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閱讀更多軍旅美文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長沙炮校是我軍旅生涯的第二站。1982年9月,我在部隊通過全軍高考來到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沙第三地面炮兵學校,開始了我兩年的軍校生活。轉眼間我們已告別母校三十四個年頭,每每翻動塵封的像冊,憶起那似水流年,激情燃燒的青蔥歲月,腦海似如潮湧,感慨萬千!撫今追昔,操場上、教室裡、宿舍中、花池邊,從韶山沖、花明樓到湘江兩岸、橘子洲頭、嶽麓山上,留下了太多的回憶與感念。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戰神廣場突顯神威,塵封的記憶從此開啟

1978年在軍事大變革的浪潮中,第三地面炮兵學校在長沙誕生,1986年7月1日,長沙炮校更名為長沙炮兵學院,1999年6月併入新組建的國防科技大學,更名為國防科技大學炮兵學院,直至2004年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1982年7月本人有幸從遙運的北國邊陲,來到母校一大隊五中隊,開啟了我的軍旅人生又一次全新的體驗。

五中隊是一支於當年6月剛剛組建的火箭炮指揮專業隊,我們是火箭炮隊組建後招收的首批學員,1982年9月入校學員136人,1984年7月畢業學員134人。

長沙炮校存續二十多年的光輝歷程,為強軍固防,建設強大的人民炮兵,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一批又一批有志青年懷揣夢想從這裡起航,奔赴邊疆、奔赴海島、奔赴高原,走向祖國的四面八方。能夠有幸在這光榮團隊裡留下青春奮鬥的足跡,深感無尚的榮耀與自豪。

說到長沙,曾令多少青年人神馳嚮往,即使沒有去過的人,也很自然地聯想到毛老人家《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的著名詩句。中學語文課本中也有毛岸青和邵華的《我愛韶山的紅杜鵑》,"佇立橘子洲頭,漫步湘江兩岸;回清水塘,登嶽麓山;徘徊板倉小徑,依戀韶山故園…"等描寫長沙自然景觀的優美詞句,讓我們很早就迷戀了古城長沙。

作為軍旅生涯的一站,能到長沙學習生活兩年,並非是我的主觀願望,也可以說是沒有想到的事。當時部隊戰士考上軍校後不是自己選擇專業和學校,而是部隊根據你當時的兵種統一安排,根本沒有"自願"一說,只是知道自己考上了,究竟是哪所學校、什麼專業一概不知。當接到"長沙第三地面炮兵學校錄取通知書"的時候,甚至我還不知道有這麼一所學校。

當年我正服役於68軍守備九師炮兵團三營九連任副班長,駐地在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鐵嶺河鎮。82年我們團考取長沙炮校的只有我和一名來自黑龍江望奎籍的戰士徐波。我們結伴同行,帶著連隊首長的囑託和戰友們的羨慕與期盼,8月26日踏上了開往長沙的列車。當時對我們兩個來自北方人來說,能到南方的省會城市去讀書,而且還是偉人的家鄉,其高興的心情真是無以言表。

列車緩緩駛入大虎山站,這是我家鄉的小站,自從軍以來已近兩年沒有見到父母雙親了,真想回家看上他們一眼,可為了不耽誤報到時間,還是忍住了思鄉情結狠心前行,心境真是五味雜陳,可見當時求學心情是多麼的迫切。中途在北京中轉,廣場上偶遇考入同一所學校,來自遼寧海城39軍的梁洪海同學,有志同道合者一路相伴同行,排除了些許寂寞,緩解了旅途疲勞,憑添了幾分歡樂。

我們乘座的北京至長沙的1次特快,次日半夜11點多到達了長沙,我們拖著行李走出站臺,此時站前廣場已有接站的同學,舉著接站牌在等候,幾臺解放卡車整齊的排列站前,半小時後與先期到達的同學分乘卡車向學校開進。乘著燈火輝煌的夜色,一路好奇地欣賞著北方城市難已見到的夜景,不知不覺來到了學校。列隊、點名、分班,暈頭轉向懵懵懂懂地被命令站成一路縱隊,然後被左邊一個右邊一個地扒拉開分成兩隊,被分別帶走。迷迷糊糊之中不記得被誰帶到班級宿舍,人困馬乏的我倒頭便睡,直到洪亮的口號和整齊的跑步聲將我從夢中驚醒,我一骨碌爬起來,扒窗向外望去,才豁然感到自己已到了夢中嚮往的地方------長沙炮校。

