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敢看這部電影!我怕看了之後鼓起勇氣逃離現在的生活!

長大成人的你一定在為調劑乏味的生活做努力吧?

也感嘆成年人的世界煩惱痛苦大過快樂吧?

你……還相信奇蹟嗎?

我不敢看這部電影!我怕看了之後鼓起勇氣逃離現在的生活!

如果大家變得更好,是不是就能重新在一起?

《奇蹟》是2018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得住是枝裕和的作品,講述了一個原本以為世間已經絕跡的純真故事:

一對夫妻因價值觀不同最後走向了離婚的道路,原本幸福的一家四口被硬生生地分隔在兩個不同的世界,一個跟隨爸爸,一個跟隨媽媽。

跟隨爸爸住在鹿兒島的航一和跟隨媽媽住在福岡的小龍,吃著不同的食物,上著不同的學校,過著不同的生活,努力分享彼此不同的感受。儘管分隔兩地,還是會不經意地說出同樣的話:頭髮溼溼的才舒服啊!

對少年老成的航一來說,白色的火山灰就像成長的煩惱般無處不在,恣意地飄落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不喜歡變化,又不擅表達,總是用賭氣的方式說著彆扭的話,做著徒勞的事,擦著永遠都擦不完的火山灰,彷彿這樣就可以回到從前。

對隨和寡淡的小龍來說,總想著“如果大家都變得更好,是不是有一天,一家四口就能重新生活在一起?”

於是……

當媽媽用章魚小丸子扔向爸爸的時候,默默地將所有的章魚小丸子塞進嘴巴里,以為吃下所有的章魚小丸子,爸爸媽媽就不會再吵架。

當爸爸媽媽離婚的時候,雖然很想和媽媽哥哥在一起,可為了不讓爸爸太過孤單,還是選擇陪在爸爸的身旁。

當爸爸去演出的時候,用幼小的肩膀承擔起幫爸爸賣CD的工作,期待爸爸的音樂能受到更多人的喜愛……

成人的世界往往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在孩子內心所投射的傷害。成長總是被迫的,當你張開透明羽翼想要擁抱一個美麗世界時,卻發現它並不完美。

我不敢看這部電影!我怕看了之後鼓起勇氣逃離現在的生活!

如果純真不過孩子氣,就讓夢繼續吧!

傳說當鹿兒島開出的“櫻”號列車和博多開出的“燕”號列車以時速260公里交錯而過時,會產生巨大的能量,如同流星劃過的霎那。如果在那一瞬間許願的話,奇蹟就會降臨。

於是七個有著瑣碎煩惱和閃亮夢想的孩子,分頭踏上了他們奇趣溫暖的尋夢之旅……

偷偷喜歡小幸老師的小佐

想要成為職業棒球手的小真

單親家庭長大、夢想成為演員的惠美

希望更會畫畫的環奈

想要跑得更快的廉鬥

期待一家四口能重新生活在一起的航一和小龍

為了實現這次不可思議的旅程,他們撒謊、演戲、守著自動販賣機撿別人掉下的零錢、冒充大人筆跡寫承諾書,如同生活中所有那些追逐夢想卻並不完美的孩子一樣,做了勇敢而荒謬的事,讓人既忍俊不禁,又心疼不已。

現實有時候是殘酷的疼痛;而故事裡面,我們能夠編織起夢與希冀,活著拒絕乏味的人生和現實,是純真的甜蜜。熱血屬於少年;而純真,則屬於孩子。

我不敢看這部電影!我怕看了之後鼓起勇氣逃離現在的生活!

比起自己的幸福,哇啊啊啊才是更偉大的夢想啊!

在列車交會的那一剎,七個純真的孩子用特殊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獨一無二的成長儀式。

一心想要跟小幸老師結婚的小佐,許下了“爸爸不要再玩兒小鋼珠”的願望;

希望成為職業棒球手的小真,卻為了“彈珠”的復活而放棄了自己的理想;

真正的願望是變成假面超人的小龍,早已在列車呼嘯而過的那一瞬間忘記了自己的願望,只希望爸爸樂隊的CD能大賣;

夢想著一家四口團聚的航一,在最重要的一瞬間卻因為猶豫,只發出了“哇啊啊啊”的奇怪聲音;

……

可是,比起自己的幸福,哇啊啊啊才是更偉大的夢想啊!在自己的願望和大多數人的幸福之間學會放棄,選擇犧牲自我、成全他人的孩子們,突然間就長大了。生活或許有不盡人意之處,但一路跌跌撞撞期待著努力著、碰過壁的人生,才是最真實的成長曆程。

長大成人以後,或許很難再像孩子一樣相信奇蹟。一切似乎並沒有多大改變,曾經的夢想也還沒實現,自己還是那個生活中最平凡的人。可是曾經為了夢想放聲吶喊的那一刻,卻一定會永遠定格在腦海中,成為心底的珍藏。

我們需要相信,不,一定要相信,曾經努力嘗試過的人生,一定會更加閃亮。

我不敢看這部電影!我怕看了之後鼓起勇氣逃離現在的生活!

