化為戶籍人口,還有一部分落戶西安,但仍在原城市工作)。

西安:先聲奪人,後發制於人

西安市取得這樣的成績,得益於率先發力,向全國“搶”人才,部分媒體只看到西安市對於人才要求的放寬,卻忽視了西安市在落戶手續、落戶通道、落戶服務上的簡、順、優。在吸引人才落戶上取得了先聲奪人的口碑,又在那些方面表現出“後發制於人”的成績呢?

回答:中歐班列!

中歐班列是指按照固定車次、線路等條件開行,往來於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集裝箱國際鐵路聯運班列,鋪劃的西、中、東三條通道中歐班列運行線班。

其中分別有:

重慶-杜伊斯堡,2011年3月19日開行,開行6年後突破1000列,成為中國首個突破千列的中歐班列。

成都-羅茲,2013年4月26日開行,其中2018年開行1591列。

蘇州-華沙,2013年9月29日開行。

武漢-捷克、波蘭,2012年10月24日開行。

長沙-杜伊斯堡,2012年10月30日開行。

相對於重慶、武漢、長沙早在2011、2012年就開通中歐班列,西安於2013年11月才始發開通了以“長安號”命名的國際貨運班列,採取一干兩支(西安—阿拉木圖、西安—莫斯科)的開行路線,每月開行兩班,主要運輸貨物:汽車配件、石油鑽井設備、水泥等。無論是在始發開通時間、開通列次、開行總量、重在率、貨運量均低於其他中歐班列。

但先發制人,後發亦制人。西安厚積薄發,發揮“一帶一路”的區位優勢、時效和成本優勢。2018年西安共開行中歐班列“長安號”1235列,在實行開行總量、重載率和貨運量方面均位列全國第一位。

2019年3月22日,襄西歐(襄陽-西安-德國)國際貨運班列首發;

3月25日,西安-寧波、西安-青島陸海聯運班列從西安港正式始發。同天,中歐班列(西安)集結中心合作論壇暨共建陸海聯運大通道建設倡議發佈儀式在西安舉行,會議主旨將西安打造成高質量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和中歐班列集結中心。

與會嘉賓表示:無論從區位、設施、政策以及歷史文化等多種軟硬條件看,西安是最適合構建全國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的城市。建議西安港強化市場為導向,做好西向和東向班列的運營,進一步凸顯西安港樞紐港的地位,以高效率和高質量發展,吸引貨運聚集,提升貿易產業。

西安:先聲奪人,後發制於人

從2013年始發每月兩列到2018年全年1235列,從一干兩支到中歐班列集結中心。西安市發揮區位優勢,通過共建共享和資源集約,提升通關便利化,降低綜合物流成本,並不斷優化服務水平和貿易環境,實現各方利益共享,風險減少。取得了更多國內以及國際城市的認可和信賴,實現了“後發制於人”,最後,期待西安打造成中歐班列的集結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