從此開啟了緊張忙碌的訓練學習生活。軍事地形學、戰術、射擊等專業課,課堂就在野外,軍用卡車拉著我們去實地授課。1:50000的軍用地圖、指北針、望遠鏡、作業包是我們每個人的標配。我們幾乎跑遍了長沙周邊的山山坳坳。全年一張課程表,無論春夏秋冬,無論颳風下雨,雷打不變。我的印象一是冷,寒冬時節坐在山頂高地上,寒風吹來,冷到手腳不聽使喚,寫字標圖手抖動的標不準位置。二是下雨,湖南雨水多,野外上課經常遇到下雨,地圖圖版上蒙上了塑料薄膜,同學們穿著雨衣作業,真是辛苦萬分。

人其實就像是在時空中游蕩的浮塵。有的地方一掠而過,沒有留下任何的印記。有的地方遙不可及,或許壓根就到不了。還有的地方算是停下來了,不知什麼時候一陣風來,又飄向遠方。

初到長沙第一感覺就是熱, 9月的長沙嬌陽似火,熱的人幾乎要窒息,在街上隨便轉轉,炎熱加上睏倦,對街上的一切都失去了關注,眼前空無一物,彷彿是行走在一個人的街道上,茫然不知自身為何物。北方來的我們真的很難適應,熱的人白天晚上睡不著覺。到學校後的第一個禮拜天,我就跑到黑石鋪商店裡買了一個大蒲扇,平時藏在床鋪下面,晚上熄燈號吹過,待區隊長檢查完就寢情況,又偷偷地溜出來,坐在二樓的走廊上扇著扇子納涼。尤其是7、8月份,早上出操回來軍裝就溼透了,趕忙到洗漱間衝個涼水澡。吃過午飯,再衝一次。晚飯後再衝。夜裡睡不著,偷偷起來找地方還要衝一次涼,好在洗漱間內都有簡單的淋浴設備。軍裝在身上是溼了幹,幹了又溼,一天不洗就全是白花花的汗漬,早晨起床,床板上被汗漬侵溼過的人影依稀可見。

長沙冬天的冷,也令人恨的咬牙切齒。在保暖的個人裝備上,部隊倒是沒有虧著我們。絨衣絨褲、棉衣棉褲,應有盡有,只是長沙的冬天實在是太惡劣。冷的時候,氣溫在零度上下徘徊,走到哪裡都是一樣的陰冷潮溼,讓人有暗無天日的感覺。

長沙炮校就坐落在長沙市天心區黑石鋪,屬於長沙市的郊區。學校管理非常嚴格,軍事訓練也非常正規,因為這裡畢竟是培養部隊軍官的地方。日常管理嚴苛到就餐後不能私自返回,必須兩人成伍,三人成行,嚴格按隊列要求行進。內務被子摺疊標準45cmx50cm,誤差不得超過1cm。中隊內全體戒菸等等,當時感覺簡直有點不近人情。我們五中隊又是教學改革試點中隊,教學內容囊括了基層部隊需要的所有內容,每天九節課滿負荷運轉,除正常的軍政科目,還要學音樂簡譜指揮、各種球類裁判、後勤伙食管理等等真是五花八門,雖說苦點累點,現在回想起來收穫還是滿滿的。

節假日外出是同學們共同期盼的快樂時光,由於管理嚴格,所以我們很少有時間外出。學校按每個中隊學員5%的比例給各中隊發放外出證,沒有外出證誰也出不了學校的大門,所以外出一次非常不容易。記得有一次好不容易輪到我可以請假外出了,我和其他班的幾個同學相約,乾脆哪也不去,直接坐公交車去了橘子洲和嶽麓山。

其實,橘子洲是位於流經長沙市湘江中的一個島嶼,地理位置順江狹長約5公里。她以嶽麓山為鄰,與湘江水作伴,一面青山,一面城的獨特景觀,秀美靚麗,美不勝收。遠在唐代,這裡就盛產南橘,遠銷江漢等地。嶽麓山位於長沙市湘江西岸,這裡山澗幽壑,樹木蔥翠。全國四大書院之首的嶽麓書院為湖南大學的源頭,位於嶽麓山抱黃洞下,歷千年而不衰。山上的愛晚亭是毛澤東青年時代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讀書時經常在此溫習功課的地方。能到主席坐過的地方坐坐,對於那個年代的我們來說是一件多麼幸福和值得驕傲的事啊。