日常生活就很美麗,生命本身就是奇蹟。

是枝裕和並不喜好英雄式的情節,而是希望捕捉這個世界突然展現美好的瞬間。

某種童年的氣味、某個平凡的場景、某個溫暖的笑容……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吉光片羽,都是創作的哲思與靈感。

2011年,JR(日本鐵路集團)為了紀念博多到鹿兒島中央的九州新幹線全線通車,邀請導演是枝裕和拍攝相關主題的電影,可以說《奇蹟》是交給JR(日本鐵路集團)的一篇命題作文。

一條新幹線牽繫著幾代人的傳承、生活和夢想,是枝裕和用靜水流深的電影語言,不動聲色地講述了一場小小的卻足以撼天動地的童年奇蹟。

他交出的這份答卷,分明比滿分還高。但看過書才知道,原來導演大人竟在《奇蹟》裡“夾帶了私貨”。

大學畢業那年,24歲的是枝裕和曾從博多乘坐電車抵達柳川,順路去了趟熊本,然後轉道鹿兒島,再搭乘渡輪去奄美大島和屋久島。

這趟悠長旅行,真實目的地其實只有一個,就是去鹿兒島約見一見鍾情的女孩,但他不想讓女孩看出自己的心思,所以努力營造出“在旅途中順便來一下”的感覺!

我不敢看這部電影!我怕看了之後鼓起勇氣逃離現在的生活!

在鹿兒島逗留期間,女孩開車載著是枝裕和去了櫻島。火山就隔著車站大樓,站在不遠處,每天噴好幾次煙,大家早已泰然自若,只有是枝裕和驚訝得睜大雙眼。

臨行前買下鹿兒島名產“輕羹”,這味道似甜非甜,不夠過癮,沒想到25年過去,卻早已成為心頭最愛。

是枝裕和安排《奇蹟》主角母親的孃家經營和果子鋪,並把外祖父設定為已經退休的輕羹師傅,把最初對櫻島的驚訝和對輕羹的不適感,滿滿地投射到了剛從大阪搬來的小學六年級的主角身上。

“雖然我的愛情最終沒能開花結果,但當初的體驗經歷了25年光陰,孕育出一部電影,那趟餘味苦澀的旅程也不算白費。”

有時候,時代很遠,世界更遠,瑣碎的日常才是最有力的考驗,考驗我們怎樣以吉光片羽對抗細枝末節,度過這看似疲憊卻奇蹟閃耀的一生。

這個世界似乎永遠不缺跑在前列、不斷加速的人,但是枝裕和走得不疾不徐、波瀾不驚,欣賞著一路走來沿途的風景。

就像他曾經說過的那樣:“我女兒現在三歲,拍《奇蹟》時,我就想著這是等她十歲時讓她觀看的電影。我想對她說,世界如此精彩,日常生活就很美麗,生命本身就是奇蹟。

延伸閱讀

《奇蹟》

我不敢看這部電影!我怕看了之後鼓起勇氣逃離現在的生活!

下載博庫圖書館APP,免費閱讀全書

@日本亞馬遜影迷評論

像童話一樣,讓心溫暖的作品。在接近50歲的時候還能寫下這樣的故事,是枝裕和是一個少見的擁有單純心靈的人。

@日本亞馬遜影迷評論

大人們每天都在“生活”,孩子們卻是在當下“活著”。平凡日常中一宿一餐的恩情,這些本身就是奇蹟。

@豆瓣影迷評論

活著並不是奇蹟,在你有限的人生中,尋找到自己的追求,探索到世界上各種事物的魅力。那個瞬間的感受對於你的一生而言是值得回味的話,我想那就是屬於你的奇蹟。

— END —

下載博庫圖書館APP,即可免費借閱電子好書。

我不敢看這部電影!我怕看了之後鼓起勇氣逃離現在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