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一個人,喜歡他的人有多少,討厭他的人就有多少,這條規律在周星馳身上,再合適不過。

作為從底層奮鬥起家的電影人,星爺受到萬千影迷的喜愛。在中國,很少有人不知道周星馳,就像在國外,很少有人不知道卓別林。

但作為一個要求嚴苛的導演,又有許多人討厭他。諸多圈內人公開指責他,甚至直接翻臉。

但承受著諸多挑剔的周星馳,卻始終活得很安靜。他很少用情緒去回應這些指責,只是沉默著做好自己該做的事。

電影,是他的鎮靜劑。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他固守自己的一隅,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苦中作樂。電影是他情感的宣洩地,是他精神的避難所,也是他對待這個世界最溫柔的方式。

許多人只看到周星馳的嚴苛,看到他的偏執和不近人情,卻沒有人看到他孑立一人面對所有攻擊,只有電影一個伴侶的無助和惶恐。

因為明知機遇來之不易,他對待每次作品都想竭力展現最完美的狀態,步步謹慎步步怕錯,“片場暴君”也由此而來。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事比人重要。”他只說這一句。

所以紅起來的他,給自己招來許多謾罵。

周星馳一手捧紅的配角黃一山曾直言:“周星馳將錢看的很重,愛錢重過愛朋友,不肯分利於人。”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與王晶合作籌拍《少年李小龍》,最終因為各種原因沒有拍攝成功,因為他不會為人情割捨利益而被罵:“他雖然很有才華,但自私沒品。”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曾發掘周星馳的李修賢(《霹靂先鋒》)罵他:“忘恩負義”。

洪金寶在《功夫》片場因受不了他的脾氣憤怒中斷合作:“不能只把自己當人,其他人都是狗!”

黃聖依抱怨:“幾年裡,和他講的話加起來沒有一百句!”

吳孟達作為金牌搭檔,也因為拍攝《功夫》時的一些誤會和時間上的無法配合而沒有合作,之後二人就漸行漸遠。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身邊似乎很少有人真的懂他,周星馳就像《大話西遊》中的至尊寶,戴上電影這個緊箍,就只能自舐傷口。

但其實,他一直記得幫助過他的人,並竭盡所能報答他們。

李修賢是周星馳的伯樂,兩人決裂後,李修賢曾多次指責周星馳,並警告他“做人要厚道”。周星馳也不辯解,但我們在他的很多次獲獎感言中都曾聽過這樣一句話——

“我非常感謝李先生,因為這個機會他沒給別人,就是給了我,如果沒有李先生,我可能什麼都不是。”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我們熟悉的“如花”李健仁,曾和周星馳是初中同學,上學的時候,兩人經常一起玩,李健仁也曾幫助過周星馳不少。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在國外打拼的李健仁,因為對電影的熱愛想要進入電影圈,所以找周星馳幫忙。於是,在拍攝《武狀元蘇乞兒》時,李健仁在做場記,周星馳突然找到他,神秘兮兮地說,我給你安排了一個角色。

“如花”因此誕生,而且越來越紅。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自然,還有今年春節檔的《新喜劇之王》,我們在電影中可以看到不少致敬的橋段。

其中有一段戲,出演白雪公主的王寶強再跟土匪打鬥時,腸子(香腸道具)和腎(運動鞋道具)都掉出來了,依舊在堅持。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其實這種暴力的戲很經典,而且有自己的專有名詞:盤腸大戰(意指在打鬥中被打破腹部,腸子都出來了依舊在堅持,是暴力美學的一種)。而在中國最出名的盤腸暴力美學導演,是張徹。

張徹導演的《十三太保》《洪拳小子》《大刺客》中,都有很經典的盤腸大戰。

之所以在《新喜劇之王》中出現這樣的橋段,就是因為周星馳當年出演過《義膽群英》中衝動愚忠的黑幫小弟,張徹算是他的師爺。

雖然師爺早在2002年就已經故去,但周星馳還是要在新電影中完成致敬,以表達懷念之情。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周星馳、李修賢和張徹,墨鏡老者為張徹)