來到軍校學習的第二年,也就是1983年3月,我們又有幸來到湘潭市韶山沖參觀毛澤東故居。後來,根據軍事地形學訓練的安排,我又來到了離韶山沖30餘公里,同是湘潭市的寧鄉縣花明樓。這裡是原國家主席劉少奇的故鄉。劉少奇的故居是後來按照原貌重新建造的。與韶山沖毛澤東故居前熙熙攘攘的參觀人群相比,當時的花明樓要顯得冷清得多,故居里也沒有什麼陳設,主要以照片和文史資料為主。

同期我們又來到長沙市望城縣蓮花鄉,這裡是雷鋒的故鄉,也是雷鋒參軍前工作過的地方,在雷鋒紀念館我們共同裁植炮桐樹以示對英模的紀念。看著這位影響了中國乃至世界的英雄故里,回想著他最終卻把生命奉獻給東北黑土地,當時真是感慨萬千。

說難忘長沙,不只是因為那裡的山山水水給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不只是因為我到過偉人和英雄的家鄉,還因為那裡有讓我終身難忘的、熱情好客的湖南人民。作為炮兵指揮專業的學員,我們幾乎常年外出進行軍事地形學、炮兵偵察、射擊指揮、測地、按圖行進等軍事科目訓練,經常近距離地接觸當地百姓。有時我們渴了、累了,就會到老鄉家坐一會,好客的湖南人無一例外地會馬上給我們端上熱氣騰騰的茶水,但他們從來不像我們北方人第一個動作是給客人拿煙。湖南人吸菸的相對很少,尤其是在鄉村,最起碼這是我的感覺和印象。

長沙給我留下了太多的回憶。到今年我離開長沙已經34年了,這34年來長沙的變化我一無所知。長沙,你還好嗎?好客的湖南老鄉,你們還好嗎?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想當年風華正茂,十八歲開花年紀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北疆哨所,鋼槍緊握,一棵紅心向黨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來自北疆,羊皮大衣,盡顯嚴寒時尚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和藹可親的隊首長,值得尊重的老大哥,全隊心中的主心骨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教室作業,雖擺的姿勢,但場景真實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站在橘子洲頭,遠望萬山紅遍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佛前留影雖不妥,佛主不怪保佑我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第一次踏上韶山沖,心裡高興又激動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湘江橋頭留個影,終生難忘戰友情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愛晚亭前憑欄遠眺,湘江如帶,橘洲如帆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偉人故居前,留下青春笑顏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教學樓裡,難以忘懷,緊張活潑的生動場景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兵操教室,教員細心講解,學員全神貫注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學術交流,是不是有點將軍範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野外作業,偵查、連測、五大法則決定諸元精益求精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兵器操作,考核嚴格,讓人緊張冒汗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確山演習,沙場點兵,紅藍對抗,體味戰火硝煙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靠前指揮,指示目標,決勝千里之中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精準打擊,首發命中,是炮兵不變的目標追求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是軍人永恆的規矩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戰神的威力,排山倒海,點燃寂靜的夜空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陣地前合個影,留做永恆的回憶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訓練間隙抽根菸,歡聲笑語不斷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整容鏡前練軍姿,留下永久紀念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露天電影,風雨無阻,雷打不動,展現優良作風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百分之百的紅色影片和傳統教育片,讓人百看不厭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教學指揮中心,多少教學與管理指令由此發出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八百米障礙,苦練精兵,灑下無盡汗水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圖書館裡,座無虛席,勤奮苦讀,爭做“四有”軍人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食堂小路,一路三有,歌聲、口號、正步聲聲震天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大操場憶當年,閱兵、娛樂、訓練,龍騰虎躍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車炮揚,鐵流滾滾,從這裡走向訓練場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教學樓前,留下終生難忘的青春印跡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團結戰鬥的五班,讓我們永遠銘記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區隊全家福,盡顯同窗情誼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中隊全家福,留下永恆的記憶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長沙火車站,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遍佈天涯同學情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長沙炮校,在我軍的歷史長河和序列中,僅僅閃現了26個春秋。如今她的魂魄已被各位同學、戰友飛散在祖國各地,僅剩一個殘破的身軀,仍然躺在黑石鋪這個地方。時光已逝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昔日的輝煌終將逐漸被歷史淡沒,可在那裡戰鬥過的同學、戰友們,為之輝煌而付出的心血、汗水、青春和收穫的戰友情誼,將終身難忘,永駐心間。遙祝天南地北的同學們,健康快樂!一生平安!

夢牽長沙憶當年——我在炮兵學院的歲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