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炸40万斤麻花,纯赚60余万元,你见过晋南第一麻花铺吗


图片上正在检查麻花质量的人叫张北旺,今年57岁,是山西省万荣县人。他在万荣县高村乡政府所在地的高村街道上开了一家北旺麻花铺。自己的名字“张北旺”已经在国家工商局注册登记。这个麻花铺一天要炸20袋面粉的麻花,冬天旺季一天能炸30袋面粉的麻花。一年平均炸40万斤麻花,堪称山西省晋南第一麻花铺。火红的生意也为这位农民带来了年纯赚60万元的效益。

在山西省晋南一带的农村,有着过年家家户户买麻花的习俗。没有麻花就不叫过年,可见麻花在晋南人民中的地位。现在经济发展了,农民富裕了,家家户户一年四季家里都离不开麻花。所以,在晋南的二十多个县,都有数量不小的炸麻花的店铺。但是,要数规模和效益,没有人能比上北旺麻花铺的。

张北旺为人低调,在北旺麻花招牌的门口,只有一个炸麻花的锅子,进门也只有一个案板坐着几个人在搓麻花。然而,到了后院,立刻看见还有两口锅在炸麻花,房子里面还有两副案板,十几个人在搓麻花。图为一个案板的熟练师傅在搓麻花。


随着农村的逐渐富裕,麻花的花样也越来越多,有油酥麻花、硬面麻花、小麻花、甜麻花、撒子、软麻花等等。但是作为炸商品麻花的北旺麻花铺,一年四季只炸普通麻花和软麻花、硬麻花几个品种,因为销量实在太好了,光是这些麻花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去炸花样麻花啊。

麻花要好吃,必须原料要好。因此,张北旺选择了晋南的优质小麦粉作为原料,晋南小麦生长期长,出粉高,劲道。食用油选用新疆的大桶棉籽油,这种油符合晋南老百姓的口感,这里的百姓世世代代就食用棉籽油。而且用这种油炸出的麻花金黄油亮,看着就有食欲,咬上一口,香气满口。

要想炸好麻花的还有一道工序十分重要,就是要掌握好发面的技术,发的面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既不能发过头了,又不能没有发虚。发好面再根据麻花的大小,剁成几子。再在几子上抹油,然后再醒面。当地人叫剁的几子的大小,叫头,就是一斤面计划炸八把麻花,就是八个头。


面醒好后,就可以搓麻花了。搓麻花是个技术活,一个是搓麻花的速度,一个是搓麻花的花样。而且是一个案板上几个人同时配合,各干一样,上劲的专门上劲,成麻花的专门成麻花,要速度协调,步调一致。这样才能提高效益。北旺麻花铺的搓麻花的工人都是当地的农民,而且是年轻的女孩子。他们心灵手巧,手脚麻利。都是干了几年的老工人。

这些熟练的搓麻花的女工,他们搓麻花的时候,会像艺术家的表演一样,令人目不暇接。他们的双手在案板上有节奏的跳跃、舞动,一条条发好的面条在他们手中瞬间变成了一条条的麻花。

张北旺的麻花铺炸的麻花,颜色上金黄油亮,口感上香气四溢,或清脆、或软乎。符合大多数人的口感。因此,他的麻花除了销到本县的各个超市、商场、菜铺以外,还销售到运城市的临猗、河津、盐湖、闻喜等县和临汾市的一些县市。

张北旺是炸麻花的世家,祖辈们就是炸麻花的。他记得爷爷就是炸麻花的,到了父亲手里,依然是炸麻花的。面对现在的势头,张北旺依然是不满足的。他计划在扩大规模的基础上,再增加麻花的花样,当然核心依然是保证麻花的质量。使张北旺注册的商标声誉响遍晋南大地。图为张北旺夫妇和部分员工在一起合影。请关注头条号“解福昌123”,你将会看到更多的百姓和三农故事。#今日头条摄影大赛#、#最有意思的乡村影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