可能時至今日,知道張徹的人已經不多,但周星馳一定要將這個橋段加入到《新喜劇之王》中,也不難看出他做人和做事的原則。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有恩之人,不能忘懷。這是周星馳母親凌寶兒一直教給周星馳的道理。

大家都說周星馳愛錢,這一點周星馳自己也承認:“因為小時候窮,總想多賺一點錢。”在香港“窮而後工”的思想潮流下,經歷過窮苦的周星馳也不能避免為了錢財而紅眼。

但周星馳,卻和大多數愛財的人並不一樣。

對小事,他不退不讓,可對大事,他從來都很慷慨。

因為他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做事,這種慷慨,就像他受過的苦一樣,從不張揚。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正因如此,他的慈善和助人事蹟,遠遠多於網傳的那些劣跡。而那些指責他的人,卻沒有一人能做到這一點。

當年臺灣地震告急,周星馳積極參加“香港演藝界9·21傳心傳意大行動”,為地震災民籌募重建費用,捐物捐資。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汶川地震後,演藝圈人士踴躍捐款捐物,積極為災區群眾奉獻愛心,而周星馳卻沒有出現在明星捐款名單中,這遭致一些網友的非議。

而真相是,周星馳在地震後第一時間就已經通過香港紅十字會向災區捐獻了善款3000萬港幣。

在偏遠西北山區,周星馳自掏腰包捐獻30多間放映室,同時還捐助了100多所周星星小學。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更甚者,周星馳曾為癌症中心捐獻自己的骨髓,來幫助一位陌生的孩子,這也是至今可查的捐獻骨髓的華人藝人第一位。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他真的自私嗎?並不是。

他真的忘恩負義嗎?也不是。

在他的電影裡,一個鏡頭拍上百次那是常事。為了拍好每個鏡頭,他不惜任何代價榨乾演員。

在《新喜劇之王》片尾的片花中,為了拍好王寶強化完妝叫醒自己女助理那場戲,女助理捱了不少打,但星爺卻不滿意,還在一直說:“你這樣大力一點。”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他寧願得罪導演、演員,也不願辜負觀眾。

星爺很苦。

真怕他有一天從戲夢中醒來後,發現身邊空無一人,沒有朋友也沒有愛情,一如他42歲生日那天,無人到場為他慶祝生日,他一人把自己灌得爛醉。

人苦的時候,會學會苦中作樂。就像周星馳排了很多悲劇,我們都把它們當作喜劇一樣。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星爺也變得越來越有人情味,越來越幽默,越來越溫柔。

他活成了我們幾乎不認識的樣子,他用自己的生命和生涯詮釋著“世界殘酷給我,我卻報之以歌”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就像他在《喜劇之王》中自我回顧和自我嘲諷一樣,那句反覆出現的“死跑龍套的”,不就是將自己的辛酸和艱苦,化作一個淡淡的笑話。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世界上的大多數喜劇演員,都是悲觀的,甚至是抑鬱的。

因為他們情緒難以宣洩,因為喜劇往往承載著悲劇的內核,因為喜劇是一門控制力極強的藝術,需要挖空心思去逗人笑,這中間的挫敗感,比悲劇和正劇演員大得多。

讓你哭容易,讓你笑卻很難。

卓別林,憨豆先生,金凱瑞,都是這樣的人。

而星爺,以前可能是,但我們應該慶幸,他如今不是。

豁然開朗的星爺,笑聲多了,話也多了,他矜持地走在逗你笑的路上,不斷為我們重複著那句紅遍網絡的關於豁達的段子——

既然生活把我打倒,我就順便逗你一笑。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報曾經幫助自己的人,包括所有的觀眾。

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並和曾經的自己完成和解。

他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活得更開心。


這個被外界諸多挑剔的人,在用自己的方式感謝這個世界



希望沒有英雄遲暮,但願僅存喜劇之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